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sley wrote:
電池本身就不環保,...(恕刪)
碳排放跟環保根本無關!
就環保面向很多,現在推行少用塑料改用多次性容器,使用可分解材料不對大自然危害等等都是環保措施,
我所知道碳權排放是指一個地區有個總額,
裡面限定工廠公司商家都有一個額度不能超過,
超過就得想辦法減低或購買,
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四月11號繼續逐條審查《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案,對於工廠等固定污染源,
如果不符合總量管制標準,可從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排放量,來做「抵換」,遭到很多立委質疑!
甚至環保署長李應元說:
他要去抵換,那就去購買啊,他不是不付出成本,不是的,他要付出成本,而且要減量,都要較低的比例,這個都是總量管制的精神。
台灣現在問題就在這裡!
買賣碳權
電車省下來碳排放可以供買賣,油車淘汰碳權可以供買賣?
犧牲了誰!每一個民眾財產使用權益!
碳權買賣決不是像我們這種啊貓阿狗民眾可以做的,
我查過碳排放價格從十年前每年每噸1美元來到現在30~40美元價格不是向有的國家採稅額制,
有權勢或高官怎會放過這賺錢機會而且浮動價格以後誰會知會不會跟油價綁一起,
看一看這《空氣污染防制法》是不是變相變成《碳交易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