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果中油設置的換電站是用gogoro系統

七七三 wrote:
都已經要變成狗狗肉系...(恕刪)
是會付權利金但應該會比其他車廠要便宜的多,因為有現成加油站的土地可改建
對睿能來說也是幫助他降低普及成本,到時說不定gogoro的月租費也會有優惠
看了好多篇文章,發現大家都陷入充電與換電的二元對立裡
換電是用金錢省時間
充電是用時間省金錢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睿能是私人企業,當然要選擇最大獲利的換電模式
但中油是國營事業,自然就要從造福百姓的方向處理
而我在第一篇文章裡寫的內容依然還是站在使用者付費的規則裡
就是希望消費者能有多元化的選擇,不要被單一選擇綁死
如果GOGORO的電池抽換系統為公規,
那就是政府得介入,
訂出使用的公定價格,
不然由廠商去跟GOGORO談,
這有圖利GOGORO的嫌疑,
而且換人執政可能政策又要改了,
不然政府不應該介入訂為公規,
由市場規模就自然會決定最後的規格.

中油只是政府推電動車的倒楣公營單位吧?
設置電池交換站根本不需要很大的空間,
幾乎到處都可以設置,
又不是設置氫氣加氣站或交換站,
中油完全沒有優勢,
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意,
很多市區的中油加油站空間根本不是很大,
設置電池交換站的空間,
加上電動機車出入,
都會影響到油車的進出,
看不出中油有什麼利潤與優勢,
像現在一堆沒用店面設置夾娃娃機,
以後可能就變成電池交換站了,
中油哪有什麼優勢?
中油就是目前電池交換站要普及,
好推動電動車的銷售量,
需要有人開頭的公營單位罷了.
luu.kyaroto wrote:
是會付權利金但應該...(恕刪)

你知道睿能本來就有在加油站放他的換電站嗎?
睿能可是要付錢給中油的,現在是中油要付錢給睿能然後還要價格比睿能還低?
我保證中油會虧到倒為止,那一座換電站30萬啊,還要給睿能錢,那他拿什麼賺錢?
這可不像提煉汽油還可以外銷,你知道中油賺錢是要上繳政府的嗎?
他把那些地空出來租給睿能還爽爽賺何必自己搞一套?

luu.kyaroto wrote:
是會付權利金但應該會比其他車廠要便宜的多,因為有現成加油站的土地可改建
對睿能來說也是幫助他降低普及成本,到時說不定gogoro的月租費也會有優惠
看了好多篇文章,發現大家都陷入充電與換電的二元對立裡
換電是用金錢省時間
充電是用時間省金錢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睿能是私人企業,當然要選擇最大獲利的換電模式
但中油是國營事業,自然就要從造福百姓的方向處理
而我在第一篇文章裡寫的內容依然還是站在使用者付費的規則裡
就是希望消費者能有多元化的選擇,不要被單一選擇綁死

中油跟睿能談的很可能是可以自訂費率的合約...

個人覺得應該是很像GOGORO不包含保養那個方案

這樣中油才會有錢可以賺

我不信他們只是單純幫GOGORO蓋站卻完全讓GOGORO賺
以後有換電小汽車阿,你以為中油沒想到嗎,一次換4顆電池,中油場地夠大,一定有得賺。而且以睿能目前的系統,除了中油可以換電,也可以開放汽車,在家充電。睿能後期效應實在太可怕了。

chentcj wrote:
以後有換電小汽車阿,...(恕刪)
就是這樣的設備,用月租的方式提供給想自充的用戶,如果在路上電量不足以回家又不想牽車回家,就到換電站付費單次換電
不想每天搬電池的用戶就依然走目前的換電合約方案
給消費者有多種選擇不好嗎?
假如以後有換電汽車,一次換4顆八顆的,然後在中油的廠地裡出人幫忙換...
資費就一個月1299起跳,好像也很能做的樣子...
弄下來換電汽車比加油還快。
plovea wrote:
換電汽車,一次換4顆八顆...(恕刪)


現在的狗車電池,拿給汽車換最少最少嘛要一二十顆
汽車比機車重10倍以上,太少顆負擔太大電池很快就壞了
4-8顆最多可以給紅牌重機用,或是輕型紙糊的兩人汽車
所以汽車換電做不起來,只能花時間高壓高流量快充
除非能量密度能成長10倍以上的黑科技 短時間乾五顆寧~
如果這樣狗車一顆電池就能環島了

阿抱歉~算錯~就算能量成長10倍 狗車也要2顆電池才環島

另外我想到了
如果能量密度成長到可以充進可樂罐大小就能給汽車用的話
那加油站跟換電站就可以消失了 有便利商店就可以了
用完便利商店收集個幾箱,運去台電公賣局換充飽的幾箱來賣就可以了
一罐台啤大小賣1000 可以跑500公里 一瓶米酒大小賣1500 大罐比較便宜
空電的電容器要回收喔 可拿回押金100

如果成長到一張悠遊卡的能量就能環島的話
那滿電的能量卡片也許能替代鈔票 可能成為世界貨幣
但那時車子可能是漂浮的 也許還行駛3D路線 需要重新訂立交通規則

canydi wrote:
現在的狗車電池,拿...(恕刪)

以為我們財團和銀行還有人才根本支撐不起汽車產業,一個納智捷就不錯了,汽車還是對岸搞吧,蔚藍汽車那個換電還不錯,但效果如何有待市場檢驗。
我們搞搞機車還是可以的。
這是我的臆想啦,對岸人口基數大,當然是能吞噬各個產業
即使是模仿,後來也會幹掉原創
可是總想有沒有可能夾縫能生存
也許萬碼奔騰 我們也有一席之地
有人做比沒有好 我想是這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