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8年4月中肯的評論] Gogoro 是能源公司剛好做了電動機車,嚇到光陽和三陽這些機車公司跑去做電動自行車

我昨天才看到

三陽和中油的的簽約新聞,好像從電動自行車>>白牌>>黃牌通通都會做電動機車

樓主你LAG了

中油三陽新聞
成急思汗 wrote:
三陽前董座張宏嘉最...(恕刪)


怎么作不到?

机車是很高科技嗎。。。

每一公司有其考量
每一公司一定要和睿能一樣❔

40-50K M在短距已很好用了
曾讚 wrote:


怎么作不到?

...(恕刪)

機車的確不需要太多黑科技
如果有二台電車
同樣里程
一台每天都要充電
一台一星期充一次
你要選哪台
電池充放電循環都有一定壽命
每天充跟一星期充
哪個電池壽期長?
曾讚 wrote:


怎么作不到?

...(恕刪)

傳統機車廠光陽、三陽做的電車到底好不好

和睿能造車的思維邏輯有何不同

傳統車廠:
1:以Cost down降低成本為導向
   光陽最經典的以Manyev來論,完全省去開模成本,將電控、馬達直接拿來套用
   三陽發言人田人豪確切證實:三陽準備進軍電動機車,而且因為建置成本太高,不會自行去蓋 換電站
2:要使用者牽就車廠設計
   Manyev把手過低易頂到膝蓋,為什麼連個龍頭都不願意換
  機車受到外力撞擊時最安全的地方是置物箱,最安全的地方不放電池,當電池放在腳踏板下時
  遇到台灣多雨易淹水再加上馬路路況差,安全系數理論上就打折扣
  電池容量、密度過低幾乎每天要充電

睿能能源:
1:以Value up提高附加價值為導向
   近2千4百萬次電池充放電的數據,以資料探勘的角度來看是極具價值的一環,松下電池自已應也沒有這資料庫數據,要想拿資料庫也只能掏錢當睿能的股東
2:車廠設計牽就使用者
   用手機靠近車子時能自動解鎖,到現在許多的國產汽車都還做不到
   極速的換電模式比加油的速度還快
   防失竊的設計,幾乎不用另外再加大鎖,尚未有車廠推出如此低失竊率車種
   
睿能只是家十年不到的公司,造車、動力經驗明顯不足,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學習的地方


龍頭鎖死、電池斷電


有問題的車全面招回、電池換掉


這些都不是問題


至少是有責任態度

   
   
我剛剛在想,誰是李柏鋒阿? 寫這麼膚淺的文章? 抓兩陽兩個高層的一段話,就可以生出這麼沒有內容的東西?


我不喜歡光陽,可是光陽是最早開發出500cc大羊的國產車廠,我也看不起光陽,我一直認為他就是個在國家貿易保護下才壯大的車廠,但是他們很早就有雙缸250的嬉皮車在路上跑,雖然那是工研院一起開發的雙缸引擎,我也討厭光陽在台灣賣貴貴的車價,但是他們很早就做出MYROAD 700i,以至於到現在的AK550,光陽雖然鳥,但是他們很早就開始做外銷,在大陸和東南亞有工廠,在國際上雖然不是大鳴大放的車廠,但是也算是有一席之地

這家車廠對於電動機車的裹足不前完全是出自對自身油車市場的考量,不只光陽,三陽也是,他們自身都還在銷售油車,對於電動機車一直是小心謹慎的態度,你可以說他們在電動機車這塊很弱,但是這絕對只是個過渡時期

如果因為傳統油車廠對電動車的裹足不前可以斷定這家車廠無能的話,那麼這位李柏鋒其實也可以同時唾棄像是藍寶基尼,福斯,福特,賓士,BMW,太多汽車廠了,它們這些汽車廠居然到現在還推不出來可以比得上特斯拉車的電動汽車出來,真的,它們都是不求長進的汽車廠!

最後,光陽是一家獲利穩健的機車廠,拿它來對比一家靠著募資燒錢的新創公司對比,挺有意思的,光陽大可以邊做邊看電動機車產業,而睿能只要一失敗了就是倒閉,就是曇花一現罷了

所以我才說,這是一篇沒有內容的文章
其他車廠要對股東負責,貿然燒錢投入換電系統,如果失敗怎辦? 甚至連本業都會被拖垮
睿能就是孤注一擲,失敗就算了

還有用手機靠近車子自動解鎖,你確定是許多國產汽車做不到嗎? 還是不需要?

反正離禁燃油車時間還長,緊張甚麼呢?


成急思汗 wrote:
傳統機車廠光陽、三陽做的電車到底好不好
和睿能造車的思維邏輯有何不同
傳統車廠:
1:以Cost down降低成本為導向
光陽最經典的以Manyev來論,完全省去開模成本,將電控、馬達直接拿來套用
三陽發言人田人豪確切證實:三陽準備進軍電動機車,而且因為建置成本太高,不會自行去蓋 換電站
2:要使用者牽就車廠設計
Manyev把手過低易頂到膝蓋,為什麼連個龍頭都不願意換
機車受到外力撞擊時最安全的地方是置物箱,最安全的地方不放電池,當電池放在腳踏板下時
遇到台灣多雨易淹水再加上馬路路況差,安全系數理論上就打折扣
電池容量、密度過低幾乎每天要充電
睿能能源:
1:以Value up提高附加價值為導向
近2千4百萬次電池充放電的數據,以資料探勘的角度來看是極具價值的一環,松下電池自已應也沒有這資料庫數據,要想拿資料庫也只能掏錢當睿能的股東
2:車廠設計牽就使用者
用手機靠近車子時能自動解鎖,到現在許多的國產汽車都還做不到
極速的換電模式比加油的速度還快
防失竊的設計,幾乎不用另外再加大鎖,尚未有車廠推出如此低失竊率車種

睿能只是家十年不到的公司,造車、動力經驗明顯不足,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學習的地方

龍頭鎖死、電池斷電

有問題的車全面招回、電池換掉

這些都不是問題

至少是有責任態度
再者,我看要等其他車廠陸續推出白牌,甚至黃牌電動車時,狗迷才會停止幻想睿能是全世界唯一能做白牌車的吧?
魯拉拉拉 wrote:
其他車廠要對股東負責...(恕刪)

睿能也是公司
也有股東
不是陸學森獨資
睿能失敗就算了?
為什麼不用向尹衍樑、松下電池、國發基金、新加坡淡馬鍚基金、日本住友商社這些股東負責??
這是哪門子邏輯???
這些年新創公司倒閉的一大堆,對於這些股東來說,就當作個賭注罷了

三陽和光陽都是超過50年以上的老公司了,我覺得你還是多看看機車的發展史後,再來大放厥詞吧


成急思汗 wrote:
睿能也是公司
也有股東
不是陸學森獨資
睿能失敗就算了?
不用向尹衍樑、松下電池、國發基金這些股東負責??
這是哪種邏輯???

Analog.P wrote:
三個月前,日本機車大廠山葉(YAMAHA)宣布加入Gogoro換電陣營,並把在台銷售的山葉電動機車交給睿能代工生產.(恕刪)


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山葉不自己生產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