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house wrote:
有啊,新北市的城市動...(恕刪)
白花2億補助電動機車環保署蓋電池站養蚊子 - 時報周刊
根據環保署前年公告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補助辦法」,獲選的兩家電池交換系統業者為台灣城市動力和見發先進科技,各可拿到每站一百五十萬元、最多三十站的 ...
實在是有夠「瞎」!環保署前年起補助業者,在新北市和高雄市各設置30站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現在還分別面臨「有站無車、有車無站」窘境!既使如此,環保署仍照常撥款,虛耗納稅人4,500萬元,讓這些造價昂貴的電池交換站,變成環保署放在街頭上的公共藝術品。
環保署前年提出「電動機車的電池交換營運系統解決方案」,要讓電動機車也能像機車加油一樣方便,電動機車只要騎到交換站,短短三十秒內,就能完成付費、換電池繼續上路,解決電動機車充電和續航力的問題,增加民眾購買意願和便利性。環保署前年公布實施「電動機車電池交換費補助辦法」,宣稱要在新北市和高雄市各設置三十座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除要花九千萬元經費補助業者,並補助一萬輛車,每人一萬元的交換費用,當時不少民眾都期待這項環保、省錢的電動機車政策,並解決電動機車的通電問題。
補助每站一五○萬元
但事實上,這項預計投入接近兩億元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計畫,到現在仍是「一場空」!新北市政府旁的新府路上,從去年起就出現一座嶄新、命名為「BES府前站」的站體,這就是環保署力推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正面站體上方正播放著以環保署長沈世宏為主角的宣導影片,賣力推廣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的好處和願景,中間是系統的操作介面和付費感應區,下方則是用來儲存電動機車電池的格位。不過,若真有騎乘電動機車的民眾要前往「加油」,卻是很抱歉,無法使用。這座由環保署補助一百五十萬元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目前在新北市有內有三十座,其中板橋區有十三座,中和和新莊各有五座和四座,剩下蘆洲、三重、樹林、土城則各有兩座,但現在除淪為署長沈世宏的個人秀舞台外,實際上毫無用武之地。且同樣的電池交換站,在高雄市也有二十一座之多。
根據環保署前年公告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補助辦法」,獲選的兩家電池交換系統業者為台灣城市動力和見發先進科技,各可拿到每站一百五十萬元、最多三十站的補助,等於一家業者最高能拿到四千五百萬元,並依照設置的充電站數量和最終服務量能,分五期付款,每期支付總金額兩成。雖然目前設置在新北市和高雄市的電池交換站,都還沒有正式營運,但因補助辦法中規定,每完成總交換站數量的百分之二十,就會撥付百分之二十的款項,只有最後一期的兩成,除需建置完所有三十站交換站,還要服務五百輛電動機車。環保署指出,台灣城市動力在新北市建置的電池交換站,三十座都已完成,且在六月前已發出八成、三千六百萬元補助款;高雄市的見發先進科技到完成二十一站,其中十八站已進行過審查,並撥給第一期九百萬補助,改善後廠商可再申請第二、第三期的補助款。環保署合計已支付兩家業者共四千五百萬元。
民眾根本買不到車
環保署雖已花掉四千五百萬元人民的納稅錢補助業者,但這些每座由政府補助一百五十萬元的電池交換站遲遲無法正試營運,問題就出在,目前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可以使用這兩家業者的電池交換系統的電動機車!環保署在補助辦法中規定,使用電池交換系統的電動機車,必須通過經濟部工業局的「Taiwan E-scooter Standard」(簡稱為TES)驗證,項目涵蓋電動機車的整車、充電系統及鋰電池組等相關性能及安全要求。環保署也說,電池交換系統要進入實際營運階段,業者必須要完成三十座電池交換站建置,且有通過TES驗證的電動機車,兩者條件缺一不可。但負責新北市系統的台灣城市動力所研發的專用電動機車,截至目前為止僅通過TES初審,何時能通過合格驗證,仍是遙遙無期,所以即使業者早在年初就完成所有站體的建置,仍無法啟用。
至於在高雄市設站的見發先進科技,電動機車雖已在上月二十五日通過TES驗證,但目前電池交換站僅完成二十一站,進度落後,同樣也無法正式營運。不過,環保署的電池交換站計畫,從前年起就不斷透過媒體宣導要「上路」,且多次大張旗鼓舉辦記者會宣傳,像今年五月十一日,在新北市辦的「二○一三 萬人路跑健走暨樂活綠能環保創意嘉年華園遊會」活動上,環保署長沈世宏和台灣城市動力就介紹為電池交換系統專屬設計的電動機車,但實際上,這部電動機車至今還拿不到TES認證,也是系統無法營運的主因;另外,見發先進科技早在今年三月推出電動機車預購活動,同時也開放會員加入電池交換系統,但當時不只電池交換站還未達三十站的標準,連電動機車也還沒拿到TES驗證。
政策延宕欺騙民眾
現在看起來,環保署一連串動作,不只是作秀,根本就是把民眾當猴子耍,一路欺騙!電動機車業者指出,台灣目前各家電動機車業者所使用的電池根本沒有統一規格,包括電池的容量、充電接口設計都不一樣,甚至連電池大小都不同,所以目前市面上各廠牌電動機車所使用的電池,根本都擺不進去這些電池交換站的位置。這兩家業者為電池交換所自行生產的車款又還沒推出,民眾就算願意要加入這項署長?中的「好政策」,也根本買不到車,耗資上億元的政策搞得「零零落落」,真的是離譜到極點! 環保署空品處官員表示,目前已制訂出電池交換的電池規格,只要有其他業者願意加入計畫,還會補助最高一百萬元的改裝費用和八成的檢測費用。另外,對新北市和高雄市的電池交換計畫遲遲無法上路,環保署則認為,主要原因是業者未能掌握電動機車通過工業局TES認證的時程,「無車可用,當然無法讓電池交換站進入營運階段」。 對環保署的說法,台灣城市動力行政處長陳威廉強調,電動機車去年十月就已送到工業局指定單位進行TES驗證,車輛規格都符合規格,究竟為什麼拖到現在還無法通過,問題出在哪?他們也很想知道。且設站過程中,要協調各公家機關,更是讓他們心力交瘁。陳威廉說,為發展這套電池交換站系統,除環保署四千五百萬元補助,公司也投資超過三億元,當然想要愈早營運愈好,像這樣拖個幾年都無法營運,資本額較小公司,可能就撐不下去了。見發先進科技總經理黃枝樹也說,系統無法營運,公司損失很大,過程中因設站用地取得面臨許多困難,還要克服電力、通信等問題,讓時程延後,但現在電動機車通過TES認證後,會先開始試營運,並對推廣很有信心。
依國際能源總署IEA/OECD去年出版的能源燃燒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二○一○年能源燃燒CO2排放總量為約二百七十萬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八九%,位居全球第二十位;每人平均排放量約為十二公噸,全球排名第十九位(亞洲排名第十位),尤其,全台灣汽機車總數高達兩千兩百四十一萬九千多輛,機車數量更超過一千五百多萬輛,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驚人。為此,環保署積極推動環保、低污染的電動機車,做法並沒有問題。可是,環保署要花九千萬元補助業者設站,又補助一萬台車,共一億元的交換費用,合計近兩億元的計畫,最後卻可能是一場空。
每公里省二角沒誘因
有業者就質疑,就是因為電動機車的電池沒有統一規格,發展電池交換站,應該要先考慮現有電動機車的市占率,成功機率也比較高,否則先有交換站後再來賣車,根本就緩不濟急,甚至可能因無法達到經濟規模,讓業者不堪虧損倒閉。台灣城市動力就推估,一處電池交換站最少要有兩百輛機車,才能維持營運,三十站就等於要六千輛車。 見發先進科技更認為,全高雄市需達到三萬輛以上的規模,才能維持。事實上交通部統計,至今年六月底,全台灣電動機車數量為三萬五千多輛,每月增加約七百輛左右,速度仍遠不及每月新增超過五萬輛,使用汽油的機車量。業者更指出,現在兩家業者的電池交換站,都只有自己開發的專屬電動機車可以使用,且僅能依靠交換站來取得電池,無法自行充電,一旦若發生充電站無法營運,這些民眾花費六、七萬購買的電動車可能就會淪為廢鐵,屆時不只早先的投資付諸流水,甚至還要多花錢收拾爛攤子。 最後,民眾選擇加入電池交換系統除考量環保,省錢也是一大誘因,但其實電動機車的售價比起一般機車,價格相差並不多,若以目前業者規劃的交換費用,每公里約○.七到○.八元來看,和使用汽油的機車每公里約一元相比,吸引力有限,且現在電池交換站僅在小區域內設置,電池也只能交換,不能自行充電,便利性甚至比不上只要有插座即可充電的一般電動機車,最後究竟有多少民眾願意被當成白老鼠參加實驗,其實答案應該很明顯。
電池交換站如同加油站
所謂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概念就等同於現在汽機車的加油站,電動機車只要前往電池交換站,透過刷卡付費方式,將已使用過的電池,換到一顆充飽電的電池,要讓電動機車也能像機車加油一樣方便。電池由業者負責保固,使用者平均可省下每年萬元的電池更新費用,但缺點是電池一定要透過交換,不能自行充電,一旦沒電,附近又沒有電池交換站,就只能自己推車。
環保署公告「電動二輪車電池交換系統共通電池審驗規範」
應該官方來做吧, 第一點先規定所有出廠電動機車要符合 , 不合規格就不準上路 ..去卡其他家. 這樣各家才會遵守
有業者就質疑,就是因為電動機車的電池沒有統一規格,發展電池交換站,應該要先考慮現有電動機車的市占率,成功機率也比較高
->這是對的 , 市佔率大車商要問下..不要亂開規格只有小家做, 那電池跟本沒法交換阿.
有人知道城市動力(股)這家公司嗎 - 批踢踢實業坊
2013年12月4日 - 12 篇文章 - 7 位作者
這隻叫城市動力的電動車公司最近一直被狂打電話推銷說正準備要由興櫃轉上櫃主要核心是BES及BMS技術最近超殺的長園科就是BES概念說甚麼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