Deoxyribose wrote:
這不是藉口, 在法理(恕刪)
是為了99.3%放棄0.7%吧, 你講反了
我沒講反,是你看不懂吧
為了追0.7%的利潤受損或是被鑽漏洞,犧牲掉99.3%的使用者信賴......這筆買賣不划算
----------------------------------------------------------------------------------------------
契約寫在前面, 法理上就必須承擔這個風險
為何去貸款銀行要檢查你的公司, 收入來評估要不要放貸?
難道你可以說你未來換工作薪水變低, 貸款就可以不必還嗎?
過去從中華電信吃到飽/信用卡循環利息不合理最後都修改到比較合理的內容,哪一個不是白紙黑字的合約,誰說法理站得住就不能改??
純粹從合約的立場和精神來看合理不合理(狗肉合約明顯就不合理,尤其在吃到飽和例外的因果關係還有時間軸的部分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這部分台灣的法律倒是還值得讚賞,幾次重大消費的事件都是消費者得利。
----------------------------------------------------------------------------------------
打個賭,經不起退坑朝。
3個月以內還會有重大讓步或是折扣優惠,但是先機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