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再生能源說買就買嗎?各國的電力供應商專拉一條線從再生能源電廠拉到蘋果位於都市街頭的店鋪嗎?
顯然不是。
而是許多國家電力供應商有再生能源購買機制,簡單來講,電力公司賣若干度再生能源給蘋果,同時電力公司保證供電來源有這麼多度是產自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的價格稍貴於一般電價,電力公司的再生能源收入保證用於再生能源生產、購買與再生能源發展。
那台灣有沒有再生能源,也就是綠電可以買?
有,台電網址在這:http://greenpower.ltc.tw/
那麼回到本篇200萬台電動機車的設定上來看,有可能200萬台電動機車所用的電都是綠電嗎?200萬台,依前面人計算,電動機車每天使用0.5度電,一天就是100萬度,一年需要365,000,000度。
到今天的資料:
台電本年度綠電認購量:1,000,000,000 度
已認購量:8,948,100 度
剩餘綠電認購量:991,051,900 度
如果200萬台電動機車全部使用綠電,每年也只需要花台電綠電額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可供給的綠電額度是每年都成長的。
依前面人計算,電動機車每天使用0.5度電,一年就是要向台電多買182.5度電。
那麼,每台電動機車每年向台電購買200度綠電(以百度為單位),即可謂這台電動機車是使用綠電。
那每年200度綠電要多花多少錢?原本電價每度加收1.06塊就是綠電電價。
1.06塊乘200度,就是212塊,每個月約加收18塊。
每個月的電動機車電費多花約18塊,向台電購買綠電,這位車主擁有的電動機車即可謂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如同APPLE的店舖一樣。
BigMac4Diet wrote: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恕刪)
水力不是只有抽蓄一種。
前文所述蓄電至電池的水力,均是寫明"慣常水力",並不是指"抽蓄水力",都寫得很清楚了。
即使是枯水期,依然要供應民生用水,供應民生用水即可發電。
以枯水期時間,慣常水力在供應民生用水時發電,即便不足以每日儲滿千萬顆電池,但蓄電至電池中容量亦已足夠負擔200萬台電動車有餘,畢竟只不過是1MW的事。
前面也已經說過,應利用離峰時間蓄電。目前慣常水力發電如可藉由電池蓄電,可使任何時間的放水都能夠儲蓄電力。
更別說除了水力之外還有風力呢,台灣不是只有火力與核能而已。
千萬顆電池所來已經講過。
水力發電並不是只有抽蓄水力一種,再了解一下其它相對乾淨的發電機制。
"一定"是火力的觀點並無說服力。
其實也不必自己亂猜亂搞.
. 先不必討論目前我國發電結構(火力比率)是如何,
經濟部能源局公布我國 每 "銷售" 一度電會排碳 0.521 kg.
http://verity.erl.itri.org.tw/EIGIC/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8&Itemid=45
這數字逐年一直下降.
. 台灣中油公布每公升油排碳 2.2 kg.
這數字永遠不會變.
為製造1公升汽油的碳排放為 0.5561 kg.
. 目前油車1公升油約 = 電車消費2度電.
. 如果堅持一定要糾結在 "純火力發電", 每 "銷售" 一度 "純火力發電" 排碳 0.9 kg.
就算電車充電全部都用 "純火力發電", 它還是比油車把油燒掉環保! (當然數字就不是 1/2 了)
. 美國國家能源實驗室公布 制造電汽車電池耗能里程平均約 90BTU/mile; 回收再製電池更好約 63BTU/mile.
(我推想電機車可合理的將此電汽車數字 x 1/3)
. 2005 年全國機車全年排 CO2 量約為 540 萬公頓.
相當於每天耗油量 0.67 萬公秉 (= 540 萬公頓 / (2.2Kg/L) / 365 天),
相當於每天須要充 1.34 千萬度
. 台電公布 全國 "銷售" 電量: 每月約 190 億度.
各位有興趣根據這些數字去算吧~
性急的就先來說樓主最想知道的答案吧~
全國如果現在立刻全部油機車都改成電機車,
充電約會佔全國 "銷售" 電力的 2%.
這個 2% 數字你可以拿回去乘一下 電廠汙染排放的總表,
再和燃油車汙染排放 x 機車比例 比較一下.
例如前面 TIRURU 貼的表,
電力業占PM2.5的 5.6%, 全改成電機車 x2% ==> 0.1%;
2行程機車占PM2.5的 1.15%.
這是 0.1% (全部油車改電車) 比 1.15% (只算油車中的2行程, 全部油車算下去更多).
.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事實.. 少少的 (離峰時才充電的話) 2% 不太可能讓台電改變發電結構或備載容量,
也就是不管你換不換電車, 電廠的排放都不會變,
也就是充電等效增加的排放是 0.
. 油機車除了溫室氣體, 還會排放許多有毒致癌廢氣 如 HC, NxO, NOx, CO, 等等 (比油汽車多更多)
就如樓主提出的表.
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a263185b-f963-4866-8375-454d5ed6b8e3.pdf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事實.. 少少的 (離峰時才充電的話) 2% 不太可能讓台電改變發電結構或備載容量,
也就是不管你換不換電車, 電廠的排放都不會變,
也就是充電等效增加的排放是 0.
這是正解。
之前我就貼過了,別說兩百萬台,我當時用一千兩百萬台電動機車,
也就是所有機車都換成電動,並且依照全台機車每年行駛里程去計算,
得到的結果是目前台灣的發電廠完全不需要增加。
真實的結果是不但電廠不需要增加發電,機車每年用的汽油也將減少消耗140萬噸,
因此,空氣中將會減少這一百四十萬噸汽油的燃燒污染與生產汽油的污染。
我個人使用的是250W與350W電動單車,消耗電力比一般電動機車更低,
全年下來我平均每天行駛25公里,僅耗電0.3度電,低於煮一鍋六人份的白飯所需的電力,
因此〝理論上〞只要一片100W功率的太陽能板就足夠每天需求。
太陽能板的製造過程的碳排放量與自身的發電量相比,一般是兩年可以抵銷掉,
也就是兩年後的電力就是真正零排放。
我認為台灣應該要全面建置單車與電動單車專用道,速限放寬到25~30km之間,
而且大部份附加裝遮雨棚,這樣就可以讓多數人願意騎電動單車與單車通勤,
遮雨棚上方還要裝置太陽能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