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規格,使用愛德利的CVT是敗筆,DBX的車就有行程過低的問題,CVT的效能只有約8成甚至更低。 所以人家48V20Ah,可以跑23km(龜速35Km),CVT就只剩下18km不到。就算 40Ah也是距離太短了。
這輛車馬達DMC1500,倒是三相作業正弦波驅動。所以,馬達本身的理論效率不錯,大於92%。只是,又是傳動,又是齒輪減速。效率的折扣不小,而且越用效率越差,還有更換部件和加油保養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提供一個重要的馬達知識,發電機和電動機的效率極限也就是95%,按照實際經驗得出結論,馬達效率達90%以上,或者嚴謹地說,效率為90%到95%的馬達,都是最優了。 一般地說,超過90%的效率,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馬達的製造成本要提高一成。
H大,台灣產的東西我也希望給各贊,但是〜 愛德利的方案,真的有效能上有問題。 希望這間電摩廠還來的急懸崖勒馬,用13寸的輪鼓馬達才是。 大陸那搞CVT的,我看過都不下三間,後來都收的收,倒的倒,還沒死的也都快了。
高速馬達的優點是,啟動加速快,扭力大。但高速時能效低......電動機車的主要問題仍是電池容量不夠大,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低能效動力系統,明顯縮短的一次里程指標,使綜合性能處於競爭劣勢地位。三相作業,雙DSP矢量控制,正弦波驅動的低速馬達.低速時的扭力和加速度還不夠好么?從理論上說,低速馬達的特點是,低速時性能略差,高速時性能很好.高速馬達的特點是,(假設是出廠狀態),低速時性能很好,高速時能效略差.用一段時間就會發覺麻煩無窮.從下面這段權威表述中,也可以看到,高速馬達的最高速度,比低速馬達還是差一些.有刷36V180W低速電機,25-28碼左右有刷36V250W低速電機,28-30碼左右有刷48V350W低速電機,30碼左右有刷48V500W低速電機,34-37碼左右無刷36V250W低速電機,25-28碼左右無刷48V350W低速電機,28-30碼左右無刷48V500W低速電機,34-37碼左右無刷48V800W低速電機,40-43碼左右無刷48V1000W低速電機,45-47碼左右無刷48V1200W低速電機,50碼左右無刷48V1500W低速電機,50-55碼左右無刷48V2000W低速電機,55-60碼左右無刷72V3000W低速電機,65-70碼左右無刷48V350W高速電機,28碼左右無刷48V500W高速電機,33碼左右目前,普遍採用的是無刷無齒電機;有刷電機在電動車市場上基本已經淘汰;無刷有齒電機,性能不錯,可是因為穩定性和維護以及壽命等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是電動車行業一根難以取捨的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