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Go粉又一奇怪的邏輯

ileight0611 wrote:
聽你這麼說
只能說你...(恕刪)



應該是說沒電了,
要去旅館充個幾小時。
closer0616 wrote:
首先我還是要聲明
物品各有所愛
請別做其他的口舌之爭
買什麼都是個人自由

聲明就是論事,免得老是被說他廠工讀生
But
請go粉不要到處誤導消費者

我不懂go粉的邏輯點是
繳月租是買電池跟電池保固不是充電錢
那不是大家應該統一價格299

為何還要分499, 599, 799

像emoving一樣299保終身啊

買go的充電器自充電錢還全算自己的又繳高額月租費
會有盤子這麼慷慨嗎?

結論就是go粉的錢最好削..(恕刪)


嗯 .. 等 emoving 可以跑時速 90 再來比吧, 不同定位的產品價格有啥好比的?
人家可以跑時速 90 所以可以分 499/599/799 再外掛 249
emoving 能跑時速 90 嗎 ?有啥好比 !?
有人會拿 2000cc 的小車價格跟 5000cc 的大車比嗎 ?
closer0616 wrote:
首先我還是要聲明物品...(恕刪)

很奇怪,覺得gogoro產品爛還是價格爛不買不就好了,
非要一直罵罵罵不知道是在罵什麼,這麼爛的話消費者也不會買單,
你說go粉會買,那關你什麼事啊?
我沒買gogoro,但也不會像樓主這樣這麼關心gogoro
jo87fish wrote:

很奇怪,覺得gog...(恕刪)



關心趨勢沒有問題,
但要砲之前記得功課要做紮實,
不要連對手在做什麼都看不明白,
這樣會砲的很沒力,反而被圍剿。



東西如果你覺得貴,
首先應該要去了解為什麼,
若只是想拿蘋果比芭樂,
這就太難堪了一點,
表示根本鑑別能力不足。


既然分辨不出來,
實在是沒什麼好砲的,
只會顯得自己的不足。


如果是能分辨,
很想要但能力不足,
該做的事情是增進能力,
而不是在那邊無理取鬧。


台灣人太信奉物美價廉,
把整個市場弄臭、
整個就業環境變差,
這種貪小便宜的根性不改,
只會拖垮社會而已。


當你沾沾自喜早餐只吃50元,
嘲笑早午餐貴死人根本坑爹,
有這觀念的人,格局就太小了,
你要50元的市場,
只問價格不問原物料安全,
你敢買當然也有商人敢賣,
長期吃下來會不會健康受損,
你都不在乎了商人會在乎?
分辨不出來啊!
越便宜越好不是嗎?


外國人之所以強盛,
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
對於「美」的鑑別能力很高,
知道怎麼分辨好壞,
知道怎麼造出好東西,
而不是靠勞力苦幹實幹,
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
也不過數十年而已,
對於「美」的鑑別還差得遠,
上一代多半也只教育苦幹實幹,
這就是勞力密集,廉價代工的命,
但不表示你必須停止提升自己視野,
多看多學習分辨是非好壞,
民粹在台灣之所以管用,
就是因為老實與無知,
繼續下去只會國力衰微,
更窮更苦,用不起好東西。

closer0616 wrote:
首先我還是要聲明物...(恕刪)


趙你這樣說 手機吃到飽也不要分

499 599 699 799 999 1399 等等吃到飽之類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外國人之所以強盛,
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
對於「美」的鑑別能力很高,
知道怎麼分辨好壞,
知道怎麼造出好東西,
而不是靠勞力苦幹實幹,

國外都很美嗎??
請問所謂外國是指哪一國??
在下一定能翻出那國很多醜陋面新聞!!
不要太媚外了
這邏輯…
看了只能搖頭

我不是車主
但我認為你這行為很無聊
純碎來討砲

高使用率的繳多點,低使用率的繳少一點
站點不用維護嗎?想用又想吵免錢

陽沒啥好講的,一次先給你賺足
出事會不會輕鬆給保固換件還不一定
你第一天在台灣吵保固嗎?
封閉的鎖國保護政策,國家能進步不進步
有必要拖跨?

若你無法為進步出一份心力,不如嘴巴閉上
跟隨趨勢,讓有能力有頭腦的帶頭
而不是一天到晚講邏輯(更別說完全沒邏輯)
自由是建立在一種制度限制下
而不是你想幹嘛就幹嘛
由其在啥都不是的時候,別出來亂帶風向
看了反感

giobling wrote:

國外都很美嗎??
...(恕刪)



凡舉藝術、音樂、工業、飲食等等,
要先有培養鑑別力的環境,
才能誕生出那麼多優秀的作品,
也才有相對應的市場接受度。


台灣則是有節儉的傳統天性,
卻不知道這種近乎於貪婪的性格,
正在一點一滴的,
養成劣幣逐良幣的社會環境,
欺騙自己人、喜愛佔自己人便宜,
看不出別人的價值,
只管便宜不管優劣,
立場對換以後,
也沒人認定你的價值。


不過幸好,從市場來看,
這幾年消費者有了明確的選擇,
而小格局者的視野,
一樣維持低水平的銷售,
你只注意價格,
怎沒去思考為什麼走紅?
過去十來年沒人聞問的電車,
怎麼瞬間突然有銷售量了?
關鍵原因,
當然不可能是舊思維那一套,
已經被市場鄙棄的模式,
現在卻一直想搭順風車炒冷飯,
而不是提出更具吸引力的競爭產品。


電車還有18年可以慢慢關注,
沒人希望看到獨大,
但目前競爭者真的有段差距,
希望日後能見到破釜沈舟的強者出現。


工業革命時,
台灣沒機會在油車產業沾上邊,
起步晚了,加上鎖國造成停滯。


如今電能時代將近,
台灣本質上是有一搏的機會,
就看廠商、消費者,
怎麼去做出正確的選擇,
小國本身資源就不多,
內銷也銷量有限,
不好好合作還在搞內鬥,
繼續搞義和團?
國內扛壩子,外銷呢?
日本國內機車年銷量也不高,
為何可以誕生那麼多世界級車廠?
台灣造車的熱情?國人對車的愛?
若還是把車當作只是代步工具,
格局就真的只會造「代步工具」而已。
電糖果3.0電池一個報價29500
攤提5年,一個月是492元

你會嘴電糖果嗎?XDDDDDD

先說~我沒有GGR
還在騎老舊CUXI一個月加兩次油
樓主不敢出來了啦,他可能不知道該回應什麼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