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GOGORO是產業絆腳石嗎?

電動車在台灣發展超過20年,早在1998年,電動機車被政府認定為六項產業重點科技之一,都列為政策了,當然要推動,於是祭出補助措施,希望能鼓勵廠商進場。

與其說是對廠商補助,不如說是提供廠商研發費,於是在政府的恩威並施之下,隨後在1999年,國內的機車業者便推出EVER與AIR舞風電動機車,開啟了台灣的電動機車之路
從1999-2013年,政府的補助都朝向補助廠商的角度進行,開宗明義的理由都是”空氣汙染防制法”,當然,我對補助廠商的方向沒有意見,因為在商業自由機制之下,沒有利潤自然就不會有投入。補助是應當的

個人覺得政府的政策比較有意思的是,當GOGORO上市之後,政府就開始補助消費者購車了。
隨後自2015年至今的政策發展便開始朝向GOGORO量身發展,包含採換電系統有更高的補助與建置換電站補助,更神奇的是曾經想要將GOGORO的電池列為統一規格,最後因為各廠商齊聲反對才改成充換並行。但實務上,換電的補助還是比較多,多少還是變相的要求廠商採用換電機制

平心而論,GOGORO的產品設計面真的充滿亮點,顛覆了現有燃油機車的設計理念,我對GOGORO的定義是有趣的STUFF而不是能取代燃油車的成熟交通工具。

電動機車產業政策不能押寶。機車的電動化有其難度,最大的限制是有限的空間內如何達到最大的電力儲存,換取最高的行駛里程。換電也許是一種解決的方式。
但要採用換電,電池就必須要規格化,但電池一旦規格化就等於抑制了電動機車的產業發展,原因很簡單,因為電的邏輯排列組很簡單,並聯和串聯而已,想要續航力高一點就並聯,想要行駛速度快一點就串聯,但機車的空間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並串聯。在這種邏輯限制之下,一旦規格化,電動機車的發展當然就侷限了

當然有人會說,未來電池有更好的效率,不就有更好的發展,這個更是惡夢的開始,試想;電池是由一堆電池芯所組成,然後用一個CASE包裝起來,CASE的體積恆定就代表一種限制了(因為要配合現有的換電站),再加上全面換裝電池的費用十分昂貴,相信不會有廠商願意投資,就算願意全面換裝,原先的電機設定搭配新電池時,會不會造成耐用度降低,甚至是衍生機電上的危險,甚至是速度上超出原始設計的範圍,這些都是不可預期的衍生問題。

個人認為比較正確的概念應是充電為主,換電為輔,因為機車應該視為”點對點”的交通工具,90%以上都是固定路線與里程,在家充電是可以滿足需求的,換電只是因應突發所需
再者
電動機車的發展一定要考量到科技的未來潛力性,一定要秉棄”取代”的角度,因為電能現階段的效率還是無法完全取代燃油引擎的;比較正確的發展路線應該是採用”分級制度”將每種需求視為獨立的個體來發展,然後採用充電系統。

舉例:在相同支持環保的前提下,如果你是低里程,點對點日常使用,就選擇低功率的設定,此時在家充電是可以滿足你的需求,而且還可以得到較低的使用成本;
相反的,如果你對性能有無可取代的偏執,但你的需求仍然是點對點,就選擇高功率的產品。一樣在家充電

至於你希望性能好,又沒有使用里程限制的需求,那請你使用新的燃油引擎機車,絕對加速快,續航力又強,且又符合新的環保法規。因為目前市售的電動機車都無法滿足你要的條件

結論:”換電”只是模擬”加油”來解決續航力的過渡解套方式,有解法但並不進步。
”充電”還有”分級觀念”才是電動機車正確的發展方向,相信不久的未來,一定有更強效率的電池系統可以做到燃油的效率。在此之前,政府應該更有遠見一點,就不要繼續讓”換電的框框”扼殺電動機車產業的進步了
2019-08-02 14:52 發佈



CreativeOnO wrote:
電動車在台灣發展超...(恕刪)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我是個業務員,家住6樓,
為了工作整天都在外面跑,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
充電只適合內勤人員,
而且剛好家住一樓。

其實每個人因居住、工作不同,
需求自然也不同,
所以充、換電市場不一樣。
CreativeOnO wrote:
電動車在台灣發展超...

結論:”換電”只是模擬”加油”來解決續航力的過渡解套方式,有解法但並不進步。
”充電”還有”分級觀念”才是電動機車正確的發展方向,相信不久的未來,一定有更強效率的電池系統可以做到燃油的效率。在此之前,政府應該更有遠見一點,就不要繼續讓”換電的框框”扼殺電動機車產業的進步了
(恕刪)


樓主的結論 : 真夢幻

市場實際銷售結果..成反比





寫作文? 為什麼充電一定是未來趨勢
對整個電車產業的話...他們就是整個電車產業啊 有什麼好絆腳的
CreativeOnO wrote:
個人覺得政府的政策比較有意思的是,當GOGORO上市之後,政府就開始補助消費者購車了。...(恕刪)

資訊有誤喔!
gogoro上市前不一直都有補助消費者購車嗎?怎是gogoro上市才有

你要不要查一下
其實分開來做,充電及換電都沒有關係,畢竟消費者自己會決定!
不過你發這文,要帶鋼盔,哈哈...
還有補助的相關規定,政府應該好好想想,目前國債高築!
CreativeOnO wrote:
個人覺得政府的政策比較有意思的是,當GOGORO上市之後,政府就開始補助消費者購車了。...(恕刪)



GOGORO是哪一年開始賣車的呢?
下圖歷年補助統計表
原來民國98年GOGORO就開賣了




CreativeOnO wrote:
電動車在台灣發展超...(恕刪)


現在中華emoving出的IE 125不是以充電為主?
而且有快充
所以充電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在
如果你標題寫清楚充電為主, 換電為輔, 我就不會看完你這篇文章了.

不要老是拿理論來說嘴. 這和國王車業有什麼差別.

電車推了二十年, 真的是因為補助拿比較多才有人買單?
其它傳統廠造的不知道該說什麼的電車. 不也領一樣多的補助?

說到底不單單只是 充 / 換 電這麼簡單的問題而以.
人家G廠造出來的是整個商轉的便利生態. 不管是 軟體/硬體/換電站/服務....
其它傳統油車廠拿出來的是什麼東西?

不要老是把消費者當呆子. 好像大家都看不懂一樣.
也不要老是在發這種假議題的選擇文.

今天充電模式要是整個商轉生態有營造出來, 甚至做的比G廠更好.
有什麼理由消費者不選這個?

※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