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已成電動機車主戰場 日本、印尼、印度如何推運具電動化?
國際一再強調氣候變遷的急迫性,隨之而來的,是逐年增加的淨零排放意識,並帶動、改變了生活行為。
國際能源總署(IEA)每年都會發布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Global EV Outlook)。報告指出,為減少公路運輸的廢氣排放,2050年,「電能」將成為交通運輸工具的主要動力來源,運具電動化將成為各國交通部門重要課題。
2017年起,每年全球電動機車的銷量持續成長,主要市場是亞洲;因此,亞洲各國電動機車發展政策格外重要。本文將介紹三個亞洲國家的政策,作為「機車大國」台灣的借鏡。
日本:補助個人,更補助企業
日本是台灣人熱愛的旅遊地點,不少人都對其乾淨的環境留下深刻印象。而日本為了推進運具電動化,也下了不少工夫。
2021年1月18日,當時首相菅義偉在國會表示,2035年日本車輛銷售市場需100%電動化,並自該年起禁售純燃油車。不僅中央立下目標,日本最大都會圈東京也宣布,2035年要達到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
為了實現決策,日本政府積極投入購車補助,鼓勵民眾使用電動運具。
目前,產業經濟省(相當於台灣的經濟部)按照各類電動機車提供補助,上限從18萬日圓(約新台幣3萬8,540元)到48萬日圓(約新台幣10萬2,770元)不等。且編列預算已從2021年的155億日圓(約新台幣33.2億元)大幅增至2022年的353億日圓(約新台幣75.6億元),可見決心。
除了中央補助,東京都、靜岡縣、栃木縣宇都宮市、德島縣等地方政府也有額外補助方案。例如,東京都不僅提供個人補助,也擴大至企業、法人、非營利組織等單位;栃木縣宇都宮市同樣也將補助拓展到中小企業。
印尼:完善電動運具使用環境
東南亞的印尼與台灣一樣,機車使用者比例高——在這裡,82%私人運具是機車,且年銷量突破600萬輛,車數連年成長;機車不但是人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多元款式的摩托車流也成了城市的獨特景象。
近年,印尼政府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先後提出多項電動機車的目標。
首先,是2017年發布的「國家能源總體計畫」(第22號總統令),預計在2025年實現210萬輛電動機車目標。
2019年,2019年第55號總統令進一步提出,2030年,全國將有1,300萬輛電動機車及22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
2035年,印尼更希望,至少30%道路交通運具使用電能,並在2050年達成禁售燃油汽機車的目標。
除了積極訂下時程,印尼政府也推動明確政策。例如,第55號總統令要求完善國內的電動機車使用環境,包含補助建置充電站的費用、擴增充電網絡;政府也期待國營與民間企業合作,在公共加油站、加氣站、中央及地區政府辦公室、購物中心、路邊公共停車場、住宅區等地廣泛建設充電站。
此外,印尼政府透過降低充電費、由地方政府減免停車費、向充換電設施的設置廠商提供財務支援等,多面向地增加誘因;並給出電動運具研發、職業訓練、設置基礎設施等優惠措施。可從各項政策看出,印尼正多管齊下地推動電動化運具。
印度:電動機車數量蓬勃成長
亞洲的另一個機車大國,當屬全球機車銷量最多、近80%交通工具為二輪機車的印度。
根據印度電動車製造商同業公會(SMEV)統計,每年電動機車成長率應可達到20%以上;他們預計,印度已發展約45家電動二輪車及三輪車品牌,2025年的電動機車銷量將達到200到400萬輛的規模。這些數字都顯示,有更多消費者願意加入新能源交通工具的行列。
除了各個廠牌具備強烈企圖心,政府推動運具電動化的努力也不遑多讓。
===========================
國外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台灣對於電動機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了吧?
公司停車場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電動機車
世界各國都在推運具電動化,未來對油車的規範,越來越嚴苛是遲早的事
畢竟都什麼年代了~ 環保 安靜 節能減碳才是首要任務吧?
珂珂 wrote:
比較好奇國外給消費者...(恕刪)
早上臭罵了台灣的近況一頓後.
整整應該有一千多字被丟到了垃圾桶.
沒關係. 我多得是別的方式讓你知道台灣到底做得有多糟糕.
我們來看全球銷量最多的電動速可達
小牛電動車. 他的產品的規格從台灣的普通白牌到小型輕型到電動自行車都有.
最貴的不過12000人民幣 折合台幣就是不到五萬
但同一款的國際售價卻是4500歐元 折合台幣是14萬多
為啥差距這麼大? 因為中南海補助直接給車商 要求他國內便宜賣
不單單是機車 四輪電動車也是. 每一家廠商都是卯起來競爭搶中南海的直接補助.
中國電動車可真是百家爭鳴. 當然也帶動了相關產業
至於台灣啊.
來來來. 啥鬼的地方補助都會因為有沒有拿到啥額外特別的中央津貼有所變化而差距超級大.
就看中央的態度, 四輪幾乎是沒啥鬼補助的只有免稅的優惠而已就不多提了.
那只代表台灣政府的無心.
看二輪的補助金額變化就好了
因為分屬不同單位還有細項. 就不詳列了.
對象我也很簡單的用普通重型來舉例
2019年
新購13000 汰舊換新15000
2020年
新購 7000 汰舊換新 12000
2021年
新購 7000 汰舊換新 10000
2022年
新購 7000 汰舊換新 9000
減少的部分是環保署居多. 對 那個主旨是保護環境的環保署大砍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
還想聽啥? 總之別扯後腿就好了. 你猜猜看國內電動車輛廠商被刁難修理得有多慘?
不要問被誰刁難修理. 真的別問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