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左右兩組馬達驅動後輪時轉速有同步問題嗎?遇到轉彎時一般後驅車會有差速器處理內外輪速差,像樓主這樣左右各一顆馬達驅動,遇到高速彎時如何避免產生甩尾失控?後搖臂側傾控制有沒有考慮使用重機龍頭用的"防甩頭"取代彈簧?有的產品還可以調整阻尼快慢效果,應該比彈簧更適用。佩服樓主的用心改造,可惜這裡的車輛監理制度就是這麼落後食古不化,不知埋沒了多少本土人才的發展成功機會,全台滿街跑的土砲亂改三輪資源回收車甚至沒牌還是趴趴走,反而重金改造有牌車,一旦被攔檢卻有被沒入銷毀的風險,能賣改裝品不能裝上車出門跑...難怪有人稱"鬼島"
akira011 wrote:請問左右兩組馬達驅動後輪時轉速有同步問題 差速器問題當初s教授就有跟我說用魔控不用擔心這點,也跟我解釋並教了我不少,但說真的,我是學建築設計的,真的似懂非懂。不過我用我能理解的說法來說,一般後驅車若沒差速器,兩輪絕對同步。一定出問題,而電動車,有雙馬達,雙控制器,基本上兩輪本來就獨立。而轉把也不是你轉多少出多少電流,是扭力控制。基本上兩輪受到阻力與路況不同本來就會獨立應付,轉速就會不同。而我實測後,真的很穩,一度想做甩尾動作,還真做不出來。我後輪有設計微向下,因此在右壓車時,車身會有傾外,還會右彎(等於後輪左彎),這時前輪為了平衡,會往左,(這時前輪與後輪是偏移直線後,往同一方向)很有趣的現象,因此我就發展了很好玩的操控方式,當我要右壓車過右彎,我會微轉龍頭向左,車就斜了,身體根本不用壓車,轉多少,車就壓多少。而右大彎時,身體會加入右壓車,同時龍頭就要往右彎,過彎角度就可提升許多。很屌的一台車。防甩頭我考慮過,但太貴,後來試過很多東西後,也覺得一定不夠力。我試過兩隻油壓挺桿,也沒什麼感覺。要知道,它加我重快400公斤了,當初什麼都沒裝時,原地車相當重,很難挺正,直線微會蛇行,左右左右的,試了各種強度彈簧,要碼還是太重,沒平衡效果,要碼直線超穩,但壓不下去。我需要右壓車時,一個構件出現拉力,另一個構件出現推力,左壓車則相反,至於阻尼,行程需有超過13公分,24-37,後來才想到用彈簧,一邊拉,一邊側變形產生推力。現在車倒下,扶正,比50cc還輕,今天又加了個構件,讓他有限度的壓車,也就是,他怎麼壓車,防磨塊都不會碰到地了,一般人壓車,會有心理因素,怕摔車,不敢壓太斜,但我設了停止點,能讓不會壓車的車主也能盡情壓,壓到底,彎還過不去,就轉個龍頭,就過去了,加上後雙輪,反正車就是不會倒啦。
窯爐課 wrote: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大哥您的精神真的令人感 另外我覺得電動好玩的地方,在於少了引擎,少了傳動的位置限制,基本上只要想的出來的造型與結構,就做的出來,而市售電動機車又太傳統了,感覺腦筋轉不過來,既然少了決大部分的造型羈絆,應該大玩創意。搞不好能殺出一條血路,大賣也不一定。想想,所有電影中曾出現的未來車,都能做出來了,怎沒車商隨便抄一部未來電影的汽車或機車來做?
kaiman凱 wrote:另外我覺得電動好玩的地方,在於少了引 從頭到尾納稅人被這些車商拿走不知幾個億的公帑補助研發電動機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YoCfm7nxU&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連這樣的車也設計不出來,弄出來的外型跟油摩除了排氣管外幾乎沒兩樣,這些補助哪來給低收入戶不是還好一點嗎?
凱大請問您昨天下午是否駕著三輪馬在興豐路往鶯歌方向?剛好開車看到一台勁車跟上前發現三輪跟兩個背包馬上想怎麼有幸可以看到(有很認真follow所以加了上下背包都知道)。雖然後三輪但車寬卻不大 可能還比300的重機略小,車體造型很好看。從後方看兩輪前進時連桿?做動方式道是覺得很特別畢竟第一次看到實車。凱大或許真能考慮以套件出現。也為凱大的功力大大欽佩阿。
是阿,我是去跑台七乙試車回來因位回程時沒什麼電了就慢慢騎本想開增程器但它附的排氣管真是好吵到了有人煙的地方都不敢開有沒有人對於排氣管友好建議阿我離玩機車改裝的年代已經超過十年了現在市面上有什麼車我大概只知道勁戰吧但要指出哪一台是勁戰,卻又指不出來,現在市面上好看的車幾乎都一樣,快暈倒了排氣管我想找短一點(因為安裝空間不足),然後要小聲點,不用好看,反正看不太到另外想請教,我能不能直接從附的排氣管尾段再燒個管子最後再接一支排氣管也就是接了兩支排氣管因為電動車吵人,真的很丟臉另外,我的車真的不寬呢,幾乎跟寬體一樣寬,也不會超過後照鏡總寬所以車頭後照鏡過得去,我後輪就過得去但是後總成超過130公斤加上可側傾所以雖然不向殘障車那麼寬但是一樣超穩另外昨天去程試車壓力頗大因為還在熟悉他想要練練過彎跟壓車但是一堆人跟著我我就聽到後面轟隆隆的改裝勁車特意慢下來他們又不超啊我就在練車,你們盯著我我怎麼練阿幾次都故意停下來休息才能繼續專心練,哈哈
kaiman凱 wrote:我後輪有設計微向下,因此在右壓車時,車身會有傾外,還會右彎(等於後輪左彎),這時前輪為了平衡,會往左,(這時前輪與後輪是偏移直線後,往同一方向)很有趣的現象,因此我就發展了很好玩的操控方式,當我要右壓車過右彎,我會微轉龍頭向左,車就斜了,身體根本不用壓車,轉多少,車就壓多少。 這好像重機操控中提到的逆操舵~看了凱大這麼多文,很佩服您的精神,忍不住浮上來跟您說聲: 加油!
沒錯喔~就是逆操舵但是比較不一樣的是我猜是後面平穩貼地拉住所以逆操舵幅度大很多也平穩許多今天特別騎了小棉羊要試一樣的動作逆操舵時微轉一點點就差點失控可是在這台車上面卻變成標準的操控模式而且是在中速以上時,會自然發生的情況我也是騎了這台車,才體會到這操控方式的而且我覺得後面那些車一定覺得我是在飄移可是又沒飄,搞不太懂我這台車是怎麼回事基本上我在騎時候也有這感覺,像是滑雪,或是開堆高機那種感覺就是中速後其實主要轉向是在後輪而不是前輪所以有一種漂移的錯覺今天又多改了線組設定在右彎時,左輪是TURBO模式300A,右輪是經濟模式100A(有沒有覺得很扯,我的經濟模式是一般電動車的三倍*2輸出)直線則是TURBO300A*2或是一般模式200A*2左彎則相反讓他多一個類似戰車主動式轉彎的模式加入試看看過彎是加分還是扣分再找天晚上去試車因為假日白天真的很難好好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