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中油出來作莊好像也挺不錯的

cbeck wrote: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恕刪)


他可能不知道,光是路邊刨個三公尺的柏油路埋管線,前置作業光公文就要跑上可能三個星期,不過要是真的這樣作,我做到退休不怕沒工作
靈長類 wrote:
依照這裡某些人的觀念...(恕刪)


所以說是傳廠思維

講的問題只要有錢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所以瞧不起某人有錢,卻又只能奢望另一個更有錢的拿錢去對付他
魯拉拉拉 wrote:
我N年前有買過MD,...(恕刪)


前一位大師幾年前預估失準都沒崩潰了,結果你現在就在腦補說GGR倒了如何如何的

要自慰,看片就好,不用上網把劇情寫出來吧?

魯拉拉拉 wrote:
其實在禁燃油的前夕,只要政府強制各公司行號,路邊停車格都架設帶安全保護的插座,公用插座普及以後,民眾就會質疑換電到底是幹嘛的? 一場鬧劇嗎?

呵呵...怎麼不是政府強制各行政大樓樓下都設一組換電站?

魯拉拉拉 wrote:
我N年前有買過MD...(恕刪)

電池不是什麼高科技?高功率馬達也不是什麼機密技術?
英國電器大廠不就是靠一顆引以為傲智慧馬達讓他們得產品現在紅遍各國
不管電池 電控 馬達 沒有一項是那麼隨隨便便的
魯拉拉拉 wrote:
中油在今年2月宣布...(恕刪)


看到此號以特助自居拿了個中油要作電池新聞就開始腦補美好想像, 新聞也不知道有無認真讀解, 就以為中油下去作電池後, 未來沒有ggr生存空間鐵定gg, 真格讓人笑破肚子

先來看一些新聞:

------
中油戴謙:中油要做自己品牌的電動車電池| 鉅亨網- 綠能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31506
2018年1月31日 - 根據聯合報報導,中油董事長戴謙今天在年終記者會上宣誓:中油要轉型,考慮與民間車廠合作推出「中油品牌的電動車電池」。他表示,可能是與中華汽車合作,但也不排除與電動機車龍頭Gogoro 合作。 據了解,中油品牌的電池將依照政府公版標準來製造,會先從電動機車開始著力,把量衝上來

快充只需5分鐘 中油加入電動車電池戰局 2018年02月01日 20:53 中時 王玉樹

中油挾獨門秘技加入電動車戰局。中油董事長戴謙今表示,將與中華汽車合作,利用自家電池材料技術,推出中油品牌的電動車電池,搶占國內與新南向市場。目前中油研發有國內獨家鋰電池負極材料「鈦酸鋰」,快充一次只要5分鐘,充電次數更是一般電池的5倍,只要成本再降低,將具有競爭威脅力。

戴謙指出,中油有2000座加油站通路,自家研究所也有研究電池技術,未來打算成立新的電池公司,生產中油品牌電池。除了換電式電池外,快充電池也會投入布局,都會符合國家公版規格,初期將以電動機車為主,再擴及汽車。

除了已找中華為合作對象外,戴謙也開放Gogoro或其他品牌可來參與,另會邀請日本的Panasonic、TDK等海外廠商一起參加。至於合資模式、合作方式等,都還需要規劃。中油將於3、4月在台北召開一場大型綠能研討會,廣邀產官學研共同出席,共同討論國家綠能與中油轉型方向。

戴謙敢有此自信其來有自,中油綠能所與煉研所其實一直在研發電池材料。綠能所目前更擁有工研院技轉的獨家材料技術「鈦酸鋰」。一般鋰電池負極材料都是碳材,但中油的鈦酸鋰,具有充電快、壽命長兩大優點。其5分鐘就可以充飽至少80%電力,比一般2到3小時快上很多。其次它可以重複充電1萬次,更是一般鋰電池的5倍。

煉研所的軟碳電池技術充電、壽命雖略遜鈦酸鋰,但能量密度較高,更適合汽機車使用,目前兩項電池技術都仍在持續改良中。中油評估,只要結合電芯廠、模組廠加入約1到2年就可以成立電池新公司正式商業量產。未來除汽機車電池,也會進攻大型儲能電池行列,其眼光放的很遠。

(中時)
=====
工商社會大家忙錄, 要嘛看新聞快速掃過要嘛邊吃邊看除非立即與切身相關, 要不多半看完也不會深究新聞背後, 為讓大家掌握, 先把幾個新聞要點處給紅字標起來

簡單結論, 中油要作所謂汽機車等特別是電動機車電池, 咱看還有得磨, 對一個想要跨領域轉型者, 一二年內就能作出所謂電動機車公版電池(還不知道以誰或被橋好的電池規格當基礎哩, 若誰都不服的話, 電池公版根本難產)甚至還能大賣? 想得美喔, 而GGR早就不知道佈站規模經濟到何種程度啦


小客5509 wrote:
看到此號以特助自居...(恕刪)


理由在於, 中油號稱掌握的技術來自工研院技轉的鋰電池負極材料「鈦酸鋰」, 這是材料不等於造就完整電池, 換言之這是電池當中電池芯裏的成份之一,

有這材料造電池就輕而易舉了? 那松下也掌握現有鋰電池當中的電池芯成份材料供應來源, 它怎不自己跳下來作電動機車電池?

隨意查了專利資料庫, 中油自己有沒有完整鈦酸鋰相關技術, 恐怕還有疑問, 目前涉及鈦酸鋰字樣提及的專利還是工研院的
====================
I560930
2016/12/01099144821 正極材料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CATHODE MATERIA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4段195號 TW


I431834
2014/03/21099146137 鋰電池與極板結構
LITHIUM BATTERY AND ELECTRODE PLATE STRUCTUR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4段195號 TW
=====

在園區一帶都知道的是, 工研院的研發要是技術前景可期, 開發人員早就自行準備創業了, 甚至拼死拼活也要貸到創業資金或引進創投參與合作, 肥水不落外人田還要技轉讓渡?

但看來這類技術當開發評估上過於前景明朗度不足或需要資本密集者, 考慮技轉不為過加上公營法人機構優先技轉給國內業者為主是政策, 中油某程度上來看確實有此資本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 有獨門電池材料跟造電池是二碼子事, 過去中油以油品業務為主, 除汽柴油品等供應外, 也開發一些機油產品, 當機油產品類似電池好了, 雖然中油機油產品不算差, 但通常不會是消費首選, 一狗票知名機油產品排在中油前面, 機油都尚且如此了, 何況是從沒作過的電池?

舉另一個工研院與史丹佛大學共合作開發的鋁離子電池為例, 從2015共同發表技術突破論文到2017準備成立(實驗)工廠到規劃2018測試, 熬多久?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狀況下, 去年當事人還提及因為電池當中某溶劑僅有德商提供: 『且尚未有實際的工業應用,因此售價頗高,「我們現正積極推動國內特用化學廠商願意投入此溶劑的生產,藉以降低成本。」』(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3&Cat=65&id=491887)要國內廠商”願意”投入開發等同德商產品等級的低廉替代品? 這個願不願意就很有戲了, 懂得人就知道在講什麼, 說白了, 若是這個關口沒突破, 那這類產品只會曲高和寡, 光價格恐怕就無法讓大眾接受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