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se wrote:看來今年買氣真的很冷...(恕刪) 我覺得標題要改成電動機車做不起來的原因有哪些?(廠商做不出符合通勤需求的電動機車的原因有哪些)舉例 我個人一天平日來回里程 36km 週末假日來回里程 90km平地最高行駛速度約70km/h 山路爬坡的動力要7000轉 4xkm/h約5天加一次油請問哪台電動機車做的到以上的事?
1.政府法令的不確定:a.政府推行時,補助的方式不切實際,怎麼補助法令宣導不周.b.推行電動車不同調,各政府機關還是自做自的,其實還蠻符合現在政府做事方式.c.法令不周全太嚴格,電動車分太多種類,且管轄單位均不同.d.法令規定太多電器規範,不符合電動車發展趨勢.2.人民接受度不同:a.喜歡電動車的人還是喜歡電動車,不喜歡的就是不喜歡.b.不了解現在電動車發展趨勢,一昧依個人觀點批評(太貴,續航力太差等).但這也是對的消費者最大,不是嗎?c.大陸便宜的電動車品質有多低,可以買嗎?但台灣人只能看到錢卻看不到品質,且台灣還受限於需通過一堆法令才可販賣,這些測試法令所產生的費用當然也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3.技術者的無奈 :a.受限於台灣太多不專業的法令規定,無法發揮其技術應用.b.大陸太多便宜品引進不進來(法令限制),就算引進進來,品質難以管控.c.技術支援不夠,政府與廠商只喊口號卻還是以利益為主.政府的多頭馬車人民接受度太低技術人才無法發揮這幾點是我所感覺得!
milanquan wrote:我出遊、上下班,有用...(恕刪) 我覺得現在熱烈討論的大大,很多都是相關行業,像大陸這樣電動車發達的國家真的不多而且民眾大多是被逼不得不使用!或者因為電動車不用等紅燈沒大牌不用檢驗等等理由而使用!如果可以選擇他們還是會選機車~ps我也在大陸做過幾年台勞,這是我自己的所見跟心得~
Ayoomi wrote:我覺得標題要改成電動機車做不起來的原因有哪些?(廠商做不出符合通勤需求的電動機車的原因有哪些) 我贊同這樣的思考方向考量過多的政府政策、人民心態、油商利益陰謀等等,參雜過多臆測,更充斥負面消極的態度,實在不是一個很正向的討論方式。但我想這個問題還可以再稍修改,因為像是 Brammo & Zero 等等的車自然在極速和續航上都很理想,但基本定價三十萬~五十萬。所以問題不是為什麼做不出來,而是如果做出來了,會需要賣多貴?話說極速超過 70km/h,續航超過 90km 這樣的標準,如果 EVT-6000 領牌上路,就差不多能達到了。 4000kW 額定功率,50Ah 電池。(雖然 90km 這方面有點危險) 售價方面有人能提供資訊/看法嗎?http://www.evt.com.tw/product/detial/5
住公寓式的人要充電不用在空拋了直接從電表那邊拉線出來就行假如真的不行買個木製的信箱或者鐵製的信箱(或原本的信箱)從樓上插座拉延長線下來放到信箱裡充電器也放在信箱充電器的充電頭看是要改長點或者接個轉接頭都可以這個方法很多人都試過但唯一缺點就是樓下一定占的到停車位我還有看過四輪代步車都這樣充電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