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動機車充換電不用在爭了之電動汽車採用換電系統的架構論述

這是給有想像力,有創造力的先行者做的,他不能是隻火雞,而是隻雄鷹,2分鐘換電綽綽有餘。
你提的Elon Musk 我認為他是隻火雞,給他那麼多錢來燒,卻做出這種成績。
如果有固定路線固定停車空間可以建置換電設備的公車電動化都做不到的話, 汽車可能就要再等等...

立凱換電式電動巴士
影片中的巴士那叫做人工換電式電池, 他有個好處就是他比充電還要快一些, 但他的巴士跟電池都是屬於低端設計, 他不是自動化倉儲自動化換電的設計。
自動化換電系統他的汽車,電池,換電站都是有統一標準的, 所以才能實現快速化換電。
結論:不可行

Tesla好幾年前就做過了
也失敗了

汽車電池模組就超過一噸
對應的設備都要求很高
而且安全性很難做得很完善
速克達這種低速小功率人又拿得動的還OK
大一點的~
呵呵

CrazyMika wrote:
結論:不可行
Tesla好幾年前就做過了
也失敗了
汽車電池模組就超過一噸
對應的設備都要求很高
而且安全性很難做得很完善
速克達這種低速小功率人又拿得動的還OK
大一點的~
呵呵


不是換電失敗是商業模式失敗
特斯拉之前的作法是 "出租電池" 的換電
還必須要回原處換回原本的電池
並不是真正的 "共享電池"

telsa 只是証明換電的設備是可行的
但是商業模式並不是gogoro模式

jay850757 wrote:
但他的巴士跟電池都是屬於低端設計, 他不是自動化倉儲自動化換電的設計。
自動化換電系統他的汽車,電池,換電站都是有統一標準的, 所以才能實現快速化換電。


Better Place 電池交換站
這種電池交換站要花多少錢建置?

Gogoro模式有個特點, 因為電池電量的無法代表絕對里程, 於是採用讓你換到飽, 想換就換, 也因此交換站必須有一定密度來滿足這樣的需求..

但是電動汽車的電池交換站又要自動化, 假如又要解決使用者對里程的焦慮感, 可能也得有一定密度讓使用者可以放心的使用..

Gogoro一站30萬成本, 汽車的電池交換站成本該是多少? 密度該是多少? 想來都是超級頭痛的問題..

相對的因為公車的路線固定(電池容量容易抓), 電池交換站自動化設置容易(公車停車場), 現在應該就缺另一個陸學森吧!
目前可行性低,
著眼未來,投資太大不確定性又大,
投資風險過高。

自動化換電設備,會限制電池規格大小形狀,連帶限制車輛設計,而電池技術日新月異,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整套系統過時瓦解。

自動駕駛最終會走向共享汽車,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就沒有充電等待的問題。多佈幾台車等快充充電,或建置換電設備。

那個成本低要怎麼選,如果我來經營,我會選多買幾台車,畢竟失敗了車還可以賣錢,換電設備失敗了很難轉手。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換電站的佈置除了是一種理想 他也是一種膽識 他就是一種利用最小的空間對汽車快速充電,因為它的電池已經在換電站充好了,同時對台灣的電網而言它只有利沒有弊。

電池的規格尺寸容量是最重要的一環, 他必須像船運的貨櫃標准一樣能在世界通行, 至少要在台灣通行, 如同gogoro發展的模式一樣, 差異就在於是gogoro投資的10倍, 如果能像有老鷹般的銳利眼光, 這個投資不會失敗。

有人說這樣的換電規格會影響到汽車的造型 我可以明白的說這對汽車的造型影響很小。
為什麼要整個電池換,在車頭裝一個跑100公里可更換的增程電池,應該比整個換簡單,換電站的成本可減少3分之2
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個產品的成功,一定是要把最困難的工作一肩扛起,把最簡單最輕鬆的事留給顧客(當然收費也要合理),汽車換電式系統,我可以說就是一場汽車的工業革命,要一步到位,沒有妥協,否則只會功虧一簣。
全自動換電的好處相當明顯;

1.所需空間小:電池已在換電站充電,換電站可放100顆,200顆甚至300顆,這個空間就是現在加油站的空間。如果是100台汽車在充電,他可不只需要100個停車位,他還要布置充電樁,空間比停車位大太多,然後一台車要充多久,1小時,2小時,3小時...

2.充電時間與加油時間沒有差異:這點對駕駛者相當重要,汽車使用的便利性不能有所犧牲,因為汽車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環。

3.對國家電網有利無弊:利用離峰時間對電池蓄能充電,在用電高峰必要時能對電網供電。

4.對汽車產業的重新建構:台灣沒有汽車工業,因為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像樣的引擎與變速箱,沒有完整的汽車電控系統,這就好像獅子沒有尖牙利爪,如何能抓到獵物,台灣汽車產業只有被痛宰而無力還手,或是勉強代工,賺點皮肉錢。
若採用換電式則以台灣的人口密度卻成為我們絕佳的優勢,讓汽車,電池與換電站串聯起來則不用等到2040年,2030年台灣就可建立自己的汽車工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