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津貼,比如敬老津貼,有所謂:排富條款
資產額多少以上,就被排除在外,不能領。不然資產幾千萬、上億的人,也在跟別人領每月幾千元的津貼(全民買單),對整個社會來說豈不是很不公平,也是對津貼的善意嚴重汙辱。
一台 12.8萬的電動機車,明顯超出市場平均行情太多。說明就是有錢人玩具,首賣銷量僅 88台亦可證明這一點。
既然是有錢人才會買的東西,輔助是不是也該有"排富條款",電動機車售價高於多少萬元以上,政府不輔助這樣子。

經濟部發展電動機車補助及獎勵實施要點
總則第一條,獎勵業者投入量產
不覺得很諷刺嗎?
這種上流社會精品玩具,怎麼可能量產,買的人也不會多。
而且馬達功率還 6400W 超耗電的(相當於6台冷氣機同時運作)。
整個就違背輔助初衷。
輔助是要節能減碳,且關鍵要「大眾化」,擴大國內市場、產業規模。
銷量88台的,這樣的規模,很難說是很大...
你老人津貼發出去,受惠的就是那些領到的老人,
設排富不會有甚麼問題。
對商品的補助,
等於意圖控制商品價格,
最後就如作者所說,最後一定是廠商得利,
既然是廠商得利,
成本三萬它灌到五萬,
成本十萬灌到十二萬,
消費者一樣得不到好處。
刻意設門檻更是愚蠢的作法,
那隻會讓廠商做出剛剛好低於門檻的產品,
以取得最大的產品競爭力或最佳的利潤,
但如果一個商品,本來就需要更高的成本,
那會造成沒有廠商願意去生產、因為賣不掉,
消費者從此只能用爛貨。
gogoro也許很貴,
但不訂那個價錢、不收月租,
你也不能太期待它有餘力去蓋交換站,
最後就只是一台華麗的電動車而已,
而不是一個最後有可能改變整個產業生態的商業模式。
就算用公平性的觀點,
不要補助昂貴的電動車,
只補助相對便宜的,
但你要那些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或是沒有買電動車的人怎麼辦?
他們的稅金也被拿去圖利少數買電動車的人,
也沒有公平到哪裡去。
對商品來講,補助請一視同仁,
不然就通通不補助。
刻意區別只會自找麻煩,這也是經濟學。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fedora wrote:
就算交換站蓋滿全世界,最終也不過是壟斷性產業。
壟斷性競爭,會導致商品價格高昂,這是市場應避免的。
要壟斷也要有形成壟斷的條件,
電動車要競爭的是台灣遍地跑的燃油機車,
前者不管你怎麼弄,都無法壟斷甚麼,
消費者隨時可以棄電動車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擔心壟斷、擔心聯合定價,
那有另外的法律在防止,
沒有人在微軟或apple成長初期就在擔心壟斷的,
封閉規格的東西多得是,
總得等到它發展起來,真的影響力夠大了,才來處理。
真有那麼一天,
gogoro在全國的加油站都布了交換站,
政府只要一紙法律,要求它開放規格,否則收回用地,或是處以罰款,
還怕它不買單嗎?
而且你覺得開放規格就能夠普及的想法也太天真,
每個廠商都抱著希望更多人加入的心態而開放它們的規格,
但最好別人都加入我訂的規格,
弄到最後,除非市場透過競爭、自然形成較大的廠商出來主導,
否則每個規格都開放,但一堆規格攤在那邊,還是無從統一,
這對產業發展也不是甚麼好事,徒增混亂而以。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