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回不讀 wrote:決定降價前...Gogoro...(恕刪) GoGo囉會不會變成GG囉??就看他3/30要發表啥了再繼續堅持不推出可充可換的電池方案到時恐怕總裁就不只要哭一個小時了換電「現在」之所以會覺得方便好用得多是建立在電池技術永遠不會進步的前提之下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快充技術遲早會找到破口電池價格的長期趨勢也只會越來越便宜再一直堅持高月租費的換電體系有點是在跟科技人性對賭也許過個幾年後。在這個世代台灣又多了一個共同回憶「那一年我們一起換的ggr電池」電池(能源)這玩意還是得由政府來做莊才妥當(畢竟以後會是個很大很大的金庫)官方色彩的中油應該是目前最恰當的就把電池想像成一張健保卡,中油當作是健保局有需求的民眾要按月向中油繳點費用其他就讓民眾按自己的需求做選擇想要潮一點的就多付點費用到ggr醫美診所走低調路線的就跟kymco掛個號只是買菜代步就到EM藥局
已回不讀 wrote:GoGo囉會不會變..換電「現在」之所以會覺得方便好用得多是建立在電池技術永遠不會進步的前提之下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快充技術遲早會找到破口電池價格的長期趨勢也只會越來越便宜再一直堅持高月租費的換電體系有點是在跟科技人性對賭也許過個幾年後。在這個世代台灣又多了一個共同回憶「那一年我們一起換的ggr電池」(恕刪) 你說的沒錯!那現在呢?總不能老是期待未來,現在原地踏步吧?光一張嘴最輕鬆做的不好?有其他人做的更好嗎?
請先了解歷史, 別再說政府圖利換電, 要讓Gogoro壟斷了引述自 “iem2000” 網友的文章,有經其同意。今天我來說幾個大家似乎都沒搞清楚的地方"換電" 是否只是gogoro的專利? 不是"公規" 制定後是否全台灣只能生產並使用公規的交換電池? 不是所以政府制定 "換電" "公規" 後是否會壟斷市場? 當然不會很多人似乎真的不知道2013年12月9日 就已經有了公規交換電池的制定叫"電動二輪車電池交換系統共通電池審驗規範"使用這個規範生產 "換電" "公規" 電池的2家廠商分別叫 "台灣城市動力" 和 "見發先進科技"希望他們去推廣生產電動車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沒人用,沒人管,甚至沒有人知道(這時2011創立的睿能,正在自己做電池)政府還補助這兩家公司各3600萬,共7200萬來設立換電站另外每一款電動機車還補助檢測費用80% 改裝費用100萬在這裡至少一億元 (噗通)沒了所以2016年12月30日只好廢止換電這邊的補助辦法(環署空字第 1050107750號令)在這之前,機車大廠跟鄉民們有說什麼嗎? 一聲響屁都沒有繼續爽賣油車政府計畫是什麼? 阿 隨便拉,丟一點零錢跟新人去應付就好在這裡說2個數字台灣玩具車聯邦 50006輛 七年兩個月睿能換電吉翁 46967輛 兩年五個月這就是Gogoro跟其他廠商的賣的電動車總和差距 (以一般民眾申請的補助計算)為什麼其他廠商多領了4年的電動機車補助,充電站交換站的設立也領了補助卻趕不上gogoro賣的數量?政府在2015年gogoro開始賣後有說只給Gogoro補助嗎?幹! 沒有啊! 大家都能領! 就只是其他廠商產品爛請大家從政策執行面想一下今天政府希望的是什麼???1.電動機車的 市.佔.率.提.升.2.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3.空污降低但說的容易做得難各家廠商就要死不活的在推動不然就是騙預算做出一些玩具車政府過去做了哪些努力?補助 + 輔導 + 宣傳說穿了就是撒錢從2009年經濟部就編了 "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大量預算來補助民眾買電動機車結果廠商生產出來的東西, 反映在銷售量上狠狠打了經濟部的臉, 計畫執行率太低(執行率31%)還被凍結預算電動機車推動差 預算遭凍好不容易寫了一堆檢討報告應付立法院跟主計處才讓這個"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繼續有預算苟延殘喘進行下去如今經濟部看到gogoro這狂飆的數字,當然想要錦上添花,提出新的公版換電和補助,想讓電動機車的數量更快速成長至少以後提計畫有實際數字給立法院跟主計部看,要預算不會被刁難, 自己有飯吃, 也可以達到老闆(行政院)的目標說公版交換電池使用Gogoro方案是圖利壟斷的鄉民跟廠商我只能黑人問號? 你們2013年舊版公規補助制定時人在哪裡???今天新的公版Gogoro電池規格制訂了 各家廠商還是能像2011年的睿能剛成立一般不用理會政府原本的公版電池規格 自己創造一個何必到處放話,到處鬧新聞,然後罵說這是讓gogoro圖利壟斷?這根本是另一種承認自己從2009年以來電動機車研發無能想在2018年換電領域要一個政策的齊頭式平等挖靠這要是答應你的換電公規才是圖利吧? 給了你9年補助了還不夠?錢補助你未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用的新換電方案要是又跟城市動力或是見發先進一樣 變蚊子站 錢打水瓢我經濟部不還被主計處跟立法委員K到滿頭包砍預算???計畫沒達標承辦人考績要吃餅的 酸民跟吵的廠商要補發年終獎金嗎?大家請把補助的重點搞清楚好嗎?政府補助的錢不是怕你花, 是怕花了之後, 做出來的東西沒有民眾使用沒有民眾使用就不會有廠商去研發,去帶動相關產業相關產業沒起來, 是要怎樣把走在前端把商品賣到全世界???難道就等到2030年, 國內廠商生產油車賣不出國外,繼續賣台灣人,電動機車都進口就好?每天在那邊吵圖利壟斷, 產品在那要保固找直營不是我賣我不在神經病 (關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