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轉貼]政府補助gogoro,就是在「劫貧濟富」!

窮人想法就是窮人想法
整天喊不公平看到"補助"就說劫貧濟富OOXX
不是在喊沒有補助舊政府不支持產業創新沒建樹嗎?
自打臉真行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劫貧濟富」,本來就這麼覺的

像很多津貼,比如敬老津貼,有所謂:排富條款

資產額多少以上,就被排除在外,不能領。不然資產幾千萬、上億的人,也在跟別人領每月幾千元的津貼(全民買單),對整個社會來說豈不是很不公平,也是對津貼的善意嚴重汙辱。


一台 12.8萬的電動機車,明顯超出市場平均行情太多。說明就是有錢人玩具,首賣銷量僅 88台亦可證明這一點。

既然是有錢人才會買的東西,輔助是不是也該有"排富條款",電動機車售價高於多少萬元以上,政府不輔助這樣子。




經濟部發展電動機車補助及獎勵實施要點

總則第一條,獎勵業者投入量產

不覺得很諷刺嗎?


這種上流社會精品玩具,怎麼可能量產,買的人也不會多。

而且馬達功率還 6400W 超耗電的(相當於6台冷氣機同時運作)。

整個就違背輔助初衷。

輔助是要節能減碳,且關鍵要「大眾化」,擴大國內市場、產業規模。

銷量88台的,這樣的規模,很難說是很大...

fedora wrote:
「劫貧濟富」,本來...(恕刪)


不過九匹馬力不到的輸出不用大驚小怪

台三線上坡維持速限就要三四千瓦了

很多地方速度差太大反而危險

最常見就是橋上狹小的引道

還有88台是第一天前兩小時活動的銷售量

在那邊鞭規模也請七月底有數據再來說嘴
到7/25之前我猜應會超過500台,這樣會不會讓很多人跌破眼鏡呢?
對車價的補助與甚麼發放老人津貼可差很多,
你老人津貼發出去,受惠的就是那些領到的老人,
設排富不會有甚麼問題。

對商品的補助,
等於意圖控制商品價格,
最後就如作者所說,最後一定是廠商得利,
既然是廠商得利,
成本三萬它灌到五萬,
成本十萬灌到十二萬,
消費者一樣得不到好處。

刻意設門檻更是愚蠢的作法,
那隻會讓廠商做出剛剛好低於門檻的產品,
以取得最大的產品競爭力或最佳的利潤,
但如果一個商品,本來就需要更高的成本,
那會造成沒有廠商願意去生產、因為賣不掉,
消費者從此只能用爛貨。

gogoro也許很貴,
但不訂那個價錢、不收月租,
你也不能太期待它有餘力去蓋交換站,
最後就只是一台華麗的電動車而已,
而不是一個最後有可能改變整個產業生態的商業模式。

就算用公平性的觀點,
不要補助昂貴的電動車,
只補助相對便宜的,
但你要那些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或是沒有買電動車的人怎麼辦?
他們的稅金也被拿去圖利少數買電動車的人,
也沒有公平到哪裡去。

對商品來講,補助請一視同仁,
不然就通通不補助。
刻意區別只會自找麻煩,這也是經濟學。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什麼神邏輯,講的好像富人繳的稅沒比窮人多一樣
產品本身定價是否"排貧"也並非稅制所要規範的範圍

況且燃料稅這種類似環保稅的立基點是在於"將你開車排放廢氣所造成的汙染成本轉嫁回車主身上"
而補助則是對"騎電動車所造成的環境好處還給車主"

你要說補助會使得廠商提高定價這我沒意見,這只是這個補助政策所衍生出的問題。但直接說補助這項政策是劫貧濟富簡直是根本邏輯就狗屁不通
ddcatt wrote:
但不訂那個價錢、不收月租,
你也不能太期待它有餘力去蓋交換站,
最後就只是一台華麗的電動車而已,
而不是一個最後有可能改變整個產業生態的商業模式。...(恕刪)


gogoro 的電池交換站,僅限用它獨家鎖晶片的電池而已,並不是通用電池。

就算交換站蓋滿全世界,最終也不過是壟斷性產業。

壟斷性競爭,會導致商品價格高昂,這是市場應避免的。


電動車的給電機制,要不廣建加電站(投幣式),要不發展一種通用標準電池交換規格。

那種壟斷式的交換站,只能交換它家規格的電池。怎麼會是改變整個產業生態的商業模式....有點矛盾啊
fedora wrote:
就算交換站蓋滿全世界,最終也不過是壟斷性產業。
壟斷性競爭,會導致商品價格高昂,這是市場應避免的。


要壟斷也要有形成壟斷的條件,
電動車要競爭的是台灣遍地跑的燃油機車,
前者不管你怎麼弄,都無法壟斷甚麼,
消費者隨時可以棄電動車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擔心壟斷、擔心聯合定價,
那有另外的法律在防止,
沒有人在微軟或apple成長初期就在擔心壟斷的,
封閉規格的東西多得是,
總得等到它發展起來,真的影響力夠大了,才來處理。

真有那麼一天,
gogoro在全國的加油站都布了交換站,
政府只要一紙法律,要求它開放規格,否則收回用地,或是處以罰款,
還怕它不買單嗎?

而且你覺得開放規格就能夠普及的想法也太天真,
每個廠商都抱著希望更多人加入的心態而開放它們的規格,
但最好別人都加入我訂的規格,
弄到最後,除非市場透過競爭、自然形成較大的廠商出來主導,
否則每個規格都開放,但一堆規格攤在那邊,還是無從統一,
這對產業發展也不是甚麼好事,徒增混亂而以。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政府只要一紙法律,要求它開放規格,否則收回用地,或是處以罰款,(恕刪)

我都不知道原來台灣是共產極權了
cdx wrote:
我都不知道原來台灣是...(恕刪)


反托拉斯法就是這樣啊,
美國是共產國家嗎?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