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一堆人高潮了.還不是高興,是酸到高潮.
超好笑,不知道該不該提醒蔡董,你收錢的吉陽今年也有電動機車的新車款跟號稱新技術!?
以下就來逐句看看好了!
---------------------------------------------------------------------------------------------------------------------
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臺灣電動機車領先全球 3~5 年
(這個大實話,但僅125CC的電動機車.IE-125跟GGR系列確實是很優秀的產品!)
結合產官學研各界的「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於 8/21 正式宣布成立,並宣佈全台第一本「臺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白皮書」將於 9 月公開發行。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以推動智慧運輸與乾淨能源為宗旨,希望團結產業界上中下游,共同呼籲政府推動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SMAT 理事長)公布白皮書的六大亮點及十大結論與建議。
王健全表示,電動機車業者紛紛推出新車,讓 2019 年成為臺灣電動機車產業元年。希望在這波全球電動機車浪潮下,政府能以穩定的政策持續推動產業發展,讓臺灣業者能夠在技術領先的優勢下,成為全球電動機車產業的規格制定者,並進一步組成臺灣電動機車國家隊,搶下全球兆元市場。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和立法委員趙天麟也到場祝賀,龔明鑫表示,政府絕對支持產業發展邁向「綠色永續」與「智慧化」,尤其機車產業是台灣強項,從研發、設計到關鍵零組件等,台灣都有能力做到行銷國外;趙天麟委員則指出,很樂見產官學人士發起協會,將個別努力的廠商集結起來,逐步降低移動污染源,台灣的進步值得亞洲國家參考,也希望政府、立法部門及產業一起努力打國際盃,進軍全世界。
本次白皮書主要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協助撰寫,工研院指出,臺灣有 50 年的機車製造經驗,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在兩大產業皆具備完整的研發、生產與供應鏈管理能力。目前臺灣電動機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 3 至 5 年,能不能透過既有優勢、借力使力,為臺灣打造出下個兆元產業,政府的態度將至為關鍵。
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則是透過大數據網路分析與消費者民意調查,雙管齊下的方式,共同完成白皮書中的消費者使用行為報告。大數據營運長林慧珍分析指出,在電動車的購買誘因中,考量因素有(複選):
(這些都是樣板的廢話.民進黨的官員講得都是空心廢話!又在兆元產業?忘了兩兆傷心!?太陽能泡沫了,光政府投資的就虧損了將近500億.不說那些民間公司,綠能,茂迪等等.就不說還有一個兩兆賣台的計畫也被包裝成產業開發計畫....)
有購車補助(69.49%)
可節約能源與友善環境(60.51%)
換電很便利(38.21%)
這三者是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的三大亮點。
進一步分析更發現,高達 67.7% 的民眾對政府補助金額感到滿意,顯示電動機車補助政策已成為讓民眾有感的施政亮點;另外因為空污問題讓民眾的環保意識高漲、以及換電模式已解決電動機車續航力問題,都是電動機車銷售量能夠迅速翻倍成長的主因。
(這一段實話,但講真的這跟制定啥樣版白皮書有啥關係,產品有競爭力.消費者買單.是廠商自己的努力.關你政府屁事!?死不要臉的民進黨政府就是愛沾光就是了!?)
--------------------------------------------------------------------------------
就這樣了,很期待2020之後的新局.關於運輸的部分,現在提得願景就是更多的優惠獎勵措施來促進油電轉換.
說白了.消滅燃油自有車輛.狗黑狗酸們也就不要再扯啥電力來源不乾淨之類的.
消滅化石燃料發電廠也是要同步進行的,就不用說發電廠低碳取代化石燃料更快,立即的就能看到大幅度的減少.
啟用核四跟核一延役都是三年內就能看到的.10年就是全國小型核子反應爐架設的選址跟建設!
快速達成發電的無碳家園,再來就是連交通都是無碳.
就這樣.至於這本民進黨幹話白皮書.很快就要丟垃圾桶了.
大夥笑笑就好!
機車族群的最主要需求應該是成本考量,其次才是安全,環保應該排在很後面。
一個ABS都推得很辛苦,可以反映出這個市場的特性。
電動機車的持續使用成本在於電價,在現有執政黨的電力政策之下,未來電價的提升是不可避免的,這意味著買了電動機車,未來的使用成本將會增加,而且操控在特定業者定價策略之下,沒有選擇的餘地。
至於國際市場,這個產業拼的不是技術,而是規格,也就是整個換電系統,這將面臨除了一般的市場競爭外來自政治面的干擾,除此外規格之戰拼的是誰撐得久,誰的口袋夠深,這兩點都不是台資企業的優勢。
光台灣這麼小的地方規格都無法一致,遑論什麼印度了,在幅員遼闊的國度平均每日騎行距離是遠遠高於台灣的,這更是電動機車的軟肋。
還記得前幾年政府在推動線上購物網站進軍東南亞的政策,曾協助某智庫從事東南亞市場進入策略的研究,才發現智庫內博士比比皆是,每個人都能說一堆理論,但實際商業經驗極其欠缺,以為Pchome 擁有多年的經驗便能打趴所有的競爭對手,Pchome 至今都沒有及時對話系統,要去東南亞光一個線上對話系統的後台就需具備中文,英文及馬來語的能力,更不用說銷售鳳梨酥的及時出貨及保存期限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當時覺得自己繳稅養了這些人真是吐血。
現在已不提線上購物前進東南亞的話題了,選舉到了總是要提醒大家政府有在做些事,至於做不做的成不是重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