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pidtuna~ wrote:大概跟沒當過總統所...(恕刪) 這個例子有點奇怪,總統的決策關係著國家走向,我的車子關係著你的騎乘舒適?而且樓主你知道嗎?在手機版貼抱怨文還要附圖呢,電動機車版只要轉貼就可以了。
如果是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而且是討論性質,我想沒人說不行吧!但是如果是一直跳針抹黑,對於別人的解釋就打成是業務在粉飾!一直有這種情況出現,才會冒出這種"有買車的人才有資格評論"言論出來!然後還有個變成這種言論的原因!就是大家喜歡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管是狗黑或是狗粉,很喜歡把某個比較偏激的人的言論,擴大到整個族群!認為這個族群就是這樣想的!然後越吵越偏離主題!
我個人是覺得,旁觀者可以討論可以建議,只要是理性的都很OK..已經消費使用過這項產品的消費者,才有資格去批評。今天我吃了一碗爌肉飯,我可以說我覺得好吃或不好吃但沒吃過的,走過路過就說這家不好吃,安捏甘丟。
這就有點像兩年前在這裡跟某個網友辯論的我沒用過某個東西, 也不想買那個東西, 未來也不會買那個東西但只要有人談到那個東西的, 我一定出來批評不知道這是什麼心態..舉例來說, 從沒騎過重機, 未來也不會買重機的人, 卻跑去重機版大罵重機爛, 買重機的是盤子等等, 您覺得這是什麼心態呢?
因為產品太多缺點為了避免回答不出解決方法或是無法反駁時就會開始放出你有買嗎 或你是車主嗎之類的大絕不過令人玩味的是 批評一樣產品又如何呢但總有一些非常著急的人會急著跟你辦論這麼著急我都以為他們是業務呢就像我明明是電車老闆油車老闆跟二手車老闆偏偏有人喜歡故意把我說成只是油車老闆一樣看看隔壁新開的五月分銷售的那棟樓開頭沒幾樓就開始有人抹黑我跟其他人了
qoopkcs2000 wrote:'有買車的人才有資...(恕刪) 理論(學術) 與 實務 (經驗)避免像電視名嘴一樣,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什麼都能嘴上一番,網路世代,訊息很多很容易收集,google一下就有,但真假訊息往往很多都沒經過查證確認,買車開車要是有實際體驗,往往更有說服力就像版上業配帶風向也不少,多查證多確認,當個鍵盤手也不是不可以
哇靠 這真是超級主題,沒吃過.沒用過,沒玩過,照樣可以“經驗分享”.以前有個故事,一隻狐狸站在葡萄樹架下,看著一串串的葡萄很好吃的樣子,但長得太高了,用盡力量也搆不著.TMD 算了,老子不吃了,這個葡萄一定是酸的很難吃.對 狐狸經驗分享的好,這葡萄一定是酸的,雖然他壓根兒沒吃過.
09142001 wrote:因為產品太多缺點 ...(恕刪) 其實您的名號這般晌亮, 大家看名字就知道顏色了.更不用說你的評論方式, 一向是沒來由的否定.也不用去提什麼有建設性的討論了.※ 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以.※ 油車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