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其昜電動機車開箱文-台灣車廠誠意之作(10年6萬8千公里達成)

最近Candy3.0後輪換了IRC MB90 3.50-10,網拍只看到2家有賣,買到庫存最後一條打折算含運800元,前一條米其林S1 3.50-10跑了8千多公里。





IRC MB90是較軟的晴雨膠胎,胎型比較尖,3.50-10會稍微碰到內土除,把鐵片支架調一下就好了。
51J,4PR胎壁比較軟,打飽氣胎壁會有點鼓鼓的,重量應該比59J,8PR的胎輕一些。
初步感覺乾溼抓地都和S1差不多,比原廠胎好很多,尤其是溼地,路感比較軟Q,胎壓要多注意,CP值不錯,只是貨少較難買,耐用度要等半年後再看看。
wmcrux wrote:
最近Candy3.0...(恕刪)

之前胎壓都打到32/36,發現小胎(3.00/10)又打太飽時,遇到雨天的濕滑道路時,抓地力不足,現在都給他打到26/28左右,有天在路口急煞時,車尾沒亂擺,安全煞停。
SWAP VS Candy2.0兩陽(昜)電動機車比較

要買台一般款的電動機車已經蘊釀好久,從前年中開始注意這個區段的車,一般版TES電動機車比較表,當時就有鎖定三大廠的車在評估,原因無他,怕小廠沒多久就不玩了,日後零件和維修上容易出現斷炊的現象,口袋名單內有E-vino(大菜籃) e-Woo(可抽取快充) Candy2.0/3.0(市售成績不錯)這幾台在挑選,尤其是Candy2.0/3.0很多網路文章都可找到討論,而且去年九月光陽原廠那一波促銷也賣的不錯的樣子,這台我不是買新車,所以不會有重覆申請補助的問題(也不用問我新車價啦....),過了快五年,這台車上的零件都不會2266的,可見油車最大廠賺錢不是賺假的,原本這台是光陽車行給客人的試乘車,平常都是放店內,算是有在照顧的,前面要買新車所考量的一大堆有的沒的,看到這台要賣時,統統不必想,直接殺到店內試車後,就去7-11領錢給店長了。

買二手電動機車最怕買到有問題的,像是:電池快死掉,控制器有毛病,或是內部接線接觸不良,入手之後還要花不少錢才能騎上路,所以二手電動機車通常沒有人要買,也因此沒甚麼價,這個時候許多車主是選擇去把車報廢掉,省的麻煩。

其昜這台高速與大扭力的車騎慣後換騎上這台Candy2.0,第一次上路試騎一小段的感覺,讓我想起幾年前試騎的EM80,軟綿綿的加速感,超安靜的馬達聲和較輕巧的車重,手把高度較低,按下POWER鍵只能到36.....,騎回店裡後仔細看,原來是設定在英里mile這邊,就請店長幫我改設定到km數值。

第一天牽車上路去測極速,普通模式可以到46km/h左右,按下加速POWER鍵可以到59km/h,前提是路要夠長,才可以一路慢慢把速度拉上來。

第一次騎來上班,最快保持在42km/h,ECS約四格,停好車後還有超過一半的電(6格),全程都用普通檔,都沒按power鍵,上坡維持在35左右,有點慢....。DIS 31km是電腦預估的剩餘里程,上坡時DIS剩15公里而已,嚇我一跳,還好平路又跳回來.....。

回到家,電量表還有三格,安全到家,這速度上下班,一路上都被人刷過去啊。

馬達2000W的扭力比不上其昜4300W是可以預期的(25度與14度的差別),其昜SWAP和SW2從地下室三貼騎上來完全不是問題,這台Candy2.0載160公斤在上坡坡道時就定竿不能動,只好一人先下車,把車騎到路面後再坐上車;在過一個地下道後的上坡靜止起步(單人),按power鍵大手催時,會有點滑牙的感覺,改催小力一點就不會有這狀況,要常常雙人騎乘又載重爬坡的,還是建議用Candy3.0/SWAP那幾款3000W以上的才會比較適合,這台非常適合一個人騎,或是給媽媽載小朋友。

這台Candy的獨特優點是:長長的座墊,二大一小坐起來都還可以很舒服,飛旋踏板讓小朋友可以有地方踩,22公升行李箱,空間夠放東西。其他就是跟其昜一樣都採用一般機車的通用零件,耐用度早就經過市場考驗,不會出怪手。

這台買進來之後,我家裡的機車真的就是三羊開泰了(光陽/三陽/其昜),雖然其中有台三陽還不是電動的......。在桃園火車站路邊普通機車停車一次就要收費20元了,這台Candy2.0可以免費停到電動二輪專屬免費車位,一年下來大約就可以省下5000多元的停車費,而且還不用加油喔!!
golden888 wrote:
SWAP VS Candy2...(恕刪)

恭喜吃到實用又超值的電糖果
請教這台試乘車總里程?
充飽電時DIS顯示多少,應該有40左右吧?
wmcrux wrote:
恭喜吃到實用又超值的...(恕刪)

買之前問店長,他都不太知道電池續航剩多少,試乘時我也問他不是可以顯示DIS?他也不會操作。著實讓我煩惱了一下。

後來車子寄來之後,充飽再按出來這畫面,有時還會多0.5。

原本車子是設定在英里,店長說的809公里其實是1306公里,這樣也不多啦。所以,有看到這里程的二手或試乘車,建議去現場看看哦,說不定就撿到寶了。
golden888 wrote:
買之前問店長,他都不...(恕刪)
早上不到10度,騎之前其昜天天騎的17%坡,有開Power的狀況下,速度只能在20左右,爬到最陡處時速剩下10公里而已,因為車子沒啥聲音,讓我感覺這車子下一秒就要休眠一樣。之前其昜在這段大約是40,最慢還能到32-35。

這次有偶爾開power鍵,在紅燈車多時起步和有點小上坡時,次數不會超過10次,每次五秒內,只有在爬上面陡坡時一直開著Power,到公司剩下4格。看來下班要用滑的回家了。(上班這趟騎了15公里,時間比平常騎其昜多了10分鐘左右)
golden888 wrote:
SWAP VS Ca...(恕刪)
這比較表漏列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充電器。
其昜SWAP是可以鎖在車殼內的,光陽Candy2.0是外帶式,若出門怕電用光,就得把充電器放在馬桶內帶出門,這樣子就會佔用馬桶空間。
3年又一個月的騎乘心得

車上里程是20,902公里,比上個月多197公里而已,這是因為換騎另一台Candy2.0,這台車暫時就少騎了一些....,平均每月里程是565公里。



(20170219台視新聞截圖)

這是昨天看到的新聞,因為偶爾有騎這條路,路況大概有點熟,就是雙線道的小路。這台電動機車騎士經過路口完全沒減速,就給他衝過去,沒想到另一側轉過來的電動輔助自行車也是完全沒有聲音,就這樣兩台直接對撞後,倆人倒地不起....,還好新聞說騎士沒大礙,算是好運的。

電動機車不像電動自行車有限速25公里,騎在路上完全跟一般機車一樣的法規,只要按照道路速限騎,一般不會有大問題,但沒有聲音又是高速移動下,要非常注意路上其他車輛或是行人的狀況才可以,千萬不要故意緊貼其他慢車或行人給他刷過去,因為有人習慣只用耳聽聲音來判斷後面有沒有車,又懶得轉一下頭看後面再確認,這樣經常就會發生碰撞.....。

我承認很多年以前我也喜歡幹這種蠢事,看到小台又慢速的電動車時,就會有非常幼稚的舉動,刻意提速之後刷過去...。現在就覺得還好運氣好,沒碰上那種大迴轉或直接切過來的人,不然就會像新聞畫面一樣,造成兩方的人身安全上嚴重的傷害。

我是不太建議電動車去改裝馬力的,因為很多入門者以為只要速度快就好,完全沒把制動能力給同步提升起來,碰到狀況時就會難以收拾,試想同是壹台車,掛綠牌的電動機車車重有60-99公斤,電動自行車只有40公斤,在相同車速之下,兩種車的車架強度與煞車系統會有一樣的水準嗎?只是加大馬力再配合輕車體,當然速度可以有很明顯的進步,但衍生出來的安全性問題,希望使用者自己也要注意,當你問到可以幫你加速的店家若沒有同時建議你加強煞車的,這一家你也要多注意...有狀況發生時,就是自己承擔,沒人會怪幫你改車的人。
最好還是不要用電動自行車來改裝動力,店家也不接受電自改裝,這樣才是最好的第一步


因為電動自行車沒有強制險呀
當寒流那幾天我穿著冬季的防護衣褲騎車去買東西時,老闆指著我的電動機車,笑著問我說:先生,你是不是騎錯車啦?你這台車不能壓車啊-----。
  • 1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