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天下雜誌:台灣的電動機車將邁入黃昏? 商周:電動機車讓我得搭小黃回家

魯拉拉拉 wrote:
電池壽命是2-3年,可以充電個300次,所以撐3-4萬公里沒問題,50AH的電池一顆台幣7500元,

我不懂為什麼一直堅持用鋰鐵電池,但是明明就很爛又很貴...還比不上鉛酸電池..


鉛酸沒辦法充300次,除非您保養得非常好才有一點點機會。
我第一台電動自行車鉛酸充電不到幾十次電量就只剩一半不到,
而且我都是立刻充電,廣隆電池,從此不敢再用。

磷酸鐵鋰電池各方面性能遠超過鉛酸是確定的,完全不需要懷疑。
而且連價格都可以買到跟鉛酸幾乎同樣價格,看怎麼找而已。
﹝不過這是以大陸磷酸鐵與台製鉛酸相比﹞
去旅遊過中國就知道,大陸很多城市都禁汽油機車的,但也是滿街機車跑,數量與台灣相比不惶多讓,全部電動的!

大陸叫:電瓶車
一台 2千~4千人民幣(台幣 1萬~2萬)

外型就像台灣機車,一模一樣,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少了排氣管。

性能的話,與台灣市區的機車速度差不多。


國內那個電動機車產業,沒救了,專坑自己人,副坑政府輔助。全民的好意給他們白白糟蹋了,賺飽了就想移民。

快開放大陸電動機車(電瓶車)進口吧。


**********************************

其實電動馬達的加速比較快,一綠燈就可以衝出去,不會和汽車在那邊卡。可有效改善交通瓶頸。

傳統燃油引擎的機車,剛起步都摧不太上去,油把轉到底,速度也是卡頓在那邊。要慢慢加速到30~50左右,再把油把摧到底,急加速的感覺才會出來。

這就會造成機車的紅燈等待區根本沒用,因為燃油機車初速上不去,一下子就被汽車超越,然後交通就又卡成一團了。

而且燃油引擎的機車,雖說尾速快,但測速相機一大堆,根本沒有屁用。超個速就要繳1800元,貴死人不償命。只有去郊外空曠的地方,才用的上。

反而電動機車尾速上不去,還比較輕鬆,維持油把轉到底就好了,轉到底就是定速了。而且不會超速。

不用像燃油的在那邊調來調去的,轉來轉去的,還要時時注意時速表有沒有超速,騎的很累。


如果全面電動化,出門也不用帶口罩了,空氣會好很多,停紅燈也不必在那吸廢氣。

說個奇妙現象:

有些人停紅燈不願吸廢氣,就老愛往前鑽,停在斑馬線上,愈停愈前面,只差沒乾脆停在路中央。

但這種人很討厭的一點就是:綠燈了他也不走,就在那裡滑行擋路,活脫脫的移動式路障,後面擋一大排。

然後好不容易超過他了,又紅燈了,又給他鑽到前面去擋路了....真是氣死
我覺得電動機車要有腳踏車功能
這樣電動機車沒電時還可以用腳踏踏回家
不然就得用推的要不然就是車放路邊然後搭大眾運輸
然後隔天要帶電瓶或是汽油汽車或汽油機車幫忙推回去
反正就是要隨時帶電出門才能騎電動機車
在還沒發明腳踏電動機車功能都得這樣
我心有戚戚焉
幾年前我朋友搞電動機車,我還有去幫忙了一陣子
雖然我是搞技術的,不過產品要賣給誰我還是會想想
朋友說要搞大陸市場
但是馬達和控制器自己設計搞高檔貨
我就說了,大陸騎電摩的是誰?
都是一般中低收入的民眾阿
你去看掏寶賣的電摩價位多少
一套控制器和馬達都比人家整車還貴
要賣給誰?
最後當然就是公司收啦
台灣更不用想了
我家有兩台電動機車
都快生鏽了
只能上下班而已
台灣就是有一大堆舊的吃油摩托車產業的包袱才不易推動,都還是要靠政治的力量,政府,立法委員等等的魄力,改革,就是改掉一大堆既得利益者的荷包怎麼推動

就像你要推倒某黨或政府一樣困難呀

最後還是要靠人民自己的力量

都市的空氣污染真的是國安問題,這幾天才看到的醫療新聞,幼兒的過動與注意力不集中,跟孕婦懷孕吸入的汽機車廢氣很有關係

天曉得還有多少文明病跟這有關

還是要靠政府的配套、規劃與魄力呀

樓上的淘寶三台電動機車真的讓人流口水

台灣真的快被對岸完全ko 了
peppy wrote:
我覺得電動機車要有腳...(恕刪)


在大陸有增程發電機,多數用於電動三輪車與四輪電動車,銷售數量不少,
一是可以邊發電邊騎車或開車,二是沒電的時候改用增程發電機繼續行駛。

不要認為用汽油發電再給馬達轉成動力會很耗油,
即使全部用發電機行駛都比汽油車省油,而且不是省一點點而已,是倍數計算。

增程發電機用於電動機車或是電動自行車都有,這是解決長途的方案之一。
而且這並不是當成過度時期的方式,這種增程發電機未來將會成為電動車標準配備,
成為冷氣電力來源與備用甚至主要行駛電力來源。

目前發電機+電動馬達為主要動力的汽車已經開始銷售,省油並兼具強勁動力與續航力。
我認為在電池無法縮小重量與體積之前,迷你增程發電機有可能成為長程電動機車的輔助或主要電力來源。


續航力太廢

而且也不能像手機那樣掛尿袋


沒電就死定了

一般人根本不敢去挑戰電動車的極限

極限用完就準備推車了

電池在現階段沒辦法突破物理限制
充電可能但是要廣設充電站

但是電池容量太困難了

電池跟水一樣
一旦體積超過單位面積下的容量反而會減少<<忘記是哪個公式了

EX:1立方公尺的電池可以存100A
2立方公尺的電池可以存200A
3立方公尺的電池可以存250A

會像這樣一直遞減
就算電池做大儲的電量會不成比例

充電也是
電池快沒電的時候充電是最快的
但是到一個臨界之後充電速度就會開始下降


台灣可以做很多電池快換中心
快沒電到一個服務點去換一顆電池
又是滿電狀態


只是台灣太民粹了
如果到處都徵地設這個可能又會被抗議吧

eagleeagle wrote:
摘錄如下:
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比台灣更適合發展電動機車。第一期推廣計劃結束,達成率卻不到二○%。


我並不認為台灣最適合發展電動機車。
因為大家都買得起汽油機車,也付得起油錢。

目前電動機車跟同價位汽油機車比,
性能還是太差,限制也多,
就連中國製的也是一樣。

中國電動機車發展好,主因是太多人買不起汽油機車,
如果買的起汽油機車,誰要買電動機車?

總之,目前電動車的技術還不夠到位,
只能對極少數使用者有吸引力。
eagleeagle wrote:
在大陸有增程發電機,多數用於電動三輪車與四輪電動車,銷售數量不少,
一是可以邊發電邊騎車或開車,二是沒電的時候改用增程發電機繼續行駛。

不要認為用汽油發電再給馬達轉成動力會很耗油,
即使全部用發電機行駛都比汽油車省油,而且不是省一點點而已,是倍數計算。...(恕刪)


這個就是油電車的原理,油電機車!

發電機在一定轉速下,產出的電力效率比非常高。而且可以完全燃燒。

傳統內燃機 汽車/機車,走走停停,怠轉下非常耗油,燃燒不完全又產生黑煙。

讓發電機以最佳轉速產出電力,最佳「能源轉換效益比」,完全燃燒污染小。供應電動馬達行駛,有多餘的電力就充到電池保存。

現代科技,高技術含量的。


油電機車好處:

● 每公升油,行駛更多公里,省油。(因為保持在最佳能源轉換效益比)

● 以電動馬達行駛,起速快,扭力大。且更容易散熱。

● 完全燃燒,產生污染小。

● 停紅燈時,發電機給電池充電,完全不浪費。不像傳統內燃機,停紅燈時,在那裡待速空轉,毫無貢獻,白白浪費油。

● 如果電池充飽了,可以關閉發電機,啟動靜音行駛模式(純靠電池行駛)。

譬如說:學校、醫院,不宜吵鬧的地方。深夜的住宅區小巷子。暫時關閉發電機,靠電池行駛,靜悄悄,不製造噪音。


● 因為是電動馬達,除了發電機,還可搭配太陽能板輔助,不無少補。

忘記加油, 發電機油缸見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只要停著曬幾小時太陽,給電池充了電,就又能跑了!至少夠騎去加油。

傳統內燃機,配太陽能版,毫無用處。

eagleeagle wrote:
http://www...(恕刪)
好幾年前..我當初想說淘汰二行程機車後有快上萬的高額補助能換電動的...結果看了一下.補助換電動的還要限制某些電動機車.本想貼10000內換一台小電動的.結果上網看到那些"高單價"的就...算了..我還是回去買汽油車比較實用....ps要補助就大方一點.還要限制某些高單價的電動機車.為了上萬的高額補助.結果我還要貼好幾萬去買電動機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