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Gogoro市佔達到S曲線的拐點, 7.5%(11月), 6.3%(三月), 7.4%(四月)

寶來旺 wrote:
從那張圖表來看,應該...(恕刪)


有哦,你說的對,下圖是我把103年以後每年重型電動車的新增掛牌數以年度分,看樣子還沒到IP點。
108的部份是依照9月份不動的狀況推估到12月。


資料來源:機動車輛掛牌數
寶來旺 wrote:
給你參考一下看看go...(恕刪)

我看完了,我會再去多看一些,謝謝你🙏
plovea wrote:
...IP是成長最快的位置,Gogoro已經連續第四年接近100%成長,應該早就到了...(恕刪)

一樓附的圖,
縱軸是 "數量" capacity (線性的).
而 "已經連續第四年接近100%成長",
這是 "等比" 指數型的成長.
簡單說, 你要觀察到連續幾年 "數量增加量" 也就是 "成長量" (而不是 "成長率") 成為穩定數量, 或發現 "成長量" 開始減少 (如果觀察到今年 "成長量" 少於去年), 才是過了 IP.
例如, 雖然連續幾年都是100%成長, "成長率" 固定, (今年要達到可能有拼),
去年 "成長量" 4萬輛, 前年 "成長量" 2萬輛, ...
今年 "成長量" 預估會比去年 "成長量" 還多,
所以 "成長量" 還在持續增加, 還未穩定, 也就是還未到達圖中 IP.

<== 補充, 以上發言錯誤, 訂正請參看 #105 樓.
拐點通常是到達5-7%的市佔的那一年,拐點後的高速成長期經常是年成長率由300%,200%逐步降到50%,台灣的拐點應該是2017年,明年電動機車成長率應該還有80-100%,仍然在高速成長期。

如果以全球的機車市場來看,電動機車的定義太雜,大陸那種電自去掉不看的話,電動機車仍然未達拐點, 要看印度與東南亞市場何時達到5%的銷售量。所以睿能不用急著去開發中國家市場,先在已開發國家市場站穩比較是未來兩年的重頭戲。
Younger2006 wrote:
拐點通常是到達5-7%的市佔的那一年,拐點後的高速成長期經常是年成長率由300%,200%逐步降到50%,台灣的拐點應該是2017年,明年電動機車成長率應該還有80-100%,仍然在高速成長期...(恕刪)

如果你是要討論 "反曲點" IP 的定義,
既然說 "通常", 那就不是總是如此.
一樓附的各產業範例圖, 所有的產業反曲點 IP 都在 5-7%市佔嗎?
我再仔細看一次一樓, 發現 "所謂市占" 不是當年銷量比例, 而是附圖縱軸 capacity 是歷年總量 和 市場總容量的比值,
所以我前一篇寫錯了, 反曲點 IP 不是看 "年增量" (例如去年比前年多賣4萬輛)穩定到減少, 更不是看 "年增率" (例如連續4年 +100%)穩定到減少 (就算看這項也是今年才達到),
而是看 "年銷售量" (去年例如7萬8)開始穩定到減少,
也就是減去了自然汰換量之後, 當今年賣出量, 和去年賣出量差不多或減少, 才到了反曲點 IP.
簡單舉個例, 如果第1年賣1萬輛, 第2年賣2萬輛, 第3年賣4萬輛, 第4年賣8萬輛, 第5年賣13萬輛,
都沒有人汰換的話,
那你的歷年總量圖會是: 第1年1萬輛, 第2年3萬輛, 第3年7萬輛, 第4年15萬輛, 第5年28萬輛,
曲線斜率一直是向上凹的, 還看不到反曲(曲線斜率從向上曲, 變成不曲了, 再變到向右曲) 的跡象.
<== 這個數字占總量也才 2%, 也不到 5~7%.
如果假設反曲 IP 發生在第6年, 那第6年要賣13萬輛, 第6年總量到 41萬輛,
歷年總量圖曲線斜率開始固定不再向上曲了, 這樣才有 IP 的發生.
(都沒有人汰換的話)

==
補充, 為避免漢文語意不清, 將文中原本 "下曲" 改為 "右曲".
JL wrote:
嗯魯兄不必算下去我敢...(恕刪)


换電站的大數據就是能借錢了, 而且會記錄消費者常去那,可統記數據比手機還準, 這種數據一堆人

想要, 而且换電站本身就是大型充電站而且最佳化了。

睿能目前單月新車銷售量以賣贏yamaha 了現第3名
這些油車不緊張不怕。

油車包袱就是全省經銷商只想目前油車賺爽爽, 把消費者當盤子一樣輪胎, 油車就不耐用,很少騎快車能破12000 公里才换胎, 有的都要破2000 等級才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