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Gogoro 都做出來了,就算用抄的,兩陽一葉為什麼不跟著抄就好?


don323 wrote:
小弟去年買新車,可...(恕刪)


GOGORO出來前
就有2家業者...
出了交換電池的方式
但是...
買車時
連同電池一起購買買斷
在交換站使用時
是以次收費

只是兩陽沒想到
GOGORO是電池用租給車主

且市面上電動機車的設計
逃脫不了
以48V馬達配CVT變速來換取60以上的時速
要不就是72V或是90V的馬達來換取60以上的時速
這2種設計都吃空間與重量
只是GOGORO設計出
只要原先同"高瓦數馬達"還小1倍的馬達尺寸的設計
這樣就能放入綠牌機車的大小空間(GOGOGO 1)
類是汽車
2.0公升NA引擎
等同於
1.4公升渦輪引擎一樣

只是光陽在求職網站上
還是在應徵電機工程師...(GOGORO是去台大挖人過去設計...)

所以兩陽還是想辦法
挖人才過來...
---------------------------------------------------------
至於有疑慮GOGORO會倒的人
以下簡單解釋目前狀況..

大約計算GOGORO一組電池的能收取獲利多少
一組電池交換使用1500次(事實上電池循環數只有1000次)
每一次使用能騎平均50公里
以每公里收取1元使用費
一組電池用到更換下來
可賺75000元(1500 X 1 X 50)
電池成本一組50000元(上周有隔壁樓討論過)
充飽1次約花2.5度電(實際電池只有從20%充電到90%)
每度電以5元計算
充飽一組電池要12.5元
電費1500次 X 12.5元 = 18750元
每一組電池能獲利約7000元...
且換下的電池
可以原價打3折賣給廠商
做其他用途

交換站的維護費用...
299月租100公里
499月租300公里
不難看出有200元固定差距(每公里1元)
扣除掉49元保養預繳費用
剩下150元就是舊式換電站的維護費用
將來當30萬車主跟3000座交換站(3000座已經跟7-11一樣密度...)
300000車主 X 150元 = 4500萬元
4500萬 / 3000座交換站 = 每1站平均拿到15000元的維護費用
就算套用現在6萬車主 500座交換站
60000 X 150 = 900萬元
900萬 / 500 = 每1站平均拿到18000元的維護費用..

這樣算會倒嗎?(保養我記得算公時 並非算次)
看起來兩陽一葉是不想做或者不是真心想做是吧。因為不賺錢而且會打到自己?
不過我還是好奇,化簡一下,會是底下那一種呢?

(A) 想做很容易,只是不賺錢所以不想做
(B) 不只不想做,就算想做也做不到,技術跟不上

這兩個有很大差別
如果是A,那我就等兩陽一葉跟著做再買就好
如果是B,早晚都要買狗狗肉,電動車只是早晚的事
或者是C?有其他電動車的厲害業者進來台灣把狗狗肉兩陽一葉全部打趴

don323 wrote:
只是不賺錢所以不想做...(恕刪)


如果單純只是要馬力,當然一定做得出來,只是不但不賺錢還要虧錢才賣得出去。

現階段白牌電動機車就是很貴,早買早享受就要花比較多錢。
已經創造被動收入了, 厲害! 不過因此可以創造更好的服務還有設計,給 GGR賺, 應該的。
所以GGR本質就是能源公司嘛, 賣車的公司跟GGR瞎起鬨啥? 會怕的, 應該是賣油的。

~風~阿肥~城~ wrote:
GOGORO出來前就...(恕刪)
電動車最大問題都在電池問題

車子本身要速度就會沒有續航力,只能盡量找到平衡點,很多電動車都會有限速這設計

電池賣太貴,又沒人買的下手,要便宜又不耐用

電池設計又有空間限制,太大顆太重都會對車子有很大影響


gpgoro的換電解決了充電問題,在機車速度上就能大大提升,其餘車廠都陷入了換電和充電的兩難

要換電就要跟gogoro用一樣電池,不然就要花更多經費建造

用充電又卡在續航力和速度的兩難,還有充電時間,電池費用的問題
沒有不爭氣,
只有不景氣,
都政府的錯.

電話都可以互打了,
為何不大亂鬥呢?
傳統車廠受關稅保護太久了,處在台灣的生態蠻像啃老族,但還是希望他們能脫胎換骨吧!
台灣真的需要國外新的元素來刺激與進化,不是嗎?!

觀察到光陽正推銷十幾年前推出的GP125(之前賣掉的車車)就覺得它真的只想穩住銷售量的寶座而不想創新...好可惜
對傳統車廠來說,他們習慣閃避原創專利以節省時間與成本,所以要改變是難,要投資再創新也難...

題外話,創新產業除了要解決創新/技術/成本的問題,最大的亮點就是以行動面對傳統產業以及市場的檢視。
dennischiu1970 wrote:
睿能把電池費用拿掉改成月租費

沒買的人就已經哀鴻遍野

雙羊要是把電池費用加在車價裡

你說

谁買單


還有如使用充電的續航力問題.......等...(恕刪)

雙陽已經不只一次公開說“政府應該跳出來做換電站公規”(買單)!
要白牌性能的車大陸一堆啦

但是為何台灣電車賣這麼貴

很簡單因為台灣人力成本高

電車這種沒技術的東西只能拼便宜

台灣沒市場沒原料怎麼賣都賣不贏大陸

只能像狗肉走精緻路線賺錢

還有別再說油車做電車會打到自己

用膝蓋想一下

如果電車利潤比油車高

油車商還會再賣油車嗎?

人云亦云,三人成虎

真的是可怕
don323 wrote:
小弟去年買新車,可是...(恕刪)
本田有來參考Gogoro (根據某網友提供資訊),但是也只能抄到一半像,機車性能還是跟不上,馬達也跟不上。
所以不是想抄就抄得了,放眼世界,能在技術、價錢達到這種程度的公司,目前除了Gogoro 還找不到第二家。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