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有誰知道現在大陸的電動車發展的狀況細節?


BigMac4Diet wrote:
這個弱點主要來自直驅馬達,用這種設計的電動車,爬坡都不行。...(恕刪)

不過大功率電動車
連武嶺都爬的上去
就算是直驅馬逹
功率夠大爬陡坡也沒問題
而國內大部分電動機車馬力小
爬坡本來就很沒力
kc105 wrote:
不過大功率電動車連...(恕刪)


馬力大,耗電量也快

只要是爬坡,1-2天充一次電,煩都煩死了

電也是要錢的

充電花的錢如果比燒油還貴,這種產品局限性太大了

使用成本也高,車也貴

爬坡也沒有摩托車強

所以爬坡根本不適合電動車

最少現階段,電池技術還沒有到更進一步新品的時候,製造成本無法大幅下降的情況下

經常爬坡燃油摩托車更實際一點,使用成本,便利性,性能都比電動車好


電動車現在只適合日常市區上下班

短距離平面路段,一星期充一次電,才能體現出電動車性價比的優勢

這才是普羅大眾最大的市場需求

產品開發定位也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的



等以後電動車天天爬山也能一星期充電一次

那市場自然會慢慢接受的

當然市場接受了,才會有了產能,成本才能更降一步,消費者才能最終得益,企業也能逐步形成新品盈利
dongmark wrote:
充電花的錢如果比燒油還貴,這種產品局限性太大了
使用成本也高,車也貴
爬坡也沒有摩托車強
所以爬坡根本不適合電動車
最少現階段,電池技術還沒有到更進一步新品的時候,製造成本無法大幅下降的情況下
經常爬坡燃油摩托車更實際一點,使用成本,便利性,性能都比電動車好
電動車現在只適合日常市區上下班
短距離平面路段,一星期充一次電,才能體現出電動車性價比的優勢
這才是普羅大眾最大的市場需求
產品開發定位也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的...(恕刪)


沒錯,就是這個理

我只是想買台市區代步用的電動機車,愈便宜愈好,幾千元~2萬元內

本身早有汽油引擎機車了,假日如果要去爬山,或要去很遠的地方玩,我可以騎汽油引擎的去。

然後看台灣市面那些電動機車,動不動 4~5萬元、8~10萬元,什麼鬼....


***************************************

殺雞用牛刀,切水果用水果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誰規定一個人只能有一台交通工具。

台灣的廠商都愛把購買者,設定為:這是他人生中第一台交通工具。沒了它,哪也不能去了,所以要賣很貴。

但現實不是這樣的,哪個人沒機車。開車又騎車的人也一大堆。

想買電動機車,不過是作為第二輛或第N輛簡易代步工具,想要找便宜,不用掛牌的更好。

掛牌,就要每年付稅金。如果違規會被抓,亂停也會被開罰。

不必掛牌的,安全帽也不必戴了,夏天兜風多爽,不會流汗,髮型也不會亂掉。

什麼紅燈、二段左轉、通通無視,想騎哪就騎哪。有些小路紅燈亂設的,兩旁也沒車,在那邊乾等像個傻瓜似的。

想停哪就停哪,沒牌,警察能開你違規停車什麼的,是不是呢。包括路邊20元的機車停車格,收費員能開你單,根本就沒車牌的,怎麼開單。停車都免費的。

速度快就強制要掛牌,反而買時速低的免掛牌才讚。



電動腳踏車 奧妙之處,在於不必掛牌,就算違規被條子抓到,也開不了你罰單,真不愧是:代步神器之首。


性能堪比腳踏車又怎樣,不必真的腳踩就行了,腳踩太累了。性能再差,也是機車外型啊,可以載人,可以載貨。

在市區逛街、逛夜市的,塞車那麼嚴重,高速有個屁用,還能飛天不成。

又比方說:如果你載一個正妹,你希望慢慢騎就好,慢慢享受。還是騎很快的,都沒享受到。是不是呢。如果後面的妹子抱怨幹麻騎那麼慢,可以回答:這台本來就騎不快啊。

如果要出遠門遊玩,需要高速的,我就換騎原先汽油引擎機車,不就好了。又不是只有一台車。
kc105 wrote:
不過大功率電動車
連武嶺都爬的上去
就算是直驅馬逹
功率夠大爬陡坡也沒問題
而國內大部分電動機車馬力小
爬坡本來就很沒力


如果不考慮成本,加大直驅馬達功率可以改善爬坡力。不過考慮販售的目標市場,答案可能就不同了。
直驅馬達的設計在扭力與轉速間必須有一定取捨,PWM的控制範圍是有限的,超過扭力範圍,電動車不像汽油車可以慢慢騎,馬達會因電流過大而過熱停擺,甚至燒毀,而且此時電磁效率變得極差,非常耗電。
市售2行程50cc功率約2.8KW,但這是引擎功率,經過不甚有效率的無段變速,輸出損失很大(70%要偷笑)。相對位於直驅馬達小牛的2.1KW,綜合性能表現應該是略勝過於2行程50CC(如果解除電子限制)。如果看GGR的6.1KW加皮帶無段變速,綜合性能表現應該接近4行程125cc(125cc引擎功率8KW上下)。

不過馬達的特性是最大扭力在低轉速即可直接發揮,因此起步加速性會比功率同級的引擎高一個級數。
馬力夠大不要說上武嶺了,飛上天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加大馬力後車身強度、懸吊穩定性、煞車能力都要跟著加強,等這些都做夠了車子也更重了馬力又要再加大。
所以才會有極速加倍車價卻要加10倍的情形。
另一種作法是像小牛n1,增加馬力一樣給你限速20,這樣車架什麼的就不用改,反正消費者買回去自已解限速出了事自已負責。
是奸商需要靠台灣人來養他們還是

它們沒走不出台灣,出去會倒
http://jsq.hk/1gs3

formz1046 wrote:
是奸商需要靠台灣人...(恕刪)


當我們還在討論電單車的時候,人家路上已經一堆四輪的電動車在跑了!

這禮拜談了兩個客戶,蔚來汽車 & 車和家人家的定位已經在比較高端的大眾化電動車和超跑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