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gabu wrote:Gogoro號稱續...(恕刪) 我自己騎車每天上大肚山上的工業區來回35KM左右,一週多一些加油一次如換GOGORO走一樣的路程,可能天天要換電池是要我虧交換站的妹妹嗎一車兩顆電池共18KG,可能只有帥哥阿或者是只能DIY......天天換電池我才不買帳呢
ddcatt wrote:你知道為什麼我不想...(恕刪) 小朋友,我教你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消費者不會買產品不考慮「性價比」的,懂嗎?你可能一客台塑牛排不錯吃,兩千元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賣五千元,那就乏人問津,你可以大喊吃不起就不要吃,但是最終就是牛排收起來你自己吃,懂不懂??電動車本來就是騎無排廢、騎安靜的,有他的優點,但...就是以前大家都把車子跟電池綁在一起,所以價格拉不下來,市場打不開,這也就是gogoro為何把電池分開的主因,衡量性價比,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消費者不需要購買電池,改以租賃方式,過去的電動車並不是性能上不了檯面,你要知道,就算是40公里也有他的消費族群,這一切還是性價比的問題,如果傳統的電動車,採用現在gogoro的電池分離模式以及補助,前文算過,3萬元就可以買台電動車,這就會有誘因,也會有需要的消費族群,舉凡菜籃族、小範圍的上班族、甚至是社區巡守隊有他的潛在需求,我就算有台TMAX530,補助後3萬元的電動車我也會買一台方便騎,只要性價比對了,市場就會打開,相反地,沒有性價比,你的東西就算作的再精美,除了少數族群賞光,市場最終還是萎縮起來貨變成極小眾市場你不用異想天開...只要是商業行為,性價比就一定需要衡量,除非你是做藝術品,自己爽,否則拿出來賣的東西又要政府拿納稅人的錢補助,又要打開電動車市場,又把價格定位在精品又要電池站廣設,卻又收高額租金~~~GOGORO定位痲瘋不過就是如此,不是嗎??
ddcatt wrote:爬山固然耗電,下山...(恕刪) 笑死人了,剎車回充效率根本低落,剎車回充主要功能是用來當作引擎剎車電池充電接上電源後要穩定供電一段時間才能進行實際充電,這是基本的安全裝置一個長下坡根本也不一定需要剎車,甚至還可能要加油門一的大肚山下來可能充沒2-3%電力吧~上山可能先吃掉30-40%電力
屁股上的凹線 wrote:小朋友,我教你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消費者不會買產品不考慮「性價比」的,懂嗎? 真沒禮貌,講話尊重一下別人很難?你的性價比與我的性價比難道是一樣的?性價比如果可以客觀得算出來,世界上還有推失敗的產品嗎?再說精品路線、便宜大碗路線、薄利多銷路線,本來就各有所需,你硬是拿夜市牛排攻擊王品牛排,後者性價比低到不行那又如何?照你所言,兩三萬一台的電動車,打開市場了沒有?吸引買菜族了嗎?那佔有率還是低得可笑啊。以gogoro的硬體規格,我覺得跟那些慢吞吞、一爬坡就當路障的電動車比,性價比可不差啊。
ddcatt wrote:真沒禮貌,講話尊重...(恕刪) 你還是聽不懂,真的該去多讀書,七萬的電動車爬不了坡,花13萬的電動車可以爬坡有比較偉大嗎??這就好像,花七萬的勁戰,極速95公里,花47萬的TMAX,極速到175公里,這樣有卡厲害嗎,這樣比喻,懂不懂??
ddcatt wrote:至少以我開prius...(恕刪) 只能說電池上的電量計算很難精確,在大電流放電後會讓電壓快速下降,靜置後就會自行回覆一定量的電壓剎車回充你看到基本上是自行回覆的電量罷了PS以後如退電池會計算剩餘電量,可以先讓電池靜置一下,可以多退款不少錢啊
ddcatt wrote:真沒禮貌,講話尊重...(恕刪) 你可能搞不懂,如果一般市面的電動車,市場定價要3萬,有政府補助兩萬元,那就是一萬元就可以買台電動車,一萬元的電動車你說有沒有人買???拿來當電動腳踏車都好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