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國家中由政府主導強硬的獨厚某特定公司然後取得大成功有一個例子就是韓國三星這方式有好有壞三星這間公司最嚴重的時候說公司金庫通國家國庫不誇張(其實韓國政府也有點受不了了.掃貪掃了幾輪後.最近應該有比較收斂一點了)好處是造就了三星這間跨國大企業對外很有面子展現強盛的國力壞處就韓國境內的一般老百姓做了很多的犧牲因為較好的資源補助都被三星或三星相關企業拿走了一般中小企業要出頭較不容易簡單講就是資源分配不均有錢有勢的人更加集中了當然以上例子不能對比這次GOGORO的事件上述這例子太極端了我們的政府應該不敢做到這種地步總之我還是認為開放市場適者生存自由競爭是比較好的方式
ftogt wrote:開放市場適者生存自由競爭是比較好的方式 從電車有補助以來現在跟以前的市場對於國內都是開放的連小不哩機名不經傳廠商都能得到補助請問這十年市場競爭了什麼?真相是油車聯合繼續賣它的萬年小改吃油車同時推一些小電車加減領政府補助順便虛應故事主打充電的它們搞了幾年是有甚麼了不起成績?有世界級專利?還是劃時代創新應用?不就是什麼都沒有才會被人幾年就巴頭而充電方面那些老車廠什麼都沒問題也沒意見對於自己沒在做的換電系統在政府放話以後就開始大聲起來你覺得這叫做競爭嗎?這是能讓適者生存與出線的環境嗎?不是吧這叫扯後腿我吃不到就算沒有要吃也不要讓人進步就是要卡死你這種畸形的方式根本不叫"競爭"更別說讓消費者得利的業間良性競爭了它們就是吃老本靠國家關稅保護在賺油車錢根本就不要競爭能賺多久就是多久能拖多久就更久等國外有現成技術去談授權在利用國內既有市佔規模優勢繼續複製上一世代模式行島內賺錢大業也就是早議定各自由友好的世界大廠負責技術研發在轉移只要政治能擋住進口島內幫大廠生產測試市場並推市佔只要不越界繼續幫你賣也能繼續在台獨大因此在沒有人來亂時那三國打定主意就是要等好等滿從來就沒打算跟別人競爭跟世界競爭山葉自有它的母國與盤算無可厚非而其他那兩個阿斗...有努力競爭過嗎?因此在沒有比較好的方式進行下的競爭自然也不會出現你期待者有好的結果出現這在汽車與能源界都是如此只要把持政治技術干預這些公司錢燒光了我還稱者就獨大了是還爭什麼?會端牛肉創新的永遠都不是既得利益者它們本來就是私人企業營利為目的民眾根本就不用過度期待打假球你還會看嗎?
惡魔的右手 wrote:最核心的電池技術都...(恕刪) 但是電池最關鍵的原料都在大陸世界庫存量第1喔連將來的石墨稀電池原料也在大陸目前大陸政策是原料禁止輸出這可不是跟矽晶圓的原料一樣到處都是(石英砂)台灣的必翔有在開發電池但下場是沒技術也沒原料...只能做低密度能量壽命長的電池(也就是電動自行車的電池)GOGORO浮得起檯面因為連續多年CES展參展且獲的世界電池龍頭廠的入股也是獲得世界級的電機廠合作別說國外車廠多好多厲害川崎重工:不做低CC數的機車本田:做便宜耐用的機車(但是電動機車 很難便宜因為電池是要換的)玲木:目標燃料電池車YAMAHA:展示車目前都沒辦台說要量產 只有代步車有在賣BMW:只做充電機車剩下都是做精品價的車廠就不提了(沒有賣過低於15萬的車)各大車廠因為同等油箱大小的電池沒辦法做與油車相同的里程所以作罷外國的加油站在郊區幾乎都是相隔50公里才有1間何況換電站跟充電站理想距離是10公里一站在這10年內幾乎不會考慮做小型電動機車(我國的白牌)不然不會有電池商跟電機商投資GOGORO因為適合高密度人口的國家(日本只有那2個城市密度很高 但不需要個人交通工具)所以各車廠寧願投資做電動汽車不會去做電動機車(BMW那台指是展是它能做 但大量量產很難)
雖然我沒買Gogoro但我支持Gogoro當作公板以光陽油車在台灣的市佔率要推動電動機車早就可以開始推了何必等到公規議提出來才開始跳腳我是不相信2、3個月可以搞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應該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在做了就算真的做出來我也不相信趕出來的系統會有多好
光陽就是要拿那塊政府補助的餅啦40e擺在那邊大家分 如果只給GGR就說你圖利特定廠商就算只分到10e 花納稅人的錢搞自己的研發和通路 不拿白不拿而且以少報多 還可以淨賺一大筆台灣一大堆企業不都是這麼搞的? 想想納智捷的電動車....
睿能是跟各廠合作,還是要各廠幫它賺錢?從睿能不願 "公開" 提供一個 "收費價碼" 就知道睿能的心態。再來,現在睿能算是賠錢賣機車,然後靠電池月租賺錢,類似印表機的商業模式。現在睿能說,只要跟我租電池,就免權利金。這就像HP說,只要用我的碳粉墨水,其他廠商可以無償用我的專利做印表機來賣,這樣的條件還會有廠商會想跟HP "合作" 嗎?tjptw wrote:第一名的願意跟各廠合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