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shung wrote:
並不是充飽後再用3.65v充80秒就是充飽
你可以一開始就用單串平衡充將12串充飽看電壓是否一樣?
我的4串平衡充以後放了2個月以上也都還在13.8v以上
您弄錯用意了。
本來就是先串充再用3.65V充電,但是用3.65V在充一次並非要充飽電,
而是看看每一個電池在3.4V上下的電壓持續一段時間後是否真的充飽電了。
而且用3.65V充電只有第一次時拿來測試,之後只做串充,不用3.65V去作平衡充與測試,
看看降低電壓到40.8V串充,幾次充放電後才會出現不均衡問題。
您可以做一個對照實驗,
一、將同一顆磷酸鐵鋰電池分別用3.4V、3.65V充電。
二、充完電後都不要立刻關閉充電器,等三四個小時後再關閉。
三、將電池置放幾天。
四、測試容量。
您會發現放出的電容量相同,也就是說3.4V已經可以將電池完全充飽,但是需要的時間會比3.65V的充電方式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
而磷酸鐵鋰電池有個特性,就是放電平台幾乎是水平的,經過放幾天的電池平台高點大約就在3.33~3.35V之間,
放電是如此,充電也是如此,這特性有甚麼有優點?
用兩顆電池來說明比較簡單,一顆電池3.4V,兩顆串聯充電就是設定7.8V並充到亮燈,
並且假設電池已經出現不一致,其中一顆已經充到3.35V,另一顆就會是3.45V,
這時充電器不要拔掉,兩顆電池會繼續維持分別這個電壓。
等幾小時後再關掉充電器並且用3.65V充電器進行單體充電,此時會發現都是沒幾分鐘滿電指示燈就會亮了,
也就是說第一次充電時雖然兩顆電壓看起來差0.1V,實際上離充滿電的距離很接近。
因此,只要降低電壓充電並延長充電時間,讓電池組中每個單體都維持在3.3V以上夠久就可以全充到近乎100%,
這時候即使出現均衡問題仍有空間讓個別電池不會出現過充的情況。
當然,當電池不均衡到某個程度,這個空間也會不夠使用,最終仍會出現單體電池過充的狀況,
但是顯然短期內可以有效作到平衡充電而不需要保護板,
而這個短期內是多久我也在測試,只有時間能解答。
rogershung wrote:
我的4串平衡充以後放了2個月以上也都還在13.8v以上
這跟電池配方有關。
我以前的266550磷酸鐵鋰電池充滿電後電壓都維持很高,充到3.65V後置放一星期仍可維持3.57V以上。
放電平台從3.45V開始下降,以上是虛的。
但是過年前後購買的三批32650磷酸鐵鋰電池,置放幾天後電壓一律低於3.37V,
放電平台從3.35V開始下降,以上是虛的。
不過有一點我仍不明白。
我做過測試,就是將32650磷酸鐵鋰電池充到4.0V,然後〝立刻〞用36V 350W有刷電機進行放電,
要將電壓放到3.65V以下需要超過六分鐘,從這一點來看,磷酸鐵鋰電池充超過3.65V仍可以放出相當的電量,
只是放電平台沒那麼水平而已。
這一點又顯示超過3.65V不見得電是完全虛的,這就有點矛盾。
PS:
我還將力神18650三元鋰電用USB充電器放在鐵筒內充到4.98V,然後試著用12V 0.06A小風扇放電,
放了一個晚上,早上起床測量,還有4.16V,顯示三元鋰電超過滿電電壓後的電容量似乎仍維持著相當的斜率上升
我們先看過充的風險,
如果您的電池沒有經過嚴格的分容分阻, 還是會有機率將電池過充損壞, 舉例如下.
如果其中有2顆電池內阻大(易有電壓高已充飽的假象), 容量又偏小(容量小代表很快就充飽),
那這2顆會比其他更早就達到3.65V(假設其他10顆可能還在3.1V), 這時總電壓才38.3V不會停充.
這樣會發生甚麼事...
會繼續充電 , 然後很快的這2顆電池就會過充損壞.
然後呢?
假如您未發現這2顆損壞, 繼續充放, 損壞的狀況越嚴重, 電壓接近0V.
其他10顆, 下次充電會被充到40.8V(每顆4.08V), 這時所有電池都過充損壞.
再看看過放的風險,
當電池容量低下時, 若仍保持高放電倍率(發現車跑不快電門催更深), 此電壓會急遽下降, 非常容易會讓瞬間電壓降到2V以下.
並非您無負載(靜態)時量到3V它就是安全的.
eagleeagle wrote:
用兩顆電池來說明比較簡單,一顆電池3.4V,兩顆串聯充電就是設定7.8V並充到亮燈,
並且假設電池已經出現不一致,其中一顆已經充到3.35V,另一顆就會是3.45V,...(恕刪)
那要看你的電芯內阻及容量如何了?
如果某顆電芯內阻͎比較高,先充到3.65v了,另一顆只充到3.0
那繼續充就只會讓3.65v的電芯電壓繼續升高造成過充
對我來說我只在乎能放多少電出來
12.8v/4串充到保護板斷電,再用3.65v對單顆電芯做最後的平衡充
或是直接看幾串就用幾顆3.65v的充電器來個別充
就能達到最高的電容量
實在不會去管幾v可以充飽
鋰鐵一般是先恆流充,快充滿時電流轉小變恆壓充
樓主你的40.8v並不是正常充電器的電壓
如果是用電源供應器調到40.8v來充
以前我試過的電源供應器充電的經驗
電流會忽大忽小不穩定
雖然也可以充
eagleeagle wrote:
過年後把幾組電池拆...(恕刪)
有幾個疑問:
1. 保護板指的是電池組的放電保護板(當電壓過低時斷電),還是指電池內內建的過放保護板? 低電流的保護板多與平衡充電功能設計在同一塊電路上,所以不裝平衡板所以自然就沒有放電保護,是這樣嗎? 不過有些設計是把平衡充電(過充保護)和過放保護板分開在兩張板子上的。如果電池芯本身有過放保護(價錢不一樣),則電池組不加過放保護也不易損壞電池芯。但是放電保護除了低電壓保護,也可能會加上限流,這是對設備的保護而不是對電池的。所以各種設計弄清楚才不會誤用。
2. 其實你的充電方式,也就是把平衡充電改成手動程序。如果確實執行,電池的壽命應該可以發揮到設計目標。但會不會有點麻煩了?
3. 鋰電池的損害有三個因素: 過充,過放和高熱。這三項都會損壞化學結構,產生不可逆反應。而充放電過程都會產生熱,因此有交互關係。 鋰鐵電池比鋰猛電池好的地方是就算過熱也不會產生產生熱失控(thermo runaway),但是過熱仍然是主要損壞的要素,熱也是一項限制,限制了充電速度和放電C率。既使都是磷酸鋰鐵電池,依照材料奈米結構和電池設計的不同,各家的安全充放電係數都有出入。但只要在安全係數之內,充放速度對是用壽命影響不是那麼大。以使用的角度當然充電是越快越好,放電c率是越大越好。小電流充電對電池保護是因為沒有產生高熱,而只要電流沒有大到產生高熱,更大的充電電流並不會大幅縮短電池壽命。這也是快充的理論基礎,盡量以大電流充到安全電壓下限,再改為對單顆涓流充電到飽。
Telsa的電池組裝技術的強項之一就是thermo management。因此當它高度掌握安全係數之後,甚至由鋰鐵轉向鋰猛電池,以求得更加成本效益,而仍能提供相同壽命保固。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