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MAJESTY-三輪E版馬車發表了(全世界只有生產一台)

kaiman凱 wrote:
阿~~~~~我好想認...(恕刪)


我在台南鄉下
我們倆大概是目前己知玩汽車輪轂的唯二素人


對了
關於您車過彎的漂移效果
其實應該就是後輪轉向造成的(側傾造成的後輪轉向)
後輪轉向車 都會有甩屁的感覺
有開過堆高機的應該很能體會
一些動力滑板也有類似的機構 (隻靠傾角控制轉向)

但這種轉向在低速的時候好用(靈活)
在高速的也許(可能)會有危險
因為高速下
後輪助轉的角度應該是要相反或是先反再正
這點和車重心的配置有相當大的關系 (垂直與水平都有關)

可以GOOGLE一下一般汽車採用後輪轉向(半拖曳臂)(四輪轉向)的文章


個人猜測這是HONDA的GYRO為什麼轉軸是水平的原因
另外也防止在某些特定情況下 車傾了,離心力還沒有來所帶來的危險
showermin wrote:

我在台南鄉下
我們倆大概是目前己知玩


你這車太屌了啦,要不是太遠,我一定三不五時都跑去找你抬槓!!!

kaiman凱 wrote:
今天好開心,認識了台...(恕刪)

那等於是,
重型摩托車承認,重型電動摩托車是個需要認真看待的角色.
我補充一下先前談論的核導彈技術.核導彈作為高端技術,當然是涵蓋許多民用技術的.隨便舉幾個例子.

一,輕誘餌假彈頭.導彈能裝載多少輕誘餌,同樣和電動機車一樣,和鋰電池的比能量休戚相關.在彈艙內,攜帶了許多東西,其中分配給誘餌彈的體積和重量是額定的.和步槍的連發彈夾的結構類似,誘餌彈坐落在一排排基架上,然後可以彈射出去.這個誘餌的基本結構是氣袋裡面裹著一塊鋰電池,並驅動一小塊電路板,讓電路板模擬真彈頭的熱量,電雜訊並釋放干擾信號,工作時間最長為半小時.氣袋,比如說汽車安全氣袋,是沒有多少體積和重量的.誘餌的主要重量和體積是鋰電池.所以,把鋰蓄電池比能量做大,使鋰電池體積縮小重量減輕,可以使彈艙攜帶更多的誘餌.

二,氫彈中的熱核材料,包括氫的同位素重氫---氘D2,加重氫---氚T3,及鋰Li6.
可能大多數人沒有想到,我們在這裡一天到晚在談論鋰元素.其實,氫彈爆炸釋放的大部分能量,正是來源於鋰材料------和鋰電池的原材料一模一樣的鋰6元素.
球型熱核反應容器內,裝載的是LiD,即氘化鋰.氘化鋰和金屬氧化物的性質類似.鐵鏽是粉末的,是紅色的,銅銹是綠色的,俗稱銅綠,鋁銹是黃色的.而氘化鋰也是粉末,是灰藍色的,和被空氣污染的藍天的顏色相同.比重為0.8,和軟木的輕重相仿.在核彈起爆前,需向容器內注入5克的T3氣體......
這個T3氣體當然也是氫氣,由於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及兩個中子,所以,比普通氫氣重三倍,等於普通氫氣1.7克的分子數量.這個T3氣體,和燃料電池的氫氣一樣,平時正是儲存在金屬儲氫罐里.是貴金屬鈀絲團材料.當然,氫彈中的儲氫罐比燃料電池的儲氫罐複雜.因為在向熱核材料容器內注入T3氣體前,先要清除掉因為放射性衰減而產生的氦3雜質,否則,氫彈會變成啞彈的.

三,核彈內,還使用到鎳,銅,鉑,碳基炸藥,惰性氣體,鎢錸,鈹9,釙210(阿爾法放射源)......等等大量材料.當然還有一塊蓄電池,電腦控制器,自毀裝置,雷管,微型粒子加速器,塑料軟管(波導管),雷達高度儀,真空泵,五到七道安全栓(在進入目標區后才會推開最後一道防爆部件)......在發射前還要向核彈的電腦內注入一長串密碼和數個技術數據(缺少任何東西,都會變成一顆啞彈)......目前一顆二十萬噸當量的核彈,重量是110KG,體積和台灣人家用瓦斯(天然氣)罐的體積相仿.


三輪馬車改好側傾後,因為不穩,晾在一旁好久沒動他,又因為比他強N倍,準備上汽車的馬達遲遲未送到,就來回鍋玩機車吧!



首先要搞定側傾穩定度,試了油壓桿,彈簧,,最後以彈簧效果最佳。

彈簧也試了各種長度與拉申方式,本來是兩側拉,後來試成一側拉,一側變形產成推力穩定效果最好。別小看這兩根彈簧,位置與規格尺寸與安裝時鎖緊的角度都是試了N次後的心血。(注意看,停車時,兩根彈簧並不是直線)



只要路夠平,停紅燈腳不用放下(我也訂了鎖死材料,未來可切換側傾或固定)



輪弧燒好了,還沒加工,也還沒修飾,但大致是這感覺,後面造形有幾個想法。



這樣或另一個



但他們都是無法側傾,所以不能跨國滿進來裝,要重新設計。日本改玩三輪驗車就合法,臺灣真是太屌了,連宏佳騰原廠三輪都不給賣,真的是政治獻金廠商決定一切法規。



然後裝上增程器,我用a廠引擎搭b廠穩壓啟動器(類似控制器),但是是一體的,不會有一百多v的浮壓,也沒突波,但這顆控也相當貴(相對其他穩壓器),但我多試幾次後沒問題再分享哪一牌,能在龍頭處控制啟動與熄火。



座墊上那顆就是72v用穩壓器。



整體結構好了,油箱想移走,讓後面小一點,造型想完整些



要不是這台車代工廠有簽保密條款,真想請工廠朋友寄個殼給我diy修改,能省不少工。

報告完畢。



老實說現在側傾穩定度跟續航力一天跑個三五百公里沒問題了,礙於農曆七月,與外觀美化未完成,所以還不打算成行,上週有試過三橫一豎汽車環島,只有武陵這小圈有意義,其他其實還好。

未來可能跟車友正常路線環島後,再獨自跑段武陵(剛好十月馬車俱樂部有攻武陵車聚),應該就能有完整白牌或黃牌性能電動車說服力了。

這台馬車未來定義是,100公里續航內純電動,超過一百公里油電混合,目前測試油電混合能有50cc油耗,卻有250-400cc性能,目前整車加一個人重已經400公斤了。

材料費diy價約是125-150cc預算,真的,拜託請再挑戰我,重電在臺灣沒市場,重電沒續航,重電花費比重機高 。同等級動力下平均每公里車價與燃料費(含電池)加總,相對比重機底相當多到一個跨張。

臺灣優質廠商我發現在拍賣有賣外銷屌車,無奈無法掛拍,但,消費者想過,為什麼他不去驗車後合法賣嗎?

要賺錢的車商,願意花台面下必花的黑錢取得合法,但有心有遠景夢想的車廠,想必也是跟我一樣無法忍受不正當的必經過程,寧願無聲抗議。(拿兩倍錢請殺手幹掉這些人,心情還舒坦的多,也算為社會出點力)

或許有一天,沒了貪財的認證驗車單位,回規政府單位驗車,而官員又遵從工務員規範,驗車費從台面上五百萬降下來,也不用擔心不懂規據要多拿一百萬出來,不然一切重來重驗車,或許,真正的電動車,能出現在臺灣也不一定。

目前,以我的標準,臺灣上市的還沒有一台電動車,頂多是給小孩玩的玩具罷了..........我傑安特diy的mr4折疊車,時速跟續航都超過你們了,但不怪上市的車商,你們真的辛苦了...........


黃色的那個殼很眼熟,是實作品還是示意圖?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這台馬車也太恐怖了

可見得台灣真的人才濟濟並不是做不出像樣的電車出來,

為了利益官商勾結下扼殺了電車的發展空間
不解釋,看圖吧!




純電續航100公里,超過怎麼辦,托回來嗎?不用,找加油站加油就好........

這台極速140,但沒說我都騎140阿,我都25在騎。

三輪?,後移?沒阿,後面是一個托車托發電機啦,臺灣法規訂機車能托後托車,但托車只能50公分內,我才40幾。別為難我了。
後箱真合.開口處在修一下會更完美.我也開始在整理車子了.希望到時別下雨.就可以一起跑到武陵了..哈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