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其昜電動機車開箱文-台灣車廠誠意之作(10年6萬8千公里達成)

golden888 wrote:
這個等級的改造功力令人佩服,但一般消費者不可能會有這麽專業的技術,


我從入門讀電子科到現在已超過50幾年。因為喜歡也到工研院及成功大學學了幾十年的馬達。也到電池工廠做學徒。也到逢甲大學學電腦製圖及機械模擬。只希望自己做出一台自己認可的電動車。
剛在隔壁棚看到這個



能海EV50,是哈特佛代工,標榜可以15分鐘快速充電的鋰鐵電池組,特價:39900元,但是路上都看不到,行銷通路是車麗屋

可能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神車!
普利珠看來還是不適合裝在馬達驅動的電車上,
研究顯示它反而比不能換檔的更耗電,
也多個有機會出錯的原件.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普利珠看來還是不適合裝在馬達驅動的電車上,


我用自動排檔與減速齒輪做一個測試。自動排檔在時速100時消耗功率為2880瓦。減速齒輪在時速86公里時消耗功率為977瓦。如減速齒輪為100%。用自動排檔損失約63%。所以現在的電動車都不採用自動排檔。
bartholomew.simpson

要比較消耗功率為何測試時速不同?

2021-12-24 19:42
aligu1869 wrote:
剛在隔壁棚看到這個能...(恕刪)
後發品牌,又是中國設計的產品,去年九月開賣,已經有一年了吧?大都是整批在租車給觀光客,個人買的不是很多,品牌魅力很難引起台灣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nob159 wrote:
要比較消耗功率為何測試時速不同?


因有現成的齒輪為1:11。自動排檔的齒輪比為1:6.47。所以時速會不同。到輪胎的扭力是自動變速為1。減速齒輪的扭力為1.7。如果將自動變速降速到時速86公里。他的消耗功率也達到2500W。因此自動排檔損失太大。電動車才沒人採用。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普利珠看來還是不適合...(恕刪)

跟其他驅動系統相比,在一般機車行店面時,YAMAHA的Jog零件取得的方便性,應該比某集團的減速行星齒輪和或是各式不同車款的輪轂馬達、輪側馬達,要容易吧?機車行維修技師不會換CVT零件的應該也很少吧?
車子維修保養,先要有車行有意願,再來是相關零件容易取得。不少廠牌電動機車是不放零件出來的,有的還一堆特工,車行想幫也愛莫能助。
bartholomew.simpson

你的車本來是CVT嗎? 還是後來換成CVT? 目前市場生態CVT維修方便, 但比較耗電, 如果真有nob大說的損耗差那麼多(類似本來電池5年一換變2年一換), 看如何取捨. 固定齒輪應該比較不必維修?

2021-12-24 21:59
golden888
golden888 樓主

這台CVT是原生設計,我沒錢改車,也沒技術。市面上油車速克達目前什麼變速系統最多車款用呢?這電池用四年多,三萬多公里,沒啥衰退,再用五年不是問題,後面都不用繳月租哦!(五年約4萬8千元)

2021-12-25 7:23
其昜電動機車8年(55,958公里):充電式長時間能源成本分析

現在車上里程是55,958公里,比上個月增加608公里,每月平均里程是583公里,每年平均6995公里。

家裡頭有四台掛綠牌的輕型電動機車,(1999,2005,2011,2014)從買的年份看,就知道都是買斷式的電池,一台類電自性能的目前放在角落積灰塵,一台SW2和Candy2.0是中短距離移動使用,SWAP是通勤主力。若是用月租模式的車,這些車長期持有成本會隨時間一直增加。我家的電動機車自有電池在家充電,只有每兩年要買的強制險,是必須支出的,除此之外,即使放著不去騎,也不會需要付錢。很多油車車友要換電動機車,一個心理最大的檻就是:沒有騎也得交錢。

台灣兩大採月租制的系統,已經有加上電量在計費,騎得快,耗電多的要多繳錢,騎得少的不見得可以少繳,要靠著騎電動機車來省下能源成本的消費者們,這一條路不太合算。



這台Candy2.0里程數是4,778公里,從換上原廠新電池的約1,500里程數騎到現在約五年(中間電池曾二次送回原廠修理,躺了約6個月),騎了三千多公里,平均一個月騎約50多公里。這個低里程若要換用月租費模式,只有299元可以用,五年下來就是1萬8千元,再騎個半年的月租約需2,000元,這樣子月租總價就追上我車上買的光陽原廠電池價格了。雖然光陽自己家的IONEX 2.0 Many EV ,月租還有199的資費可以選,但舊規格換電站未來是否能述藺的運作,這可能會是讓使用者沒有辦法一直低月租用下去的最大原因。(原廠也啟動舊車換購的活動了......)。ionex3.0新的S6充電款有單/雙電池月租,399/699元,年騎乘超過5,000/10,000公里,每公里會另外計價。但...這騎乘的電源成本又比ionex2.0貴啦。





用了四年10個月的kymco Candy2.0電池接頭長出銅綠了

用棉花棒沾酒精擦掉。這個使用期,若採用最低的換電資費月租,就要17,342了說。


跟ionex1.0/2.0的車款比起來,Candy充電式系列車款,品質穩定,幾乎不太有需要去車行保養和維修的機會,這幾年只有換齒輪油、換power加速鍵,還有車上的充電插孔,後照鏡是不小心被擦撞到才去換掉的。




SW2這里程錶有換過,舊錶大約在15,000多公里,換成這個錶(二手錶里程800多開始騎,騎了4700公里),這一台SW2車上的鋰電池是在四年前從SWAP車上移植過來的高達鋰三元,這一組2度電電池,前後兩台車用到現在也有8年,因為蓄電量已經衰退,我都拿來在方圓十公里內代步用,接人、買便當、去火車站轉火車...都很好用。車子這幾年沒有什麼要花錢維修的,就是2000公里換一次齒輪油而已,之前鑰匙開關接觸不良,跟原廠訂零件自己拆換,傳動零件因為總里程數不高,也沒有到需要更換的狀況。每兩年買一次輕型綠牌的強制險520元。

養這二台車充電車沒什麼負擔,平常少騎時也沒在怕要繳月租費,

鋰三元的能量密度高,電芯體積小儲存電量高,是目前最適合拿來當成換電的電池;鋰鐵能量密度較低,應該沒有人會想拿來當成換電系統的電池。若換成車上固定式的充電電池來看,鋰鐵電池的高循環次數,就是目前最適合當成自充車款的電池了。電池的循環次數高,就是拉低自充車款能源成本的最重要因素,我的第一顆鋰三元電池騎約三年半,二萬四千公里左右換下來。若用原廠說的4萬8千元電池價格換算我每公里成本。約是2元,這顆電池換到SW2上頭又騎了約5000公里,每公里成本降到1.65元

現在的第二顆鋰鐵電池騎約32,000公里,以原廠上次說的價格來推算,換算每公里成本約是1.56元,且這顆容量還是很足,越騎平均成本會越低,無意外的話,應該可以騎到每公里電池成本不到0.5元(車上里程數到12萬4千公里時)。

其昜電動機車八年一個月(56,366公里):胎壓偵測器發揮作用

現在車上里程56,366公里,比上個月增加408公里。平均每月581公里。


換齒輪油與後輪


這次里程約2,000公里,漏出來的油是正常的黑色,沒有再出現乳化的顏色。騎到後面,高速也不會上不去。

 

胎壓計發揮作用

有天是低溫的雨天,下班騎在天黑無路燈的山路時,胎壓偵測器忽然開始狂叫,數字從原本的33跳到24,幾秒就跳一個新低,騎約2公里左右,就掉到3.6。這時維持稍稍多幾秒。車速隨著數字一路降低,車速越放越慢,轉彎的角度也不敢太大。還好有安裝這組偵測器,不然很可能在其中的一個彎就會雷殘了。(這一條小路上,兩旁都是收割完的水田)好不容易在1.1的數字下,滑到第一間YAMAHA車行,老闆娘說:你這電動車喔?老闆接著說,你這有內胎的,我不修喔…我趕緊跟他說,這是一般機車胎啦,他才走過來看一下輪胎,接著開始幫我補胎。這次中的不是鐵片,因為老闆夾出來時,這突出物就碎掉了,還夾了二三次才清乾淨。好家在這老闆願意幫我補胎,省去牽車的狼狽不堪,算是運氣不錯地。

 


這條騎了快七千公里,因為戳到的物體是大塊碎玻璃,漏氣速度比扎到鐵釘快好幾倍,瞬間就降好幾級。這次雖然有補好,總覺得很可能會從旁邊小洞再慢慢的漏掉,乾脆換掉吧,自己也比較安心。




齒輪組c型環更換

傳動的異音,尤其在放開電門,滑行時會很明顯,一陣陣拉拉拉的聲音,要到車子完全靜止之後,這聲音才會逐漸的消失。騎到車行請老闆檢查,一拆開就發現齒輪組的地方有明顯漏油,老闆說,這應該是齒輪組有間隙所發出的怪聲,間隙過大,轉動的時候才會有聲音,齒輪油也從間隙慢慢漏了一些出來。



老闆幫我調了JOG用的零件來換上,這個啦啦啦的聲音就不見了。

同時也發現普利珠有磨損。這組普利珠是上次在SYM車行換的,最近起步的扭力不太夠,跟C型環和皮帶一起換掉。這次磨損的速度也太快了點。才騎三個多月竟然會把普利珠給磨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安裝好?還是用的零件品質不佳?

這次換上原廠的零件:楓葉盤、普利珠、皮帶,通氣管導頭。現在車子傳動部份的聲音比之前小很多,起步的阻力感也是變小,起步加速的過程很滑很順,老闆順便把後輪框煞車旁邊的部分磨一磨,後煞車吱吱叫的聲音消失一大半,以後不能再靠後煞車聲當成喇叭來提醒路人。
持續更新
  • 1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