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車銷售市場107年1~3月GGR銷售佔快9成不過銷售速度還不到爆炸性倍增時間優勢是在GGR這依照預約維修服務的型態與維修技術的擴展感覺還是很多人在觀望政府電車補助還有電車比較環保其實都不是長久經營策略希望電動機車市場能更多元蓬勃發展
cdx wrote:我在台中街頭每天看到二行程機車滿街跑...(恕刪) 小弟下港人,前陣子在台灣大道(還是習慣叫中港路XD)某間饗食天堂聚餐,搭公車時看到好多GGR在大道馳騁。從此對電動二輪車輛實用性的觀感由負轉正。假使對手有更好的車輛產品、更棒的能源方案、更優惠的資費服務,消費者肯定買帳。只是目前GGR真的沒有對手啊。XDD
Schindler wrote:少偷換概念!政府補助是政府要出錢,是拿我們所有人的錢去花,關稅課徵是進口商要出錢,即便反映在售價上,那也是消費者自己決定要花那個錢,不會花那些沒有消費的人的錢...(恕刪) 政府訂定關稅.進口商繳稅金給政府然後廠商把商品的售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結果你說進口商要出錢?關稅降一下.讓進口商品跟睿能.國內機車廠同一條件下競爭如何?PS.有人看不懂.那就修正一下
不長眼 wrote:政府訂定關稅.進口商繳稅金給政府然後廠商把商品的售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結果你說進口商要出錢? 這部分我原回答就說過了,就算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也是消費者自己決定要不要花那個錢,而不是讓政府花錢,你看不懂中文的話,我也沒辦法不長眼 wrote:關稅降一下.跟睿能.國內機車廠同一條件下競爭如何? 睿能的車要繳關稅嗎??進口的嗎?
不長眼 wrote:標記一下..GGR在台灣算是較強的電動機車但是不符合個人標準及用車習慣.希望有更好的產品出現.尤其是非GGR公司的產品. 我也想要,但目前很難光陽董事長柯勝峯的說法是:「台灣每位機車騎士每天平均騎 13.3 公里,一個電池就有 60 公里的續航力,足夠一天使用。」三陽前董座張宏嘉的說法是:「機車是交通工具而非賽車,我們有必要把馬路當成競技場嗎?這麼大的馬力、速度有必要嗎?」看一下有沒有其他廠商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