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birdyman wrote:
很明顯的,沒讀過企...(恕刪)
想必客倌應該看過不少老企業一方面用原有的技術與產品撐著逐漸衰的市場,另一方面又急切地尋求新的技術與改變既有商品,希望能開展另一個企業的春天。去年許多汽車廠商已經逐步推出自家的電車,Volvo 車廠更是宣布將來只生產電車。我現在有使用中華的電車,無論馬力速度與續航力都令我搖頭,我只能將就的用。但電車效能只能如此不堪嗎?不是的,市場上幾個案例無論是電動汽車或電動機車,它們的效能都已經夠好夠用了,而且相關零組件的供應廠商還都在台灣。
既得利益的機車廠固然會堅守手上的油車市場,然而也得將眼睛看向未來,只有站穩現在並且展望未來,未雨綢繆者才能一直保有先機握有商機。一味地只緊抓著眼前的利益,一但政策轉向,恐怕應變不及錯失機先。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我已經說過我屬於理工組的,您的很明顯並沒有洞燭機先,讀過企管若不能讓企業始終站在浪頭上,讀再多也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