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derson wrote:千萬別說省油錢 你機車開到報廢 花的油錢加上車子的錢 絕對小於一台gogoro加上電池錢電動機車若比汽油機車還貴就沒買的價值了在大陸是因為 大陸主要一線城市跟部份二線是禁止汽油機車上路的 對岸有便宜的電瓶車那邊有折合台幣不到2萬的電瓶車就算加上電池損耗...電瓶車1年電池就差不多了還是比燃油車划算那邊電動車套件多,電池部份也能改浬鐵,電機部份也全都能改這邊2萬能買到什麼電動車電動車都太貴,政府也沒用心推廣,自然買的不多
simonneko wrote:第一次逛電動機車討論...(恕刪) 在台灣政商圈喊水會結凍,所以要打通關節很簡單,所以可以在公家土地上快速裝設充電機,可以讓政治力快速通過對他有利的法規,一切以商人利益為優先處理。這種情形,你認為國外哪政府沒有利益的話會理他,光交換點的取得就玩死他了。設計一部車,處處以名貴精品來起步,不計代價的揮霍製造成本不斷提高,讓造價顯得高不可攀,這是誰的失策?是民眾?高昂的售價,給大部份人民的觀感就像是,一邊是名貴跑車售價維修貴死人,一邊是比較經濟實用,兩相比對之下,遭到絕大多數民眾唾棄也是必然的。設計製造者用自己美麗的理念,結果把自己綁死在自己製造出來的高價籠子哩,能怪大眾普遍不接受嘛。慘淡的銷售情況,不就是理想與現實比重失衡的結果。小牛以經濟實用為前提,站在使用著角度去將產品品質提高,售價依然控制在相對合理的地方,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美麗的想像上,訂出一個夢幻的價錢...且不說車如何,起始的理念,就已經決定了誰會容易被大眾接受。
simonneko wrote:主要品牌有雅迪、愛瑪、新日、綠源這些, 大家且不要急著說小牛是成功的。未必。上面這些百萬俱樂部廠家,每家廠家的一天銷售量就是大約一萬輛。所以,小牛迄今售出區區一萬輛小牛車,數字上仍不值一提。同樣,我們也可以用兩陽的機車與GOGORO的銷售量來類比。如果GOGORO的銷量可以與兩陽一天的銷售量有得一比,那也就達到小牛的銷售水平了,也算不錯了。另外,看到台灣的地理教科書,喜愛把喜瑪拉雅稱之為世界最高山峰,是錯誤的。喜瑪拉雅是山脈,不是一座山,如同台灣中央山脈的意思。台灣的最高山峰是另一個名字的山。同樣,喜瑪拉雅山脈被稱之為世界屋脊,最高山峰是珠峰,珠穆朗瑪峰,英文是,Everest。
因為金主說 不做便宜的市場買菜電動車 要做能跟125cc機車能力相仿的電動車(價錢也要相仿吧) 車是做出來了 價格可以買兩台125了 還要繳月租費 說不限換電池次數卻限制使用里程 (感覺公司很不老實也不保證換的到充滿電的電池) 目前只能在雙北活動 本來想買的換掉家中老舊125 現在只好讓老車繼續服役了
台灣人的觀念騎摩托車就是比不上汽車 , 再小再普通的汽車也贏摩托車 ,有錢人不會騎摩托車 , 會騎摩托車的有錢人只會去買重機 , 一個禮拜騎一次聚聚玩玩 .沒錢人騎摩托車但是不會買那麼貴的玩具來當交通工具 ,所以錯誤的市場定位害死好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