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50757 wrote:
但他的巴士跟電池都是屬於低端設計, 他不是自動化倉儲自動化換電的設計。
自動化換電系統他的汽車,電池,換電站都是有統一標準的, 所以才能實現快速化換電。
Better Place 電池交換站
這種電池交換站要花多少錢建置?
Gogoro模式有個特點, 因為電池電量的無法代表絕對里程, 於是採用讓你換到飽, 想換就換, 也因此交換站必須有一定密度來滿足這樣的需求..
但是電動汽車的電池交換站又要自動化, 假如又要解決使用者對里程的焦慮感, 可能也得有一定密度讓使用者可以放心的使用..
Gogoro一站30萬成本, 汽車的電池交換站成本該是多少? 密度該是多少? 想來都是超級頭痛的問題..
相對的因為公車的路線固定(電池容量容易抓), 電池交換站自動化設置容易(公車停車場), 現在應該就缺另一個陸學森吧!
全自動換電的好處相當明顯;
1.所需空間小:電池已在換電站充電,換電站可放100顆,200顆甚至300顆,這個空間就是現在加油站的空間。如果是100台汽車在充電,他可不只需要100個停車位,他還要布置充電樁,空間比停車位大太多,然後一台車要充多久,1小時,2小時,3小時...
2.充電時間與加油時間沒有差異:這點對駕駛者相當重要,汽車使用的便利性不能有所犧牲,因為汽車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環。
3.對國家電網有利無弊:利用離峰時間對電池蓄能充電,在用電高峰必要時能對電網供電。
4.對汽車產業的重新建構:台灣沒有汽車工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像樣的引擎與變速箱,沒有完整的汽車電控系統,這就好像獅子沒有尖牙利爪,如何能抓到獵物,台灣汽車產業只有被痛宰而無力還手,或是勉強代工,賺點皮肉錢。
若採用換電式則以台灣的人口密度卻成為我們絕佳的優勢,讓汽車,電池與換電站串聯起來則不用等到2040年,2030年台灣就可建立自己的汽車工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