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在台灣勝出的電車,才有機會打國際盃

我覺得樓主的論述能力還是差了點,連別人在說什麼你都不懂

當你想用換電系統去進軍某個國家時,想要在他們的地盤架設換電站就是個問題,不是說你想蓋就蓋
很有可能該國會把換電系統認定是像是石油,水電,供電系統等壟斷行業一樣,僅有少部分國營企業能夠經營

再者,Y社僅是先在台灣試水溫而已,為什麼你已經幻想Y社攜手G社去打天下了呢???
你的論點基礎是0,沒有任何理論來支持,就自行幻想,Y社的電動機車在台灣開賣了嗎? 或是Y社在台灣的電動機車賣的超好?
沒有理論支持的言論,就是空談,唬爛而已

反正你的文都是這種風格,我也看得很習慣了


ch22502000 wrote:
奇怪,有人的閱讀邏輯理解能力,真的需要再加強....嘆氣嘆氣嘆氣
現在,是探討換電產業進軍海外,怎會有人扯到其他國家的電力「特許行業」?
你還不相信嗎?早已可以go車環島了,怎是不可能?
電力是「特許行業」,這與該國政府保護「本國廠商」或與外國廠商競爭,無關,只與台灣的儲能系統產品銷售給該國廠商使用,有關而已
一開始設「換電站」,以財務而言,怎會是賠錢?應是投資尚未回收吧!
「沉置成本」太高,一個台灣就花了幾百億,日本要花多少錢??大陸或印度要花多少錢??
你不是股東,就不用替睿能擔心了,睿能自有辦法投資建設的,所有新創產業不是一點一滴建立的嗎?
ecmeel wrote:
宏佳騰算是蠻有想法的...(恕刪)

這篇有意思。
宏佳騰的機車應該會有一些新意吧!

CcCManCcC wrote:
我自己換了一隻2倍電容量,3倍充電速度的手機,那種隨手一插做一下別的事情,就幾乎充滿一半的便利性,不是過去能換電池的手機能給的大笑


後面廠商要推出的比iphone快充再多12倍的充電
看看那4000mAh的電池充電速度大笑
快充超級方便
現在誰還吃飽撐著多買顆電池+充電座大笑


用電池壽命換充電速度,還能這麼開心。。。

ch22502000 wrote:
只與台灣的儲能系統產品銷售給該國廠商使用

這不是睿能現在營運模式,睿能目前就靠賣電,就是靠「能源管理」,
還記得睿能說過一句話,所有充、換電的機構專利全部免費,
也就是只要機車廠商要用睿能的電池模組設計產品,沒有專利授權的問題,
Y廠跟gogoro合作,說難聽一點,幾乎沒有什麼成本,後續的電源管理都是睿能包的,
Y廠只有「賣車」跟「維修」的利潤,什麼充電站、月租費都跟Y廠無關,
就跟現在賣油車一樣....

好了,賣油是特許行業,加油站的設立有很多規定,那充電站就不用嗎??

還有下面這篇就是GO車進軍海外會遇到的問題....

三陽x中油攻電動機車「恐落後Gogoro」?董事長:走慢比走錯好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380204


【三陽參戰電動車】日韓掐住電池核心技術 「學Gogoro公司恐會倒閉」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122fin003/index.html?utm_source=feed_related&utm_medium=ettoday

【三陽參戰電動車】選擇中油當盟友 三陽董座自曝2大原因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122fin002/

節錄---

「機車公司誰自己做煉油廠?做能源需要龐大的資金,中油一年有300億元到400億元的利潤,有能力可以支撐起來,能源就讓專業的來。」元月10日,在掛著創辦人黃繼俊和張國安照片的新竹總部會客室,三陽董事事長吳清源一開口就點出和中油合作的想法。

對三陽押寶中油牌電池,中油董事長戴謙曾打趣地說,「三陽連東西(電池)都還沒看到,就這麼勇敢做出這樣的選擇。」外界也質疑與中油合作,要等明年第一台用中油牌電池的電動機車才問世,是否失掉商機?吳清源氣定神閒地說:「我可以理解國營速度會比較慢,但走得慢總比走錯好,走得慢我不用再回頭,但走錯我要重新再走,燒錢又耗時。」

一身白襯衫搭西裝褲,原本有點拘謹的吳清源,一談到電動車布局話匣子大開,面對電動車雙雄Gogoro採用日本松下電池,光陽選擇韓國LG電池,並各自建立充換電系統拚戰,進度落後的三陽,在去年11月米蘭國際車展拋出震撼彈,吳清源宣布與中油合作,跌破外界眼鏡。

吳清源的算盤打得精,他向本刊透露:「電池是發展電動機車最重要的部分,不解決的話對所有車廠來說都是一大困擾和負擔。而且中油全台有近2000個據點,光找點我一年都做不起來,而中油有現成的點,是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對我們來說省掉很多力量。」

----

298305漳泉 wrote:
好吧,不扯澳洲,印度地也很大,只是人多非常多而已!
印度都還可以看到騾車了,你想到電動機車,而且人家只限定於150cc以下(這有點像民國6X年的台灣),不會生產151,152cc的,商人頭腦動很快的!
以下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這種環境,換電站設在那?


這種環境放不了換電站,難道就可以放充電樁嗎。。。

CcCManCcC wrote:
電車未來

中華三菱大發利市

結案

真正在推電動車佔比多的歐洲國家充電樁比較多,用他們既有建設能省去很多建設成本(機車不用汽車也要用),根本不需要一堆備換電池的成本...只要努力在充電樁上笑

快充持續發展即可笑


是這樣的嗎? 我看過一個外國影片

反而歐洲人覺得換電系統比較方便

表示充電樁這充電速度在怎麼快

也還是要把車停下來 然後等待 充電時間

換個電池就可以走了

樓主去過印度嗎,真的了解印度嗎?
你知不知道一個富豪可以包下一家五星級飯店一個星期,為了嫁女兒或是兒子娶媳婦,沒有邀請函都不能進去,誰管你之前有沒有訂房?
我們公司第四大的客戶就是在印度,跟印度交手20年有了,我可以直接告訴你,除了ggr 連車及換電站及電池,而且符合當地的行情,再完全賣給印度,才有入門票,ggr 會肯嗎,know how 會一起賣嗎?
我覺得不會...

298305漳泉 wrote:
我們公司第四大的客戶就是在印度,跟印度交手20年有了


這就是你們公司與國際大廠yamaha實力的差別啊!
gogoro 必然需要Yamaha 的協助,才能一起進軍印度
有產業分析能力的人,都可以看得懂樓主在講的事。

1,別把換電整套技術的進入障礙看得如此低。如果進入障礙低,光陽也會推出自己的換電系統,而不是現在風雨飄搖的系統。

2,看一下Gogoro後面的國際資金有誰,就能了解樓主在談的G的能源輸出計畫。

3,投資人投資的是Gogoro的能源事業,不是造車事業。Gogoro為什麼積極找了機車廠合作?這不是靈光一現。而是本來就是G專注能源,機車廠採用G系統,只是一開始沒有廠商相信G的能源系統能成功,所以G只能選擇垂直整合。雖然走了些彎路,但因為傳統車廠轉型太慢,讓G雖然燒大錢但燒出了整套成熟系統。如同ARM賣的是參考設計,以授權賺錢,Gogoro幹的也是差不多的事。

4,G的發展策略非常穩建,從G歷次車型推出、服務修正、站點擴張、結盟,可看出這支操盤團隊的成熟度相當高。現在看起來光陽攻勢猛烈,實際上整個競爭節奏是被G拉著走的。

5,如同樓主所說的,G的目標是人口密度高城市區域。在城市區域,分散式電源系統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

6,很多人不滿G受到政府政策補助。然而,別忘了,既然是政府政策補貼,符合條件的業者都可以申請,光陽與一眾機車大廠不看重國家的能源策略,那是他們的策略選擇。現在用來攻擊G拿了政策補助實在是太愚笨的作法了。況且,真的要算政府補貼的帳,傳統機車大廠因為關稅、法規、產學合作所拿到的顯性與隱性好處一定遠大於G。

7,光陽現在電動車事業的大麻煩是定位不明。光陽內部一定有人知道能源事業與造車事業的不同,但是看來決策層決定兩邊通吃。從外部分析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光陽決策層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避免利潤大幅下滑(電動車與傳統機車的系統架構與經銷系統有相當大的落差)。光陽決策層看來決定以過去累積的績優品牌形象來阻絕消費者選擇Gogoro,但成效甚微。都會區上班族、學生族群(裡頭有一大票首購族)的Gogoro使用體驗並不差,消費者沒有必要冒險買光陽不成熟的系統。光陽推動電車的步調凌亂,左手不知右手在幹嘛,下情無法上達,這一仗將造成光陽刻骨銘心的痛苦。
不要小看太陽餅國的男人啊!http://myg9.blogspot.com/
298305漳泉 wrote:
ggr 連車及換電站及電池,而且符合當地的行情,再完全賣給印度,才有入門票...(恕刪)

哈哈..感覺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建議狗肉不要去 讓光陽ionex好好發揮

其實狗肉也可以光賣know how 授權幾家營運抽成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