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希望GOGORO開放電池規格給其他廠商生產

G廠商辛苦募資,開發自有專利,發表產品後大賣,壓縮到SKY廠商的市場

SKY廠商圓桌會議: 既然打不過G廠商,又有專利卡著,不如強押政府要G廠商開放專利讓我們生產? 不如這樣...這樣...

SKY廠商:如此這般,好計

隔年政府以空汙等大眾健康因素,強迫開放G專利, SKY廠商以G專利生產更多樣產品, G廠商未能回收募資的資金而負債倒閉

SKY廠商繼續稱霸市場

xboy200 wrote:
幹嘛一定要一樣規格?各做各的就好了啊!光陽搞自己的換電站,三陽搞自己的換電站,等用戶真的多到需要整合的時候再砍掉重練就好,廠商自己會想辦法啦~.(恕刪)


也是,目前看來只能這樣發展。
台灣雨刷王 wrote:
如題一樣規格的電池,...(恕刪)

可以啊,請跟睿能談權利金怎麼給囉
其實睿能的換電站除了換電功能
日後也可以改裝成具有充電功能的充電樁
上面說了睿能主要是賣能源的

以能源管理來說
未來換電站可以做很多事情
1.上頭說的充電樁
2.離峰電力買電儲存,尖峰時賣電
3.出租電池供電給其他設備使用(可透過設備轉成110V供電使用)
4.電力備援

若只是設計成電車的電池
睿能根本不需要堅持用換電的
因為這樣初期的成本非常巨大
連一般油車廠都不願意做這樣的投資

例如
睿能的換電站與超商共享電力
可以做到夜間換電站與超商使用台電的離峰電價
白天換電站供應超商白天的電力
可以比台電的尖峰電價便宜
超商樂得跟睿能合作
能不能做到這樣
答案是可以的

也可以應用在大樓企業
白天用電較多
可以跟睿能買電
晚上下班了睿能跟台電買離峰用電儲電

而且從電池出來的電比台電送來的電壓穩定
也比較乾淨(玩高級音響就懂電源乾淨的意思)
對於設備也有保護作用
睿能是想玩到這樣才做換電站搞電車的
你覺得他會開放電池的規格給他廠生產嗎?
如果要訂定充電公規
我的看法是
真正賣能源的只有台電
睿能是賣能源服務
睿能比較像是中華電信,當然能有第二家台灣大哥大,遠傳那是更好,才有競爭避免壟斷
機車商(光陽,三陽,山葉等等)就像是手機廠商(蘋果,三星,HTC)

至於電池本身算是能源還是能源服務,我認為都有
能源這個面可以切出來開放,避免壟斷
能源服務這一塊,各家來創新,設計加值服務,拚通路,我指的是中油或台塑,也許各便利商店也可以,機車商專心作機車也好

電池的能源這個面,專利的成分比較小
專利比較多的應該是在能源服務這個面向。
公規不能賺錢還要把投資研發的專利釋出??樓主是金三胖嗎?

公規後賺的錢搞不好更少呢!誰稀罕,讓政府找一個來養蚊子,以後看到了就知道誰的德政
台灣雨刷王 wrote:
如果要訂定充電公規我...(恕刪)
睿能這樣公開電池的機率趨近於0

除了能源管理後台

睿能也不可能公開IQ系統的整合

所以要有心理準備被睿能綁到車子淘汰或賣掉



台灣雨刷王 wrote:
如題一樣規格的電池...(恕刪)
其實以睿能的角色比較不適合做公規電池
畢竟他是想賣電
但是睿能的換電站已經有一定數量了
加上電池的規格比光陽目前的規格更適合白牌電車
在政府投資效果上
目前投資睿能錢比較不會打水漂
但是其他電車廠的質疑也是睿能要出來解決的

用睿能的電池有什麼樣的費用或保證金
免費使用或許不可能
畢竟平白無故拿一顆或兩顆電池給他廠電車使用
萬一電池不見或損壞
要怎麼賠償

如果電車廠只賣相容睿能電池的車
不管電池租借部分
租用電池就是消費者自己要跟睿能談
會不會有押金或是其他衍生的費用
這又是另一個面向的問題了

用了睿能的電池
電池勢必可以收集到電車的資訊
這是老油車廠不願意睿能成為公規的主因
而新創的電車廠則沒有這類的顧慮
加入睿能反而有助於減少成本的支持

總結來看
公規電池由第三公正的單位或許比較適合
但是目前除了睿能之外沒有任何一家具有規模
畢竟還要有資金的投入才能普及
新建立的公規電池也不一定會令所有人滿意
所謂的公規電池最後恐怕無法誕生
只會是各自政營自行開發
最後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孰為主流
台灣雨刷王 wrote:
如題
一樣規格的電池,不同的廠商製作,但GOGORO電動機車都可以使用,也開放其他廠商建置換電站
如此消費者就不用將合約綁定在睿能身上
其他廠商可以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合約價格,對消費者是最有利的
EX 電池交換站比較少的廠商,電池交換合約價格更便宜
如果只有睿能一家提供電池交換服務
這樣的壟斷對電動機車的發展不利,消費者也被睿能吃的死死的
相信開放電池與充電站的製作架設,其他機車大廠也比較願意用GOGORO的電池規格
因為他們不會受制於睿能
政府若要睿能成為公規,要促成睿能開放電池
否則睿能不只是中油,而是變成沙烏地阿拉伯的壟斷


不知所云~

一.
該專用電池與服務模式是使用在其設計銷售的商品上
它要綁什麼就綁什麼要靠甚麼去獲利都是它的自由
相對地消費者也保有選擇是否使用之自由
無所謂你的自由就必定大於別人自由道理存在
就如A手機只能用獨家系統及其認證之周邊配件
它要不要開放或採用什麼零組件全都是它的權力
消費者只能全盤接受或不接受
沒有任何權力去要求必須更多選擇只能期望而已
因為只有出一點錢買它的商品並不是當它股東
請別膨脹自認有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權力之幻想

二.
它是公司法人商家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
主要是對其股東出資者負責
因此消費者有利無利這問題與其無關
其他商家是否如何它管不著想管更是匪夷所思
你的這些放棄要求只是要人家趕快倒閉
不知你是依據為何出發點會做如此天真希望
還正大光明要人自己揮刀自宮
又不是許願與拜佛求神問明牌
這邏輯與要求對象有點神奇令人不解

三.
政府要補助換電站是為了成就電動機車發展
以前是多頭馬車亂槍打鳥
因規格不同補助分散導致成效不彰原地踏步
現提出公規是領取換電站補助之公規
不是國內換電式機車之全國未來公規
因此這與壟斷市場無關跟欲統一補助的規格才有關
也之所以政府無預設立場要業者自提規格統一口徑
但還是要引導業者避免重複浪費之補助於無謂投資
因此要相對業者全體同意避免落人口實
可偏偏期限內只有一家提出...是要怪誰?
這結果可跟壟斷一點關係都沒有
政府要推廣體育辦兩比賽路跑跟自行車
路跑一大堆人去參加也比了九年沒啥名堂
自行車這次就只有一人報名參賽
這叫什麼壟斷?

不領取補助之業者還是可以如它一樣自規自建
從來就不存在政府禁止其他規格之換電業者發展
只是這次不予補助就跟睿能之前沒接受補助相同
政府也沒有表示不讓其他充電業者不能繼續之意
事實上這次還有充電的公規出現
再再顯示電機車至少有"補助"兩種規格
而你所謂的"如果只有一家交換電池"
那只能表示該模式現今只有一家願意做而且還存活
這也非壟斷市場原意請勿錯誤解釋"壟斷"一詞
自然的市場競爭也有可能只有一家出現或獨大
怎會用可能性結果反論倒果為因
錯誤解釋成是出於"壟斷"之意呢?
這樣是張冠李戴理解有誤
將馮京當馬良把張菲當岳飛

說穿了
樓主在意的還是車子的性能
電池用哪家的都沒差

本篇重點在車子的性能卻又故意不提出來討論

提那麼多跟去日本發表的充換電系統根本就一樣內容

車子賣出後不買斷電池選擇用租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