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其昜電動機車開箱文-台灣車廠誠意之作(10年6萬8千公里達成)

0909小金魚 wrote:
我去看一下其昜的歷史...(恕刪)
他們重心擺在賺外幣,外銷為主才對,在臺灣上市那陣子,我想只是來“交朋友”的吧?


2016年11月1日出車禍,髖關節骨折。
總之先把維修清單放上來當做參考,還在修養中。
TIRURU wrote:
2016年11月1日...(恕刪)

這報價看來換了好多東西,連車架也換掉,(這車架快6000元,勁戰的約8000元)撞擊力一定不小,還好人沒大礙,要好好休養。
nAve Plus 手機/平板 APP無線胎壓偵測器開箱測試

誰說騎電動機車就不用胎壓偵測器呢?前陣子新版gogoro已經把胎壓偵測裝上車了,時速若可以騎到60以上的人,或許應該考慮裝一組在電動機車上,幫你把關輪胎胎壓,避免胎壓過低出現失控問題。

難得的是這一組nAve TPMS在台灣研發與生產的產品,公司與工廠就在林口華亞科學園區內,與市面上大部份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不一樣,售後服務一定找的到人。

裡面的內容物是兩個偵測器+兩片防失螺絲+一隻專屬小工具(二顆鈕扣電池已經裝進去了)

還有保證卡與一小本說明書與一張安裝小叮嚀

nAve 的這組胎壓偵測器跟我之前裝在SWAP上的維迪歐M1,同樣是胎外式的偵測器,只是維迪歐是有主機的,nAve 是用手機顯示。

因為沒有用過其他廠牌的偵測器,就用這兩個先比一比實體比較

(左邊唯迪歐M1:9克 V.S. 右邊nAve:7.5克,含電池約10克) 體積是右邊比較大,比較高,拆裝nAve時,視線比較不會被遮到。

拆卸工具,左邊的M1比較大支,右邊的nAve工具的尾端,有胎紋檢測的設計,還能拿來檢測輪胎是否該換。


介面(小主機 V.S.手機)
M1主機我是用魔鬼氈當成可拆式,下車就拆走,才不怕被拔走,現在出門不管去哪,手機是一定會隨身攜帶的,所以透過手機用APP來偵測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安裝:1.偵測器:把原先的偵測器和防失螺絲拆掉,再把新的這組鎖上,不用三分鐘,兩顆都鎖上去

防失螺絲一定要先鎖進去一點,再把偵測器鎖緊,再來就是把防失螺絲往外退出,再用附送的小工具逆時針鎖緊,不然噴飛一顆就會損失慘重。


2.APP:在google play中找到 nAvePLUS TPMS安裝後開啟

按下中間黑色部份1.5秒,就能新增一組偵測器

可設定警報音量

選定車型

出現掃描視窗,對準兩個偵測器的QR Code(在保固卡內,這絕對不能遺失,要收藏好)

接著按設定鈕,把車子輪胎想設定的警示數值輸入


第一次裝上去,冷胎壓是26/28,中午溫度是22度

下班的溫度是16度,騎回家熱胎壓就升到28/32,溫度也升到18/24度,後輪升溫情況較明顯。這個溫度在輪轂式馬達上應該非常有用。因為溫度若是異常,就能提早發現是否輪軸是否歪了,導致不正常磨損,以增加路上的行車安全性。

一拆下偵測器,手機畫面立刻出現紅色的閃爍與高頻率的警示音,還真吵。他們這組還有個超方便的優點,就是能一個手機加入多組偵測器,一對多台車,只要安裝時用APP掃保固卡QR code,就能新增一組偵測器。有多隻手機的人或是幾人共用一台車的情況下,還能把多隻手機都灌好APP,都能夠連線監測。不會綁死一隻手機,這還非常人性化的說。原廠說這用藍牙在連線的,原廠說這樣比較不會像wifi那樣耗電.....。

看過有人家裡有兩台機車的,他去選一組汽車的,有四顆偵測器,這樣他就能裝在兩台機車上面,比一次買兩組機車的還便宜一點點。

因為是一顆偵測器配一個專屬code,所以若有人居心不良去拆走這顆想拿去他車上用,很抱歉這是不能用的啦!!



原廠還有個能量補充包,裡頭是四顆專用電池和四條橡皮圈,兩棵氣嘴橡皮墊,自己就可以看狀況更換。
TIRURU wrote:
2016年11月1日...(恕刪)

髖關節骨折可不是小事,至少要休養半年,還可能影響以後走路,要保重∼
要是舊125撞這樣我就不修了…
wmcrux wrote:
髖關節骨折可不是小事...(恕刪)
劉德華也是髖骨骨折,要半年。
wmcrux wrote:

golden888 wrote:

感謝2位的關心。



這風鏡真的經得起考驗,這次修車還是又買一片。
照片請同學幫忙拍的。
TIRURU wrote:
golden888 ...(恕刪)
那時候裝這組台製風鏡,就是看到原廠拍的測試影片
還用台貨車壓過去也沒碎掉,它的韌性非常夠 。
golden888 wrote:
那時候裝這組台製風...(恕刪)

我的黃羊也想裝這組風鏡,之前透過line跟蔡先生聯絡,不過沒有得到他的回應,後來拖一陣子就忘了XD。不過以後如果要裝應該還是先考慮這組吧。原廠拍的宣傳影片有些的確還蠻有笑點的,哈哈哈。

TPMS,我就是想省錢裝了汽車的,給兩台機車用。大致上還蠻方便的,要說缺點就是那個錶頭是用兩顆四號電池,每隔一陣子就要換電池比較麻煩點。不過花四千就能幫兩台機車裝上胎壓計,還是很划算。另外那個錶頭是給汽車用的所以不防水,下雨就收口袋。
golden888 wrote:
顯示圖片前腳踏板的長...(恕刪)

用這雙直排輪當成比例尺,最寬處是45公分,在其昜的踏板上可以完全平放。
鉛酸版的SW2,因為高度低一點,直排輪不能平放。
  • 1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