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期待21700電芯趕快上線到時候可以再買一台,希望補助終止前就有,照這樣賣下去下一台不知道領不領的到補助,擔心擔心的領到補助可以再看狗酸崩潰一次 tjptw wrote:1.2萬顆,差不多6...(恕刪)
外行人當然不緊張囉!又不是你家的產業,經營者看到報表都是每個月被搶走幾千台的市場,不緊張大概也幹不了多久,這只是開始喔!別忘記G2才推出不到一年,後面還有G3.G4.G5還有其他廠商加入的商品,希望明年不會聽到油車廠裁員 09142001 wrote:好可憐 說的好像七點...(恕刪)
freeking0102 wrote:老實說現在我去換電常...(恕刪) 好奇大大的點在哪? 是不是台北?我這邊中壢的換電站 每次去換電 都很難強碰然後桃園gogoro車銷量很好 路上到處可看到會不會大大您那邊是gogoro的大本營區
liou222 wrote:好奇大大的點在哪?...(恕刪) 我在台中我常換電的點是文心家樂福,這個點我常常看到APP上的電池剩餘數是0。由於我幾乎都是下班時間換電的,我猜跟我同習性的較多,所以較常碰到,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台中今年增加很多GOGORO車主。辨識方法就是車牌加電動車3個字。
按目前3000萬的收入,我猜啦,就算接下去每個月賣5千多台,累積到2018年結束,也許今年可以達標10萬台10萬台的話,以月租500算,一個月租收入是5000萬元,一年是6億,6億不要說獲利,還要N多年再來談收回本金吧睿能不像是其他產業,把網路,通路建好了,就可以無限放大,事實上睿能賣多少車就要準備多少電池,就要蓋多少換電站,一分也跑不掉我認為永遠也無法收回本金,甚至營利,除非睿能大幅上調月租,但是目前消費者已經不怎麼接受的月租費再往上調的話,只會讓睿能銷售雪上加霜而已有些產品的失敗不在產品本身,而是在錯誤的年代,假設這是個已經沒有燃油車的年代,而且快充還無法上市,民眾無法忍受冗長的充電時間下就會自然選睿能,但是,現在還不是那樣的年代...JamesWK wrote:已經燒了200多億的資金,已目前的收入來看還無法攤提成本支出~~以每個用戶500元來算,月租金營收入3000萬,扣掉管銷成本,要賺回200多億的本金,路還很長改變"月租"方式,攤提成本的時間會縮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