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天下雜誌:台灣的電動機車將邁入黃昏? 商周:電動機車讓我得搭小黃回家

油是便宜了,但換電動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環境的惡化,地球已經反撲了,在不減少污染,就沒下一代了,電池的污染是可有在製程中控制的,但車輛行駛的污染可沒辦法有效控制呀
所以癥結在於應該補助送驗的費用,不是補貼售價

至少驗得過的車廠就可以免收

來亂的沒驗過再收他錢就好

有人說電動車官商勾結

油車官商勾結更嚴重啦
近年來油車
沒事修法幾期環保的~
改噴射後維修售價更貴
品質卻下降 因為內部零件也都用便宜中國貨
兩岸交流後物品往來超方便
以前的內部是日本貨
這是現在老油車可以騎20年的原因...
油車進步的也只有美美的外殼

樓上有人說對岸電動車很便宜
標準台灣人買東西心態...
對岸電動車品質參差不齊 聽說還會著火爆炸
台灣雖然有些電動車會偷工減料但也不致於到這種程度
台灣人的命比較貴...






雖然 01 很多版面都淪為投資理財版

不過相信這邊在討論的很多人,並不是為了投資理財、買賣股票而討論的。而是從消費者角度,想買一台來用的。

買東西,會討論:性能、價錢(即所謂性價比,C/P值),這很自然。


充電柱什麼的,可能住高樓大廈、公寓的人比較關心。透天厝的人,把機車停在家裡一樓裡面,就可以充電的。

電動機車無法普及,完全是因為價格太高的原因。

撇除續航力不談,電動機車好處很明顯:
● 沒有排煙管,不排放廢氣,不製造空氣污染。
● 加速(初速)快。
● 靜音。
● 不用熱車、暖車,啟動馬上走。


當然某些人可能會想說,排煙管是給後面的人吸的,又不是自己吸。管別人死活幹麻。

但如果電動的大量普及,停紅燈時也不用去吸別人的廢氣,不是嗎。哪有每次都有空隙鑽到最前面去的。

噪音什麼的,也會大幅降低。
其實以我的狀況
算一算省不到錢

Elon Musk說:「證明一件事很酷,比賺錢更重要。」
我覺得騎電動機車很酷,減少空氣污染很酷,比省錢還重要
其實也是我對被廠商剝削的程度還在能力許可內
台灣的狀況,電動車

不用駕照,不用戴安全帽,酒駕也不怕?

電動車=快一點點的腳踏車

請問一下,那有牌子的電動車,牌可以拆下嗎?
yw1233 wrote:
現在的油價已經足夠打...(恕刪)

一台油車7-8萬,7-8萬的電車已可打趴油車。
油車5年的保養+油錢已經大於電車的電費+電池損浩

說多沒用,要不你也弄台EGo大白試試看?


shenta wrote:
油車5年的保養+油錢已經大於電車的電費+電池損浩
...(恕刪)


單靠一台電車就能滿足一切生活通勤所需?例如二十km的路途也是騎電車?載人呢?
所以需要兩台車?一台油車一台電車?這樣車價總共多少?車要停哪邊?
嚮應環保?一台電車的製造過程、電池和充電站的設置,要消耗多少資源?產生多少廢棄物與污染??
短距離的話,走路或是腳踏車最環保不是嗎?

上面說「標準台灣人買東西心態」?消費挑便宜的買有什麼奇怪的?有人專挑貴的買?挑便宜就表示要放棄品質和安全性?這樣護航真的是在幫產業說話嗎?難到要眼睜睜看著對岸有天連品質都贏過台灣才高興?

其實與其要給台灣的電車產業補助,還不如把這筆錢省下來,並轉用在確實對進口品的品質、安全性的實質把關!開放市場,價格才會合理化,電車品質因為競爭才能提高,產業才有未來~

shenta wrote:
一台油車7-8萬,7-8萬的電車已可打趴油車。
油車5年的保養+油錢已經大於電車的電費+電池損浩

說多沒用,要不你也弄台EGo大白試試看?



就八萬來算,光陽125機車五萬多買得到,雙載上山環島輕鬆寫意,
還剩兩萬五可以慢慢用,尤其對許多生活較苦的人更重要。
一次先拿出八萬,光這一點電動機車就很多人不會買了,


我暑假最常去的地方是山上,桃園市到新竹縣司馬庫斯來回240公里,
假日常常看到大學生十數台機車一起上山,幾乎每一台都是雙載,而且都是當天來回,
要應付這種行程電池得準備至少四度電。
以中華0.5度訂價18000元來計算,算15000就好,光電池就要12萬,兩度電就好,光電池還要六萬,
想跑遠一點就別想八萬解決問題,電池連車子一次要拿出十多萬才夠,這開甚麼玩笑?

學生用車不能只考慮讓他上下課,上山環島都是很基本的需求。
所以完全打趴油車這種說法提都不用提,賣車的人才會去說的語言。

短程買電動車可以,但是性能、泛用性電動機車都遠遠比不上,
省錢部分目前甚至還不能真正讓人有感,除非電池DIY。

我也相信電動機車比較好,因為我自己可以DIY電池,自己換高瓦數電機、控制器提升性能,
但是多數人不能DIY,DIY也不合法,所以不用提電動機車改裝後有多猛,打趴油車這種事情。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