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e0425 wrote:
電池”租賃“,汽油“買斷”,兩著本意完全不同,
你汽油買斷一萬加侖回家,你愛放多久是你家的事情,揮發也是你自己的損失,當然不會有月費問題。
你電池租回家,擺著不用,廠商會損失租借給其他人的機會,所以縱使你不用,勢必還是會收基本費用,當然電池會有耗損,這個以店家立場也不可能無償吸收。
電車是靠電來行駛,油車是靠油來行駛。
而儲存油料的容器叫油箱,儲存電的容器叫電池
加了油不用會揮發,充了電不用一樣也會慢慢流逝
在我看來,並沒有不一樣之處
加油就是一種依里程計算的預付制,既然如此那為甚麼睿能不採這種方式來計費
至少跟現行的消費習慣無太大的差別,推行起來也較無阻力。
別說電池的耗損,你用月租就沒有耗損?睿能就沒有把耗損的費用加在月租裡?
好好想一想,畢竟電車並不靠「電池」來行駛

alazif wrote:
別說電池的耗損,你用月租就沒有耗損?睿能就沒有把耗損的費用加在月租裡?...(恕刪)
大家表達的就是,電池粍損要用月租來分擔。
如果不這樣就玩不起來。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alazif wrote:
電車是靠電來行駛,..
而儲存油料的容器叫油箱,儲存電的容器叫電池
.(恕刪)
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裝汽油的油筒是壽命百年的不銹鋼;
而GGR裝電的電池是壽命五年的高價鋰電池。
以相同壽命做成本比較,不銹鋼油筒:鋰電池=1:1000,所以,油箱根本可以免費而且無視。但是,電池卻不能比照無視,反而是精打細算兵家必爭的成本所在。
因此,汽油可隨里程收,加1公升收30元,加0.1公升收3元。但是,電力不可隨里程收,GGR的計算是0~100公里收299元,為了分攤高價有限壽命的「電池容器」。
期待多年後電池科技大躍進。或許,電車浪頭剛起,現在並不是騎電車最好時機。但是,也可以逆向思考……每月不差一頓飯錢,大家改騎電車,共同推升時代巨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