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國內發電概況..電動車真環保嗎?

penny216 wrote:
笑死人,搞清楚怎樣算毒怎樣不算毒再來講,不然水喝多了也會死人,難道水也當作毒嗎。
...(恕刪)


看誰比較毒這簡單? 油車跟電車分別在室內發動,看誰待比較久就知道啦! 哈哈!
環保看的是大環境及永續的發展,單是局部區域的改善,並不能認定就是環保,要做整體環境的影響評估,才有意義。
環保本來就是應該從多方面著手改善的,
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與提高綠能發電,
本來就是並行不悖的。

至少Gogoro在電動機車這一塊,提出了一套
多數人認同的方案。(一年來的市場成績證明)

但反觀綠能發電這部分,進展的很緩慢,
綠電的認購幾乎只有對電源依賴度高的大企業在支持。
因為缺少一個讓大家主動掏錢的誘因。

所以不必等國內發電方式改善了,才來推電動車,
是必需同步進行的。
penny216 wrote:
我們先不管放電過程的...(恕刪)


略懂物理學的人都知道,轉換必有損失。

不管是核能轉為電能,燃煤轉為電能,燃氣轉為電能,燃油轉為電能,又或者太陽能轉為電能,風力轉為電能,水力轉為電能,各種轉換必有損失,包括汽油引擎轉為動能,又或者人吃下去的食物轉成身體可以用的能量。

掌握細節是很好的態度。

有時候必須掌握細節,有時候掌握大方向就好。
像這種問題,掌握大方向就好了。因為從整體來說,轉換過程的損失無法計算,你真的要算只是累死自己而已,且浪費力氣。
從大方向來看,電動車確實比較綠能,它少了一根排氣管,也少了噪音,光這兩點就贏了。
levy wrote:
再強調一次,就算全國...(恕刪)


(補充觀點,跳出來看另一件事)

本人前陣子有看到某天假日早晨某新聞台的專題報導: 它說英國的離岸風力發電量占全國的發電量比 20%。(這數據老實說震撼到我,真的蠻高的),而且持續增加中。

為什麼風力離岸發電突然的這麼有實力?WHY?
答案是:瓶頸突破。 一是在海中蓋大電扇的瓶頸突破,技術可行了,二是單支風扇的發電量瓶頸突破,比以前可以發電量更多,意味著成本又降低一些。(所以英國政府打算繼續蓋)

報導中有提到,全世界搞離岸發電的人都知道,臺灣海峽有很棒的風場,(是數一數二的好喔),搞離岸是非常可行的。

但問題是台灣怎麼到現在(語氣嚴肅)只有岸邊幾支風扇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這問題很嚴重,所以說三次)

答案是:台灣的電業法與台電。 (對台電我不想討論,跳過)

其實台灣也有人想搞離岸發電,不過經過幾年時間,到現在還在跑流程。經過政府的相關程序跑完不知道還要多久。簡而言之,就是政府效率不彰。

直到最近政府開始有意修改電業法,但是引起台電反彈。(這件事只是開始,之後會怎樣我不知道,也許修改不成,也許修完之後是數年後)。

假設修改好之後,相信離岸風力會漸漸發展,漸漸提高比率5%到10%,愈來愈高,甚至超過20%。這樣一來,核能可以淘汰,甚至屏東太陽能發電終於可以發展起來。

個人相信綠能做得到,只要相信一定做得到。




http://air.epa.gov.tw/Public/suspended_particles.aspx

連結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PM2.5

大家別忘了PM2.5的存在~

依來源區分~
自然界產出~ 火山爆發、地殼岩石等
人類行為產出~ 石化燃料及工業排放、移動源廢氣等燃燒行為。

依性質區分~
原生性PM2.5~直接從自然與人為活動所排放,
在大氣環境中未經化學反應的微粒-如天然的海鹽飛沫、營建工地粉塵、車行揚塵及工廠直接排放。
衍生性PM2.5~自然與人為活動排放到大氣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經過太陽光照或其他化學反應後生成-
如燃煤、燃油及燃氣電廠、煉鋼廠、石化相關產業工廠、機動車輛、船舶、建物塗料、農業施肥、禽畜排泄及生活污水等。


PM2.5 對健康的影響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10微米以上的微粒可由鼻腔去除,
較小的微粒則會經由氣管、支氣管經肺泡吸收進入人體內部。
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

近年來,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確立PM2.5對於健康造成影響,
包括: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
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物的環境之下,
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之風險。

~以上引用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之PM2.5內容~

除了燃油燃煤為主要外~跟我們最直接接觸的汽機車排出的廢氣~可是直接吸飽飽阿~

hsiu1224 wrote:
(補充觀點,跳出來...(恕刪)

英國不知道有沒有像我們一樣那麼頻繁的颱風..
倒了七部風力發電機..
我最不看好就是風力發電機了
颱風來了不是倒了就是葉片受損..
samcentaur wrote:
看誰比較毒這簡單? 油車跟電車分別在室內發動,看誰待比較久就知道啦! 哈哈!

要不要把"火力發電廠"也搬到室內 ??

hsiu1224 wrote:
(補充觀點,跳出來...(恕刪)


實在很不想打你臉

hsiu1224 wrote:
本人前陣子有看到某天假日早晨某新聞台的專題報導: 它說英國的離岸風力發電量占全國的發電量比 20%。(這數據老實說震撼到我,真的蠻高的),而且持續增加中。


因為他只算總發電量,沒計入不併入電網供應發電的量!太陽能跟風能最討厭的就是會爆衝!

hsiu1224 wrote:
為什麼風力離岸發電突然的這麼有實力?WHY?
答案是:瓶頸突破。 一是在海中蓋大電扇的瓶頸突破,技術可行了,二是單支風扇的發電量瓶頸突破,比以前可以發電量更多,意味著成本又降低一些。(所以英國政府打算繼續蓋)


技術變好了:對
發更多的電:也對
成本也降低了:這也對
英國打算繼續蓋:不一定。英國境內的基載核能電廠陸續都要汰舊換新。
火力打算全面淘汰。風力無法當成基載能源,需要天然氣渦輪機組當Backup調動。
英國是在考慮配套。若無配套,繼續蓋也是發電發好看的,無法併入電網供應。

hsiu1224 wrote:
報導中有提到,全世界搞離岸發電的人都知道,臺灣海峽有很棒的風場,(是數一數二的好喔),搞離岸是非常可行的。


沒颱風這因素的話。是!

hsiu1224 wrote:
但問題是台灣怎麼到現在(語氣嚴肅)只有岸邊幾支風扇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這問題很嚴重,所以說三次)


因為這個
大甲建興里12座風力機村民不要第13座
海能擬架風電竹南、後龍居民反對
你要的話還很多。

hsiu1224 wrote:
答案是:台灣的電業法與台電。 (對台電我不想討論,跳過)

當然不是這個,台電正在全省苦行串連!就是要反你這樣的論點跟抹嘿!
電業法現在根本既是打算分拆台電,圖利財團!

hsiu1224 wrote:
其實台灣也有人想搞離岸發電,不過經過幾年時間,到現在還在跑流程。經過政府的相關程序跑完不知道還要多久。簡而言之,就是政府效率不彰。
直到最近政府開始有意修改電業法,但是引起台電反彈。(這件事只是開始,之後會怎樣我不知道,也許修改不成,也許修完之後是數年後)。
假設修改好之後,相信離岸風力會漸漸發展,漸漸提高比率5%到10%,愈來愈高,甚至超過20%。這樣一來,核能可以淘汰,甚至屏東太陽能發電終於可以發展起來。

主因多半都是居民反對跟成本問題。
風力發電機一根多少你知道嗎?你知道一個颱風就毀損幾台?
再來不管是太陽能還是風力目前都吃台電補助。
你知道太陽能一度收購幾元?風力一度收購幾元?不知道去查。
我現在直接跟你講台電賣你電,一度只有2塊錢!

hsiu1224 wrote:
個人相信綠能做得到,只要相信一定做得到。

除非人類搞出Gundam OO的環赤道宇宙電梯(太陽能發電)。
綠能永遠都不可能。
他的不穩定性需要能機動上線的發電機組來奧援!現在最普遍的就是天然氣渦輪跟燃油渦輪。
環保!?差遠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七七三 wrote:
英國不知道有沒有像...(恕刪)


首先,我要說,本主題這樣的話題,在這裡,大概一年半載就會出現一次。本人大概也得了回復疲勞症,不想多回復了。

關於風力發電。

可以肯定地說,風力發電成本目前比光伏低得多,已經接近能與煤電直接競爭。

海上風電,大家顯然知道,有腐蝕和維修困難等原因,理論上比陸上風電的度電成本要高,明顯高一些。

當然,在某些地區,征地成本,環境成本很高,那倒不如按在海上。

另外,歐洲沒有颱風問題。歐洲海上,風力強,風力穩定,先天比亞洲好得多。

當然,專門抗颱風的葉扇也有,自然,成本等因素,要差一點。

最後說一句,台灣想發展風電,還是要依賴大陸的技術。否則此路不通。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