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被規定只能用睿能的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dennis10 wrote:
Tesla目前充電10...(恕刪)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充電樁1根跟要1萬塊美金.
一個特斯拉充電站成本落在10萬美金-15萬美金.
不知道哪個廠商願意弄啊?
七七三 wrote: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恕刪)


我覺得要看廠商是否認真經營這塊市場吧
特斯拉能在各國都能開拓市場
的確有他的優勢在
消費者也才願意支持

別忘了
特斯拉每位車主每年可以獲得 400 kWh 超級充電站免費充電優惠,電量足夠行駛大約 1,600 公里。
這些優惠可以滿足大部分車主長途旅程的需求,換句話說,長途旅程等於完全免費。
行車旅程公里數超過年度優惠額度的客戶亦只需支付少許的超級充電費用;雖然如此,金額也只是汽油費的零頭而已。

人家是賣電車送電
睿能是賣電車不給充電還要收月租...




dennis10 wrote:
Tesla目前充電1...(恕刪)


那再請問
台灣目前有此技術嗎?

有誰願意做?

能否說台灣的,不要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充電電動機車都發展幾年了?

dennis10 wrote:
別忘了
特斯拉每位車主每年可以獲得 400 kWh 超級充電站免費充電優惠,電量足夠行駛大約 1,600 公里。...(恕刪)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一台電車,相當於油車的3~4倍車價,

都多出來的錢都可以買多少汽油了?

不要鬧了, 充電現行台灣就是沒有技術, 就算有了,也不會比換電成本低, 反而高上不小,

買車還要買電池...還要經的起快充的衰退問題, 除非有車廠願意電池組保固十年十萬公里,

不,~ 五年五萬公里就好. 電池規格要>=GGR的兩顆性能,或也做兩顆, 單顆價格只能賣1W, WHY?

因為大家都說GGR電池賠償金太高啊, 電池成本沒多少~OOOXXX

PS: 我也讚成換/充並行, 就看市場誰能勝出了~

dennis10 wrote:
這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恕刪)


現在光陽中華電動機車肯定符合你的3點要求趕快去買吧
dennis10 wrote:
我覺得要看廠商是否...(恕刪)

零頭?明明跟油車成本不相上下
中華 光陽哪個願意做直流樁啦
對岸也廣設直流樁啊
光線路就跟交流樁不一樣,光拉線路就要3萬人民幣安裝費.那一個交流樁就要2萬人民幣起跳.
那些台灣充電車廠商只會喊政府要投資啦.
做車補助也要拿,然後呢充電設施叫政府做,有那麼好的事情?
然後現在政府做的充電設施全部變成蚊子設施.
特斯拉說2017年第一季就要開超級充電站了,現在都2017年幾月了還沒一個影.
說明白一點這種東西在電車板不知道吵了幾次了,吵到後面充電的只能店店的.
因為直流充電成本超級高比換電還高..

光陽和三陽本來就是踩著大家的納稅錢活到現在
靠著政府保護,噁心的活著

我在另外一個版罵光陽三陽從來沒停過


靈長類 wrote:
原來還可以這麼算喔, 那一年80萬油車的銷售量, 原來也都是花我們的納稅錢喔...
睿能只有2萬多台, 還建了350個換電站, 那賣80萬的廠商卻什麼也沒做, 誰比較可惡呀!
印度正在推無電池的電動轎車。考慮到電池成本是空車的兩到三倍,先讓車主買車再決定要挑哪個牌子的電池,所以電池規格一定要統一。
labbat wrote:
印度正在推無電池的電...(恕刪)



電池的+-極接頭,電壓,尺寸..等規格統一,可直接安置在不同電動車廠商生產的電動車內,可促進各電池生產組裝廠生產電池的意願,因大量生產可降低成本,又因生產廠商不只一家便有競爭,想充電消費者可買到物美價簾的電池,想換電者也因電池成本降低而受惠。

不錯的方法,接下來要靠政府推動及各廠商共訂規格了
hitmis wrote:
那再請問 台灣目...能否說台灣的,不要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恕刪)


睿能就是一間外國公司啊 也就是你口中的外國月亮
就算將來賺錢 也不一定會有任何一塊匯回台灣
我個人是沒有國籍情節 但您知道這情形嗎?

至於國內的快速充電技術
事實上 快充的技術並不是私有的 相關專利也可以購買或是授權 也不是只有直流電可以快充
就我所知
如:ASUS或是HTC都有取得部分授權 也都有在發展無線充電等等 將來也可以跟特斯拉取得授權
如果跳下去快充這一塊 我一點都不意外

事實上
目前最有可能跳下去做快速充電這一塊的 就是睿能自己
睿能自己的換電站就有應用快充技術在充電池了
股東HTC也有相關技術授權
GGR3只要改用充電技術 開放家庭充電 再把各換電所改成充電站 馬上就迎刃而解了

至於GGR1或GGR2 或許可以充/換並存
或是合約中本來就有電池退場條款
到時也能回家自己充了
或是改裝充電頭嘍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