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電動車的缺點?

song945 wrote:
不知道樓主對於這麼多...(恕刪)


我現在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買了@@
我騎兩台油車都快8年了。還像新的一樣,偶爾修沒幾次的小零件都幾百元而已。油耗省,機油也省。

怎樣都能打趴電車。
Captain Bambi wrote:
我現在不知道到底要不...(恕刪)

那你等他的答案吧?
我相信他也不敢打包票!
song945

提供身為車主的經驗而已,有什麼好打包票的,樓主買車我又沒業績,我要保證什麼,有人說狗黑是因為狗粉到處挑釁來的,我來回文也是被狗黑拉來的,車主提供經驗被說業帳或公司的人我無所謂,反正找嘴的人確認他也沒膽

2021-08-22 15:48
Captain Bambi wrote:
我現在不知道到底要不(恕刪)


給樓主貼一下,我另一篇的文章,看你考量到底主要是什麼

如果你是要新鮮好騎,體驗電車的加速和騎乘穩定,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

但如果你考量的是單純,簡單方便,我不推薦

目前觀察每次只要跟狗肉有關的新聞,稍微看一下都有估計3-4成的使用者不推薦

購買前還是好好評估自己適不適合

1.電車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比油車多,不管是使用上還是合約等等,都有很多要了解的

2.電車維修沒辦法比油車快
有時候電車會有奇奇怪怪的問題,維修上運氣好跟油車差不多一下就修好,運氣差碰到奇怪的問題,睿能只會回報給公司等結果,後面再看怎麼修,有時候就好幾天甚至兩三週沒車用也有可能

3.配件零件貴,這點大家都知道,油車很多買車時給的東西,狗肉都要加裝才有,配件又不是很便宜,就是要多賺你一筆,不過現在有很多副廠配件,跟剛出相比算是可以花比較少。

電車不到五年問題多
莫名無法啟動等等,保固又只有兩年,看過不少五年內車無法啟動的案例,運氣好保固內拖吊不用錢,過保固非電池問題,都需要拖吊費,主要是因為狗狗肉維修點不夠密集,真的車掛了比較難自己牽車去修

即使缺點很多, 如果評估過後覺得自己遇到狀況處理不會很困難,或者不會很賭爛,我還是覺得可以買來享受騎乘感。

即使有機會也不代表會遇到,但遇到了也要有心理準備就是了,畢竟這些問題都是以前車主到現在經常碰上的狀況統整

但如果純綷以方便跟單純,還有維修後勤來看,就是不推薦
今年初告別了 15年的油車改乘換電小綠牌
真要說缺點就是車速實在太慢,不得已得花錢解鎖
另一就是當初預期換電頻率,一天的里程約 15km
幾乎2天得換一次電,雖說事前已知,還是覺得煩
再接下來可預期的是維修點太少,保養比起油車要費時

如果問我重新選擇如何...因為外型,我還是會選換電小綠牌(viva 或 ur2)
現今的油車只愛小小兵,但是置物箱小到不好用,忍痛踢除
Captain Bambi wrote:
我現在不知道到底要不(恕刪)

這麼多沒車的版友說了那麼多缺點了,
你如果能夠接受那些缺點再購買嘍,
如果有疑慮就別買了,不要為了想買而買,
我騎了3年換了一次前後輪跟鏈條,
還有每個月繳的月租費,再來就沒了...
我想40萬的車主裡面我算是唯一一個幸運的吧,
其他39萬多的車主可能都像沒車版友他們說的一樣慘吧。
song945

這麼針對我啊,我開電腦針對你的留言一一回覆你。

2021-08-22 22:39
song945

怪了,開電腦怎麼沒看到留言了

2021-08-22 22:46
song945 wrote:
這麼多沒車的版友說了(恕刪)


我有愛?問一下花錢買東西不是有愛是有恨嗎?
這不是買一包零食買一罐飲料,吃一口喝一口不喜歡就丟了,
如果不是有愛也因為了解了怎麼會花錢買呢?
有恨天天來吹得就另當別論了~

既然車的殘值低於維修價格,你可以選擇不修啊,
還是說像燃油機車一樣為了維持他可以騎,
一直花小錢修他,反正金額小所以沒感覺,
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麼豪邁如意騎21年要換車~

傳統車行最大的詬病就是,推進去跟騎進去的價格,
還有是不是熟識的店家也是重點...
連同一條品牌的輪胎認識跟不認識的也都會不同價,
電動機車零件同捆包的確是讓人有疑慮,
但不要講的好像車主天天壞天天修一樣~

預約就是提早計畫自己的行程不是嗎?
這台車要預約保養你就覺得是缺點,
這世界上有多少事情需要預約的,
你是不是要全部抱怨一次呢???

不喜歡無所謂,但是要嫌棄就拿經驗來說吧,
不然你所謂的缺點有太多只是自己的習慣,
還有網路看來的資訊...
缺點要親身遇到了才是缺點,不然都只是聽來跟看來的案例而已,
我不會說個案,因為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商品~
song945 wrote:
我有愛?問一下花錢買(恕刪)
我有愛?問一下花錢買東西不是有愛是有恨嗎?
這不是買一包零食買一罐飲料,吃一口喝一口不喜歡就丟了,
如果不是有愛也因為了解了怎麼會花錢買呢?
有恨天天來吹得就另當別論了~

有一些人,買了東西是像是有信仰一樣一直在捧(例如果粉)
有一些人,買了東西東西有缺陷也是罵聲連連

所以我不覺得每個人買了就是有愛。

至於東西不喜歡丟掉,是你的想法,有些人倒不喜歡這樣。邊使用邊罵的人這世界不少,就像幾倍劵大家邊拿邊罵,手機爛大家邊用邊罵,車爛邊開邊罵,為什麼?因為不願意接受現金上的虧損...

你看馬自達的引擎事件,還是很多車主邊開邊罵,為什麼?賣掉現損幾十萬,人家願不願意?只能加減開到報廢,下次不再選擇,就這樣。


song945 wrote:
既然車的殘值低於維修價格,你可以選擇不修啊,
還是說像燃油機車一樣為了維持他可以騎,
一直花小錢修他,反正金額小所以沒感覺,
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麼豪邁如意騎21年要換車~

你看你花小錢可以卡21年後才換車,騎電動車真的要求神拜佛10年左右不要壞大零件,不然真的10年換車,這就是CP值的問題。

song945 wrote:
傳統車行最大的詬病就是,推進去跟騎進去的價格,
還有是不是熟識的店家也是重點...
連同一條品牌的輪胎認識跟不認識的也都會不同價,
電動機車零件同捆包的確是讓人有疑慮,
但不要講的好像車主天天壞天天修一樣~

傳統車行怕被騙,原廠價格好幾倍,不就是汽車也一樣的情境。熟識價格有差,這點你去菜市場也一樣的難道就此不去?

另外,每人說電動車天天修,而是注死壞到核心沒機會拆修,等等只是一顆培林崩掉也要花上萬換整組就好玩。

song945 wrote:
預約就是提早計畫自己的行程不是嗎?
這台車要預約保養你就覺得是缺點,
這世界上有多少事情需要預約的,
你是不是要全部抱怨一次呢???

預約是提前計畫行程?這是看事情好嗎...

結果提前兩個禮拜預約假日保養汽車,然後那個假日突然朋友約吃飯,然後想到自己有預約保養,或是自己太累懶得出去,這種事情常發生好嗎......

當下有空,當下順便路過,才去保養,這才是王道啊。燃油車你騎21年,應該很了解不用保養,買飯順路就能去保養的便利性。

song945 wrote:
不喜歡無所謂,但是要嫌棄就拿經驗來說吧,
不然你所謂的缺點有太多只是自己的習慣,
還有網路看來的資訊...
缺點要親身遇到了才是缺點,不然都只是聽來跟看來的案例而已,
我不會說個案,因為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商品~

當然是拿經驗,就算沒買也能有經驗。購車不就是這樣,你買汽車時不也是到處收集資訊去了解每個車款,那台車的優劣自己心裡有底。總不會每台都買回來試試。

很簡單一個比喻,我現在車有ACC..我國道台北台中大概只有10分鐘腳踩在煞車上。

這時我看到沒有ACC的車款,嫌不好用,合理吧,其他車款的使用習慣,告知我這我沒接觸的車並不便利。

電動車已經太多實際車主的回饋文章了,看了那麼多年,大致上大家都有個底。

有愛的去淡化缺陷,沒愛的放大缺陷,僅此而已。

倒是電動機車還是沒看到什麼撲天蓋地能讓人拋棄燃油車的機能。特斯拉達到了是續航追上油車,又多了異常誇張的自駕系統。讓車主便利個半死。

那電動機車帶給了多少超越油車的便利?還是要撇開油車的習慣,去迎合電車?

======================
總之結論,購車本來就是很主觀的行為,看一樣商品時本身也很主觀。不要怪我都用自己的眼光習慣來看,因為看商品就是以自己為主去分析的。

我們頂多算集中彙整過去發生,或是可能發生的事件。實際樓主自己還是要做功課去分析可能性和自己能不能接受。

不然等等上網貼什麼拖吊要錢,某電池怎樣怎樣,到時受了氣還被粉絲嘴,就不要怪我們黑方沒先提醒🤣
CcCManCcC wrote:
有一些人,買了東西是...那電動機車帶給了多少超越油車的便利?還是要撇開油車的習慣,去迎合電車?

======================
總之結論,購車本來就是很主觀的行為,看一樣商品時本身也很主觀。不要怪我都用自己的眼光習慣來看,因為看商品就是以自己為主去分析的。

我們頂多算集中彙整過去發生,或是可能發生的事件。實際樓主自己還是要做功課去分析可能性和自己能不能接受。

不然等等上網貼什麼拖吊要錢,某電池怎樣怎樣,到時受了氣還被粉絲嘴,就不要怪我們黑方沒先提醒🤣(恕刪)

每天看你們在PK 也是很有意思
,如果少了你們 ,電動機車沒有這麼多的回文,如果黑掉 常駐的大大們恐怕沒有任何文章?

那電動機車帶給了多少超越油車
?可能未來的碳稅贏過 燃油車有省錢的誘因,將外部成本內部化
CcCManCcC

哈哈,可能回到拼命轉貼新聞吹捧的時代,未來就看未來吧,重點還是當下買車時,到底電動車有沒有海放油車的能耐,不然就是政府強硬不給領燃油車牌..

2021-08-23 8:50
CcCManCcC wrote:
有一些人,買了東西是(恕刪)

你說我有愛,我回你我買東西要有愛,
就要扯說什麼其他案例邊用邊罵?
世界看這麼廣,難怪會一直在這個版了。
看你的內容還是大部分是自己的習慣所以嫌惡,
我就不多回覆了,
我常說的這個產品也許還不夠成熟,
現在願意買的人就是願意等這產品慢慢成熟,
不願意買的真的沒必要來嫌棄的好像花了你的錢,
車在我的胯下,他多花錢了也是我花的不是嗎?
如果我不能忍受,我自己會處理他,
都能夠自己做主買一台車了,還不能對自己選擇負責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