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a wrote:可以學對岸的汽車補助1度電電池補助若干元。(恕刪) 我先前也一直沒有來得及談論這件事情,現在剛好可以談論一下.大陸的補助幾乎只針對純鋰電池電動汽車.鉛電池一分沒有.增程式鋰電池汽車也沒有.大陸官方以前還樂見電動自行車替代自行車,但當電動自行車技術發展到輕便式踏板摩托車的時候,起碼許多地方政府是不悅的.大陸城市馬路分快車道(汽車)和慢車道(自行車和輕便摩托車)按照工業標準,0到20KM/H是自行車速度,20到50是輕便摩托車,50KM/H以上是重型摩托車,規則上是要行駛在快車道上.在大城市裡,基本上可以用禁摩來形容.以上海為例,重型摩托車牌照等於汽車牌照,價格7萬元人民幣左右.而且幾乎沒有發放.(只有)上海輕便摩托車都是燃氣的,LPG,故障率,維修費,使用成本比燃油的高一些.而且只有收回牌照,不見再發放牌照.而現在大陸的電動機車,打著電動自行車的幌子,行輕便摩托車之實.而且沒有牌照,沒有訓練,經常把汽車弄得也很惱火.而問題恰恰是,經交通管理機構研究,每億公里死亡率,電動機車比自行車低五倍,比摩托車類低七倍.騎電動機車者的死亡率基本穩定在萬分之零點三的低水平上.導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三類總和的死亡率急劇下降.所以,官方也矛盾,電動機車這個新事物,是怎麼管理才好.也許明年開始,29KM/H以的按照電動自行車管理,不需牌照,以上的要按照輕便摩托車管理了.那麼有個問題是,是不是要開放領取牌照呢?腦殘的官方是不管草根死活的.這就是問題.大家知道,特別是在台灣是不言而喻的,亞洲城市人口密度很高,必須通過兩輪車來解決交通問題.然而中國官方還試圖希望大家都開汽車呢.至於是不是會把馬路堵死,他們才不管呢.當然,也包括腦殘的中國人汽車,惱怒電動機車,大概以為別人去買輛車開開,大概以為自己就沒有行車煩惱了吧.全世界官方看到有人騎電動機車是求之不得.因為電動機車是高效廉價的交通工具.當然,本人認為,作為動力交通工具,還是要掛牌照,但應開放領取.因為沒有牌照,偷竊成風,違法逃竄成風,還抓不到,很是問題.但草根有權獲得自己的交通工具.而且中國的馬路恰恰還專門有自己的自行車道.以前的自行車道,也應該升級到電動自行車道了.也是緩解交通擁堵的現成方案.畢竟慢車道理論上就是不會堵死的,而快車道時常是堵塞的.還有一點很可笑的,中國的工業產業都是落後發達國家許多的.然而只有電動自行車產業是領先發達國家的.西方人到中國,一看到這麼多電動自行車,吃驚地意識到電動兩輪車技術已經成熟,很是感嘆.本來也應該是中國的自我安慰.然而,中國官方卻憎恨這個工業,唯不能除之而後快.就象幾十年前那樣,不把中國老百姓搞死,還認為老百姓不夠幸福.所以,中國的事情,很讓人搖頭.
ant1228 wrote:現行鋰電池48V20AH提高60V20AH或72V20AH,若行駛70~80KM/HR的速度的話,行駛的時間和距離也只有10~20KM很快就沒電 個人覺得應先把48V的腳步站穩。目前市售48V款在性能上有很多是為求續航力而經過弱化的"折衷款"。不然電動機車以目前的馬達能量轉換效率與電池能量密度、還有國民大所說的一致性水準而言,在不弱化的情況下使用48V其實是很務實的電壓。像我自己胡搞升級的KW-3,使用48V極速也是可以跑到57Kph,加速也是可以滿夠用的,而在這樣的性能設定之下,每安時可跑約1公里左右(這點其實很早之前S教授就已經提過了),而48V40Ah的鐵鋰電池若能設計成帶輪子可抽提,總重壓在20公斤以內,對男性來說還是可以應付的程度,而這樣的電池組可在充份考慮到因低溫及壽命致使容量衰退的情況下可以安全的騎行20公里(平地+一般過橋)。也就是說這樣的配置即可取代:I.單程10公里以內、上班處所不可充電 與 II.單程20公里以內、上班處所可充電 的通勤需求(這應該可滿足很大比例的通勤族需求,畢竟像我這樣單程40公里的通勤量是少數)。使用兩組48V20Ah電池,也頗符合放電C數對電池使用壽命的影響(理論上)。然後等將來改善了馬達能量轉換效率與電池的能量密度後,再逐漸提升續航,到滿足續航能力後,才是提升性能。這是比較務實的路線。不然欲提升性能,彈指而已,是電池跟不上。P.S:至於女性同胞,還是先將就選擇電池輕的弱化機種吧
rico0123tw wrote:終於看到一絲光明,不...(恕刪) 大陸電動機車愛好者早曾提出過這樣的解決方案.比如說,16*12的電池六塊,組成48*12的兩組,低速時,兩組並聯48*24.高速時,通過摩托車換擋擰把的轉換方式變速,兩組串聯,96*12.這個解決方案受到了許多愛好者的擁護.只是生產廠家無意這樣的用法.因為造成的一致性的問題太嚴重.只能在半專業的愛好者中間推廣試用.不過,綠源公司測試過一種類似的電池組團模式.四塊12*12的電池.正常電池結構是48*12,當48V電壓放電完畢,控制器自動切斷電源后,可以把四塊電池切換並聯成24*24,那麼還可以騎幾公里(和自行車慢速差不多),而不對電池有嚴重損傷.而且24*24模式下的充電效果,要好於48*12的模式.
這不是對岸傳說中的ECPU嗎?地球国民 wrote:大陸電動機車愛好者早曾提出過這樣的解決方案.比如說,16*12的電池六塊,組成48*12的兩組,低速時,兩組並聯48*24.高速時,通過摩托車換擋擰把的轉換方式變速,兩組串聯,96*12.這個解決方案受到了許多愛好者的擁護.只是生產廠家無意這樣的用法.因為造成的一致性的問題太嚴重.只能在半專業的愛好者中間推廣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