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開車經過淡金公路塞爆了只好改走小坪頂路往台北的替代道路,下山就是北投大業路,如果可以騎Zero電動登山車就好了...可惜去那條路線騎電動腳踏車,環保減碳遊玩北海岸...好像只有電動腳踏車版的老朽哥推廣...
這訊息其實老早前我就知道了而不說的原因觀看市面上電動車有真正在外觀設計上的只有他其他不是仿就是抄(XDD好像都一樣)八成外觀在對岸都找的到一樣的東西而內部哩,他真的有用心做,連接頭都用防水的馬達也真材實料,是用最佳效率區來設定而不是很多玩家或廠商統稱的瓦(瓦這件事個人真的很反感,也很還懷疑,玩家不懂,說就算了,廠商你到底懂不懂這東西,若是真的懂,為了讓不懂的人有概念而標出"瓦"那我就諒解你啦)但你們想想,有多少人除在本版看到有玩家分享改裝後才知道他因為他的廣告與推廣真的遭到不行所以我從沒點出他快倒了,因為還是希望透過玩家改裝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他,但似乎救不起來了既然有人點出了,那就接受他快倒了吧很遺憾,台灣真的是個很妙的國度,真正的好車賣不好,甚至無法上市(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其實是"白牌"甚至"黃牌"電動車輸出國,你,在路上看過任何一台白牌以上的電動車嗎?)收了大筆補助卻亂抄一通的車反而有一堆預算打廣告,卻賣得出奇的好我們只能跟他說,阿彌陀佛了,你們的用心真正高手們都看的出來(私下也很汗顏,某些接頭沒你用的好)收一收也好,別灰心了,有用心做,我看的出來找個時機東山再起絕對會有機會的......祝福你們阿要不是因為搞WISH油電車,每天都要省菸錢不然連薪水都發不出來不然我也團購搞一台優化後送我老婆雖然可預料到他會說:你腦筋壞掉了喔,我已經有車了阿但她應該心裡會很爽...但真的沒預算幫你多買一台了拉,真抱歉喔,下台你東山再起的車我一定買啦..XDD抒發一下感言喔,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有人會推"換電池"這件事,政府不懂就算了,廠商還不懂就該打屁股了,一個很貴很貴的高流接頭,能夠耐得起插拔幾次磨痕導致過熱,光實驗室數據,就很鳥了,更何況實際使用,到底是哪個天才官員想出的主意,請大家人肉一下喔.....鳥斃了....花一樣補助預算,難道不能學學桃園前期的社區補助,只要申請,就能在地下室你的車位前免費設充電站(目前桃園補助額滿,我會努力一直寫信延續這個計畫),這比插拔電池,交換站,什麼有的沒的鬼統一規格有用多了,電池,絕不能每天插拔,甚至要用彈簧滑私鎖死以免有接觸不良疑慮,人命阿,注意一下喔,這整個統一已經有點扯了..我猜政府花在廠商補助社區充電站的補助錢(預算),應該也是只要交換站或統一規格補助的1/5~1/3,這...是我們納稅人的錢啊...我開個設計公司每年繳掉一堆框張的稅,為什麼就要用在很鳥的地方勒,到底,到底有沒有官員會來這看看,看看真正懂電動的人說些什麼,而不是聽大廠們天花亂墜一通....阿彌陀佛阿..阿門
kaiman凱 wrote:我會努力一直寫信延續這個計劃 科學文化中的大量概念,比如說,主觀客觀,主動被動,積極消極,現象本質,想象事實,條件關係,意願能力,抽象具體,形式內容,感性理性,系統制度......都是從日文引進的二手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開始洋務運動,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雙方是同時開始學習西方科學思想的。日本既引進了自然科學(科學技術),同時也引進了社會科學(科學文化)。然而,中國在中學為體(文化)西學為用(科技)的思想下,只引進了科學技術,而拒絕引進科學文化。結果自然是,中國被日本輕易擊敗。然後,中國才遮遮掩掩地把日文中的人文科學概念引進了中國。但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這個積極消極,日本人翻譯得不好。這個西方概念的本質,如同英文所指,積極是指,行動的,作為的,有為的。消極是指,缺乏行動的,路過的,看客的,不作為的,無為的。凱大在這裡,動不動就寫封信去。這就是行動的,積極的表現。其實,迄今為止,中國人對這些概念仍然是消化不良。既然中國人現在開始已經知道了主觀這個概念。那麼也應該知道,所謂主觀,就是自己的看法,是不一定對的。大家都經歷過學生時代,經常被考試。每道題目答好以後交上考卷以後。此時是什麼心情呢?惴惴不安,因為每個答案是否正確,其實自己都是不夠確定的,自己試圖確認每個答案是否正確。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在我們做每一道人生的選擇題時,作為主體的甲自己要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只是主觀看法,不確定是對的。作為客體的乙,聽了甲的話,也要理性地意識到,甲講的話,只是他的主觀看法,不對是正常的,自己乙認為甲一下講對了才是不正常的,甚至是極不正常的。因此而推論出科學文化中的一條重要定律:既不要認為自己夠聰明,也不要認為別人應該夠聰明。然而,人是有智慧的,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那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既然人的主觀看法,距離真理非常遙遠,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用簡單的辦法去更加接近真理呢?就象課堂上考試一樣,學生依靠個人的能力,通常只能做對七成八成九成。總要錯個一成兩成三成。那麼我們用怎樣的辦法做題才能接近滿分呢?------互相對答案!在我們做人生的選擇題時,要掌握互相對答案這個訣竅。我認為這個答案是3,請乙做一做,乙可能答4,丙認為是5,丁認為是6。那麼3456,到底哪個對呢?自己好好再聽一聽別人怎麼說,自己再好好想一想。然後自己再往可能性最高的答案上賭博。那麼,我們就能交上幾乎滿分的答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