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e-go入魔

sylow wrote:
附帶一提, 我自家用了七年的太陽能發電, 因為電池老化, 今年初停用了. 也許有人說可以與市電併聯, 但是台電對這方面並不友善(電回送台電, 電費表仍然會增加).
就算台電友善, 我也不想玩了. 我很好奇: 全台灣有幾個人願意在家裡裝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
說實在的我蠻後悔年輕時亂花錢買太陽能發電, 當初應該買一台7000W的汽柴油發電機還比較實在, 停電時還可以爽爽的吹冷氣, 如果有興趣接手太陽能板的同好再跟我聯絡吧!

所以您七年前並未向台電申請發電回購就自行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系統?且還用蓄電方式使用(非併電?)
若是,想當然一定是不符合成本的(但為您環保心拍拍手)~因為當時的系統價格仍然很貴!

以現在的系統安裝價格而言,比起七年前已經降為約1/3的價格了,粗估能達到NTD5/度的成本以下,若有加戶用電大的,台電夏季累進電費費率都有可能超過NTD5/度,以少量安裝(用電量10%~15%)來平衡高用電費率(幸好夏天也是太陽能發電的好時間),其實已能達太陽能發電的費用平衡了。另外賺的就是減少屋頂的熱幅射、減少排碳的好處了。

所以,建議您若還想起死回生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話,就花些費用(比您的太陽能系統來說是小比例)將發電的線路併進您家用電的內線中,直接用掉好了。除非說您現有的系統發電量很大,遠超過您的家戶使用需求,那就建議您去向台電申請太楊能系統發電回購(要符合申請規範,現在條件比七年前差多了),將發電線路併入台電的饋線,還是有環保及經濟效益的~
地球国民 wrote:
我在想,台媒體何不調查統計一下,有多少人願意為電價漲一元,或兩元三元買單的?

如果燃煤發電沒有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問題?
如果核能發電沒有核廢料儲存及核反應失控幅射污染的問題?

沒人會為電價漲一元,或兩元三元買單的~

目前再生能源是唯一能看到的可行解,若不用,未來燃煤或核能的外部成本會更高。大家需要的是教育,去接受能源的成本不是只看直接成本,要將外部成本一起計算進來看! 那麼大家會漸漸接受使用能源就是這樣的結果。

我當然希望未來有人能發明"質能互換機",丟個香蕉皮什麼的進去機器就可以讓車輛行駛個幾千、幾萬公里的。不過我認為那是世紀大天才能做的事,若這位天才目前尚未誕生(沒聽新聞說那處有超級天才小孩的?),那麼未來20年內都看不到這結果。

scwuadela wrote:
如果燃煤發電沒有地球...(恕刪)


SC大,
核電要求發電功率白天黑夜穩定運行。功率變化速度越小越好。這樣比較安全。
燃煤鍋爐升溫降溫速度也不快,所以,需要能快速增減功率的燃氣渦輪機來輔助。
水電站比較適合做大功率調節作用。風力幾乎是隨機發電,光伏也基本是隨機的。

大家知道,發電機網中都配有燃氣渦輪機。而現在燃氣這麼貴,發的電每度要一元人民幣以上。幹嘛不用燃煤來替代呢?因為用燃煤的辦法來應付電網負荷變化,那麼這個成本比短暫時間里燃燒一下天然氣還貴。

所以,不同方式的發電配置有個技巧問題。不是隨便可以排列組合的。一般工程師或電專業人士都懂。
所以,這個核電問題,應主要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不是普通人能一相情願的事情。
如果普通人也能懂的話,真是「讀書越多越反動了」(文革語言),那大家都不要讀書了。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都是小電網,歐洲基本是一國一電網,美國也是,由於歷史原因,美國也分十幾個分區電網。只有中國大陸是大電網,全國分八九個分電網,各分電網之間可以通過洲際長途輸電技術,來調節供需和應付突發情況。所以,不言而喻,中國大陸的電網系統和輸變電技術,在全球是領先的。

不久前,美國前能源部長發表文章吹風,對中國電網技術讚嘆有加。因為現在要發展新能源,要把沙漠中的光伏電送出來。然而美國電網很難實現這一點。還有前幾年,美國老化落後的電網頻繁發生跳閘,導致區域大斷電。就是因為美國的小電網連通不夠。所以,美國能源部希望改造和整合美國電網,先吹吹風。
前幾天心血來潮,用150A小飆一下,結果糗了,顧在半路,原因是原本的安得森接頭用的是兩個45A的,平常用80A跑,沒什麼問題,就沒去注意,用150A結果接頭就融掉了,拖了10幾公里才回到家




terrywan100 wrote:
原本的安得森接頭用的是兩個45A的,平常用80A跑,沒什麼問題,就沒去注意,用150A結果接頭就融掉了


大魔王也有那麼皮的時候
里柯的大功率同好世界 / Rico's High Power Lovers World
terrywan100 wrote:
前幾天心血來潮,用1...(恕刪)


修正:你這個算是超頻吧-.- 超頻也要看塑膠的耐溫..
還有現在是夏天,你的端子跟塑膠冬天稱的住,不代表夏天稱的住..
可能要找軍規的線材和接頭了,才有辦法耐高溫。
golden888 wrote:
可能要找軍規的線材和...(恕刪)

G大,
按照S教授的說法,固然車輛屬於民用產品,然而車輛屬於露天顛簸物體,所以,對車輛部件的技術要求,和軍用級的技術要求不相上下。車輛配置軍用級的零部件,屬於同級配置。

另外,
顯然,一輛電動機車,相比一輛電動自行車,或者是超標的電動自行車,在技術難度上又上了一個大台階。
rico0123tw wrote:
大魔王也有那麼皮的時...(恕刪)

偶爾想熱血一下,結果就糗了

hcmhcm wrote:
修正:你這個算是超頻...(恕刪)

golden888 wrote:
可能要找軍規的線材和...(恕刪)

所以現在換跟手差不多大的安得森接頭


與原本的有何差別?看圖就知道,差很大,用這個就撐得住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