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換電型電動機車的一些想法


chentcj wrote:
gogoro 最讓人詬病的,莫過於電池月租,原因是使用人數不夠多,未達經濟規模的關係,只要使用機車超過一定數量,例如100萬台,以電量計價,應該不是問題,大家一起努力吧。...(恕刪)


樓主自己也說了,如果GGR出了自充車,不能參與換電,以免佔據四孔,害別人不能換電。

如果G2自充,售價是車子8萬、電池5萬、充電器1萬,共14萬,多年後衰退再買一組5萬。

如果G2換電,售價只有8萬,電池改為分期付款攤還,騎多用多繳多;騎少用少繳少。繳一輩子用一輩子,不用再掏幾萬買新電池。

月費=電池分期付款費,如果是100萬台車也是100萬組電池,怎麼會便宜多少呢?
我傾向gogoro換電方式,但它的電池租賃還是太貴了,而且採月租方式容易被單一廠商壟斷市場,你就只能跟它租;除非有辦法多家月租加入競爭,但這很難達成!

唯有使用者付費的模式來買使用電量,大眾才容易接受;個人認為這應該是辦得到的,就看睿能願不願意往這方面發展了。

再來說到電量收費,廠商大可把維護電池的費用與成本納入電量使用費中啊,電量使用費若合理,自然就會有人用。

光陽的ionex會讓使用者綁定它電池充電位置,放進去充電,還得去拿回來,感覺很麻煩,不夠彈性,相比睿能的方式,gogoro 目前還是個人覺得比較好用的,比較像去加油站加油的模式
另外樓上有人提到反對電量計費,為的是暢快體驗gogoro,享受它帶來的舒適快感。

其實我的建議是建立在與油車相似的使用模式上,也讓多家電池商加入競爭,就像多家加油站一樣。

當你騎油車時不也是油門催快油料也消耗快嗎?電車也是相同,所以電量使用費的方式跟買油是一樣的。

電池以後總會進步,容量變大了,你依舊暢快遨遊啊,就跟油箱變大是相同道理的。

fish543 wrote:
電池以後總會進步,容量變大了,你依舊暢快遨遊啊,就跟油箱變大是相同道理的。

很有道理,電池一定會進步,等那天到來樓主再考慮買電動機車也不遲.
樓主可以自己算算,一顆電池算它成本15000元就好5年攤提是能便宜到哪裡去,換電站的設置養護都要錢,充電的電費租金也要錢,很多人舉例自充省不到什麼錢了,總不能要睿能賠錢倒閉吧!那買的人不是損失更多

享受新產品要付代價的,還好現在有補助,等產品普及了還有補助嗎?
fish543 wrote:
我傾向gogoro換...(恕刪)
我想你可能誤會什麼了,就我提的說法,換電依舊想換就換,因為計費是依已使用的電量去計算,像是使用後再計費,用一半可換、用三分之一可換,無論使用多少都可換,跟現在模式一樣,照樣暢快享受阿!

該不會以為要電池用完電量才能換吧⋯⋯
fish543 wrote:
我傾向gogoro電方式,但它的電池租賃還是太貴了.(恕刪)


小弟是車主,每月300公里,繳費499含保養。每年3600公里,6000元。要達到12萬公里需要33.3年,共花20萬。

有人算過12萬公里成本5萬元,差了15萬,但是也就是三十幾年被賺走十五萬,每年被賺走四千多,每月被賺走四百元……還好啦!當作手機費。

如果每年騎一萬公里,每月800公里,繳費1100元。要達到12萬公里需要12年,共花158400元。扣掉5萬成本,被賺10.8萬,每年被賺9000,每月被賺750元…算是較貴手機費。

結論:該賺給人家賺,只要公司別倒,維持12~33年這麼長久歲月,持續提供無憂無慮無責且快速方便的換電車生活,有何不可?
後覺得應該這樣吧, 把電池的月租費, 跟使用電力的費用分開, 譬如說電池月租200, 然後每騎公一公里1元,或每10%的電5元, 這樣比較不會有公里數用不完的困擾
我同意該賺給人賺,所以才說電量使用費應納入相關費用!

我在意的是單一公司服務,容易有壟斷行為,除非它是政府主導,不然還是希望多方競爭,才是對消費者有益的。
小弟贊成樓主説的輸出電量計價,好處是提醒車主少騎快車,也有利電池壽命。

但是,仍然要顯示里程對照,這是民眾普遍熟知的數據。

例如:此次電池已輸出2kwh,跑了50公里。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