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期待高動力有牌電動機車?

eagleeagle wrote:
輪鼓電機的好處非常多...(恕刪)

輪轂電機的最大且幾乎唯一的好處就是「市場」,通用性高、車體設計容易(根本不用設計吧,拿任何成車都能套)…,當然不會被「市場」淘汰。

但是講到性能就完全不行,從效率、到散熱、到運作慣量,一整個就是糟糕。

物理學的天限,這其實沒啥好吵的。
erc wrote:

通用性高、車體設計容易(根本不用設計吧,拿任何成車都能套)

但是講到性能就完全不行,從效率、到散熱、到運作慣量,一整個就是糟糕。


〝一整個〞這種小朋友用語聽起來很膩,找點其它形容詞比較不會讓人感覺匱乏。

輪轂電機有這麼慘啊?
S教授的的大鵬灣戰記好像就是輪轂電機厚!
要不要去吐槽S教授那台的爆發力超強的實驗車?

後輪用輪轂電機對操控影響沒那麼大啦!
HONDA曾出過輪轂電機的電動概念汽車。

散熱我是認同,但是經過無數公里的市場實驗顯然沒有問題。

效率問題才是目前差異較大的地方,輪轂電機是低速電機,效率較高速電機低5~10%,
但是高速電機經過傳動會損失至少5~8%,因此如果高速電機不利用變速箱增加效率,
那效率跟輪轂電機沒太大差別。


至於您看不起的〝車體設計容易、根本不用設計,拿容易任何車都能套,...........〞,
哇靠!
這是無比巨大的優勢,少了傳動系統的阻礙可以大幅減少設計上的障礙,
這會讓各種創新的概念都變成可能,高階車種當然也會想辦法大加利用。
用您的用語,〝一整個〞就是優秀啊!






eagleeagle wrote:
...高階車種當然也會想辦法大加利用....(恕刪)

Toyota上百萬輛油電沒一輛用輪轂電機。
特斯拉沒半款用輪轂電機。
BMW電動車不是用輪轂電機。
連porsche 919都不是用輪轂電機。
電聯車跑了幾十年也不是用輪轂電機。
幾億的高鐵、TGV、ICE也沒用過輪轂電機。

唯一能算得到的只有不講動態反應的怪手、堆高機,會用輪轂電機。

低階代步車用用輪轂電機無妨,其他等曼島有輪轂上場時再來推廣你的理論吧。

高階車種…
你是說高階的中國白牌電自嗎?

你看起來一整個很有事,天氣熱,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

現在一整個越幼稚越潮,快跟上腳步吧,大大。
erc wrote:

幾億的高鐵、TGV、ICE也沒用過輪轂電機。

你看起來一整個很有事,天氣熱,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





啊!
這還好,我吃冰吃得正開心,勞煩您憂心了。

倒是曾提出24小時騎自行車人力環島是小CASE的您比較需要去一趟。



汽車不用輪轂電機很正常,因為雙輪四輪很難速度做到一致,更難做到順利轉向。
我提HONDA把輪轂電機用在後輪只是告訴您輪轂電機用在後輪對操控影響很小他們才做出這樣的概念跑車,
至於您把高鐵電聯車都拿出來說就扯太遠了,乾脆扯到電風扇好了。

電動機車仍會是輪轂電機天下,即使中高階電動機車使用都不奇怪。


erc wrote:
125級的電動機車補助辦法出來了,有沒有人期待廠商推出「正常」的125級電動機車?

我個人是滿期待的,
大動力+單程50公里,對我來講很夠用了,對透天用戶來講,自家充電非常方便。

現在的有牌電動機車實在軟到不行。

註:
拜託,別用輪轂電機,也不要把電動機裝在後軸上,


以現行市售車來說其易那台應該可以符合需求,但動力是算100CC或125的可能就要車主大大的分享才知道了~~

51特區 wrote: 以現行市售車來說其易那台應該可以符...(恕刪)
極速到80,約是100cc等級,爬坡扭力大,約有125的爬坡度數,起步加速前幾秒有優勢,後面就不行了。優點是車架大,載貨能力市售第一,極速是市售第二,售價也是排在第二位。

eagleeagle wrote:

汽車不用輪轂電機很正常,因為雙輪四輪很難速度做到一致,更難做到順利轉向。...(恕刪)


這裡有一台實驗車(?)
http://news.u-car.com.tw/3684.html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輪轂電機 外觀就直接打槍了






高階的汽油重機 都追求強度更強 重量更輕的鋁合金、鋁鎂合金、甚至碳纖維輪框
17吋的輪轂電機 一大塊在那 看了就很難過

不長眼 wrote:
這裡有一台實驗車(...(恕刪)

2005年!!!
erc大大,不用再費心找你要的車了啦...
有你要的進口高檔電車其預算也非在你的範圍之內啦...現皆段的你又不滿意性能及外觀....時間就是金錢啦.又要馬兒跑又不吃草?..乖乖給它gogoro下去就對了..這樣你會成為最佳教材!!反gogoro最兇的最後也購入一台gogoro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