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功率為幾千瓦的超微型渦輪機,目前還沒有實用性報道,若如上面的狐大所稱,超微型渦輪機的效率夠好的話.那麼無疑是一筆大生意,起碼在大陸可以找到很大的市場.馬上發財了.不過電動機車暫時用活塞機發電的問題也不大,畢竟比發動機的故障率還是要低許多的.
按照台灣的情況,比如R大的車子,一天就要跑80公里以上,而且速度要達到60KM/H以上.用純電動機車會很困難,對普通民眾,基本是不可能.
而且,我看到這裡幾位家裡還備有燃油機車.可以靈活選擇.但是,對大多數台灣人來說,恐怕同樣不現實吧.
所以,在台灣,恐怕使用增程式電動機車是發展方向.
而作為過渡,可以把燃油機車的後輪改成輪轂電機,一塊電池改成一盒電池,再加上一台控制器......就可以做成油電雙動力車了.
kalinka520 wrote:
這位大大,我先轉帳給...(恕刪)
這個錢的問題不大.在阿里巴巴上,也有許多提供增程器的正規廠家的,比如說,看起來這家慈溪天機的做工品質還可以的.還為奇瑞汽車代工汽車用增程器的.價格也不貴.
還有,看起來,增程器只是微型發電機再加若干配件而已.如果台灣有,也不貴的話,微型發電機可以在台灣購買,然後,只要配上從大陸購買的若干配件和控制器就可以了.
如果想玩玩增程器的話,反正也不難,但K大首先要想好要怎樣電壓功率和尺寸的增程器.然後才能去找找,我也很樂意一起去找找資料參考一下.不過我一直是紙上談兵,具體情況並不清楚的.有效勞的地方,我當然樂意出一下力的.
etspage1 wrote:
給予一些小弟的建議 ....
電機端子在大電流有電線不使用銲錫連接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因為錫會因為高溫溶解,不單純只是融滴 ...
而是有可能因此造成線材脫落,短路的危險...
而且已經是大電流的電線,產生的短路效果極其強大,所以大多數大電流都使用壓接,甚至於沒有使用壓接端子,直接利用電線對纏(非一般把線皮撥掉 ... 而是順著電線纏度去纏上電線,且越拉會越緊)
另外,直流超過24V其實蠻危險的 ....
樓主的端子保護措施做的很好
關於大電流線材連接R型端子的方式,小弟已改用壓接的方式重做、並全數替換下來了

但關於大電流線材連接XT-150接頭的方式,則還是使用燒焊,理由如下:
I.不打算因為只製作幾個接頭而購買昂貴到不成比例的安德森接頭(CP值 1:12)
II.尚需購入專用壓接工具(買不買得到還是個問題)。
III.經數次實際上路測試,無論是線材還是接頭其溫度都沒有超過40度的紀錄。
當然,如果我是廠商,我則一定會選擇使用壓接的安德森接頭!
畢竟個人造業還可以個人擔,但要是賣出去的出了什麼事,這就是良心的問題了

至於端子保護措施算是歪打正著吧~
說穿了就是怕死咩!

kalinka520 wrote:
這一部...跟您的K...(恕刪)
我覺得K大如果試圖玩玩的話,看能不能玩得轉,只要找一台72CC的發電機即可,約500W.再大一點,要看車架是否結實,和是否有足夠容積放置了.可以到台灣二手貨市場上看看有沒有類似的舊貨.應該有的吧.可能台灣還沒有增程器的控制器出售,那隻要從大陸購買即可,畢竟發電機比較笨重,運輸費用也貴,質量還未必保證,維修可能還有配件供給問題.至於發電機的控制器,可能目前只有是針對鉛電池的,而還沒有針對鋰電池的,那隻能使用鉛電池了.還好,鉛電池的體積也並不大,所以,問題也不大.
還有,鉛酸電池48*12的即可,17KG.容量老化了問題也不大.
記得R大的車備用了三盒電池.每盒約十升和十公斤,還要放置在踏板上.不知腳只能放哪裡?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直接在踏板上放一台發電機豈不更簡單?
所以,也許R大根本不用改裝這台KW1.甚至也不用在意老化的鉛電池,而只要在踏板上放置一台發電機,那就是理想的增程式電動機車了.當然,速度可能還不夠快,不過也只需加大電機和控制器的功率就可以了.
from地球國民:
"記得R大的車備用了三盒電池.每盒約十升和十公斤,還要放置在踏板上.不知腳只能放哪裡?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直接在踏板上放一台發電機豈不更簡單?
所以,也許R大根本不用改裝這台KW1.甚至也不用在意老化的鉛電池,而只要在踏板上放置一台發電機,那就是理想的增程式電動機車了.當然,速度可能還不夠快,不過也只需加大電機和控制器的功率就可以了."
我覺得增程式發電機只是在電池能量密度還沒有更好之前的過渡產物,不然都是要吃油、都會有震動與噪音,那就回頭騎油摩就好了,何必自找麻煩?
只要現在的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未來能再提升一倍就夠了!
現在在待料準備弄第四組電池,不然依鐵鋰電池冬季放電衰退的特性,三組電池恐怕就騎不到公司了

rico0123tw wrote:
我覺得增程式發電機只是在電池能量密度還沒有更好之前的過渡產物,不然都是要吃油、都會有震動與噪音,那就回頭騎油摩就好了,何必自找麻煩?
只要現在的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未來能再提升一倍就夠了!
現在在待料準備弄第四組電池,不然依鐵鋰電池冬季放電衰退的特性,三組電池恐怕就騎不到公司了
一,也許是過渡吧,如果以後發展出燃氣微型渦輪機的話,那也許就在很長時間內是"永遠"了.畢竟燃氣也算環保能源了.還有,吃油是吃油,不過少吃一半,震動和嘈聲,大概也能減半吧.而且,可以作為不時之需.是作為後備使用,避免推車總是一個解決辦法.另外,增程式電動車並不妨礙電池技術的發展.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只意味著增程式電動車在概率上的油耗越來越少,充電機會越來越大.最終使增程器成為可有可無的部件,直到可以不安裝.
二,比能量增一倍,第一,還不知是哪年哪月才能實現.第二,那也是對R大本人目前夠用,對許多長途高速客來說,還是不太夠的.
三,四包電池,四個十升和四個十公斤呀.對電動機車愛好者也許還可以,對普通消費者就不太現實了.
四,我這裡的引言功能有時也掛的,然後重新多操作一次,就又好的.而且,有時,我還發現有留言延遲掛上的情況呢.
五,目前,大陸的純電動三輪車和四輪車,備裝一台增程器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兩輪車的少一些,不過偶爾也有.因為,很簡單,大陸騎純電動機車,目的很簡單,就是短途低速代步(當然,簡易型48*12的電池,標稱里程50公里,其實女士慢慢一次能騎八九十公里也很常見).再說,大家知道,大陸城市禁摩的很多,大家騎電動自行車也是不得已為之.如果不禁摩,恐怕電動自行車不會發展得這麼快.大家還是喜愛騎機車的.不過,現在大陸並聯式油電混合機車和串聯式電動機車已經很多.許多人還是願意替代摩托車來使用的.一個是因為使用費用便宜,一個也是怕被警察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