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阿肥~城~ wrote:
別說國外車廠多好多厲害
川崎重工:不做低CC數的機車
本田:做便宜耐用的機車(但是電動機車 很難便宜因為電池是要換的)
玲木:目標燃料電池車
YAMAHA:展示車目前都沒辦台說要量產 只有代步車有在賣
BMW:只做充電機車
剩下都是做精品價的車廠就不提了(沒有賣過低於15萬的車)
各大車廠
因為同等油箱大小的電池
沒辦法做與油車相同的里程
所以作罷
外國的加油站
在郊區幾乎都是相隔50公里才有1間
何況換電站跟充電站理想距離是10公里一站
在這10年內
幾乎不會考慮
做小型電動機車(我國的白牌)
不然不會有電池商跟電機商投資GOGORO
因為適合高密度人口的國家(日本只有那2個城市密度很高 但不需要個人交通工具)
這整段話的總結就是 :
1. 國外機車大廠不是沒技術, 而是因為看不到市場所以才沒去做.
2. GGR能獲得外資的投資, 是因為"台灣這市場"看起來是有機會, 而不是 "台灣外的市場" 有機會.
=> 與G粉的台灣團結合作,抵禦國際外敵的想法完全不是同一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