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內容主要是福斯提出說可以在停車場放置充電機器人,讓這些充電機器人去四處巡邏看那些車需要充電就幫他充電,不得不佩服福斯的腦袋能想出這麼具未來性的想法,當然到時能做出成果且可以實際上市運作的話,個人還是樂觀其成,只不過就怕自己等不到那時候了
而且新聞上是說可以降低設置充電設備相關的成本,但要做出這個機器人而且還要自動偵測出那些車需要充電且要對應更品牌不同的充電插座,這麼多功能且方便的充電機器人真的會降低成本嗎?我是很懷疑

相信大家應該也看過不少這類關於電動車發展的新聞,在充電相關的配套措施上不論是資金或是相關研究,都已經有不少業者投入於其中,而且部分技術或是配套措施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像是不久之前BMW研發出側柱無線充電的技術,雖然說不需要再到處找插頭確實明顯更方便,這項配套措施也確實滿有幫助的,但感覺充電這個方式都出來這麼久了,現在才跑出這項技術,似乎有點太慢了
而這也帶出接下來的重點

我認為不論是充電機器人或是從找插座充電提升至無線充電,這些研究方向好像都與現實面有點背離,為何不直接研究或是發展換電就好呢?
感覺這些車廠在充電的相關配套措施上雖然都花費不少心力跟金錢,但是不是都在做白工?實在不懂為何一堆車廠要執著於充電,而不是往換電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想法
而且為何會說與現實背離,畢竟以目前實際面來看,研究換電相關技術應該會比較是正確方向吧?
看看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目前Gogoro走換電這條路走得嚇嚇叫
像福斯、BMW、BENZ或是Tesla等所謂的大車廠,應該聰明點學學 YAMAHA 來跟睿能求換電合作吧?
如果是光陽、三陽跟中華等這些小廠想不開去研發充電或多或少還能稍微理解,但是大車廠砸了一大堆資金跟資源還這麼想不開去研發充電,這種錢往水裡丟的做法就真的很難懂了
現在已經2020年了,電動車的發展也不是一年兩年而已,但看到不少廠商一直往充電的配套措施或是設備發展,就讓我認為這些車廠應該要多投入一點心力在研究換電上才是正確的
所以看完上述的新聞後,就有點感慨各車廠似乎對於電動車沒有抓到未來趨勢,否則怎麼會到現在還一直往充電的配套措施發展呢?不是應該要轉往換電才是正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