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銷售應以人口密度較高的都會區為主?

日前看到有關2018年(1~11月份)各品牌機車市佔率與台數等相關資料如下:
電動機車銷售應以人口密度較高的都會區為主?

電動機車銷售應以人口密度較高的都會區為主?

經整理可以發現純電動機車品牌在六都銷售總量佔比較高,其中睿能的 Gogoro 更高達9成以上(六都機車銷售平均僅佔全部銷售總量約七成),可以看出有以下的現象
1. 電動機車的主要銷售仍集中在都會地區,尤其是以換電為主的 Gogoro 比較適合在都會區發展,非都會區地廣人稀建置換電站成本太高,以致銷售均集中在都會區。
2. 中華 emoving 屬充電式電動機車,理論上應與銷售地區無關,但其六都銷售量佔比也較平均值高出 1成,應該是電動機車續航力未若油車長,較不適合在廣大的郊區行駛。
3. 另外,六都電動機車補助經較大部份縣市的補助經費較高,也是可能造成電動機車在六都銷售量佔比較高的原因。

各品牌機車在六都銷售與市場總銷量的佔比表如下
電動機車銷售應以人口密度較高的都會區為主?

綜合以上,電動機車銷售重點應放置在人口密度較高的都會地區,您以為呢?
2018-12-26 14:07 發佈
銷售策略怎麼訂跟一般人似乎沒啥關係,這是車商要傷腦筋的

至於現在的掛牌地區別,六都人口多,當然掛牌數量也會比較多
受到了各地環保局與縣市政府補助不同調的影響
再加上六都比較有經費可以投入補助款的誘因下
自然會讓想買車的民眾想辦法生出一個戶籍去買
而六都基本上補助金額都不低,所以當然就會出現掛牌數提升的情形

如果可以探討電動車實際運作用車的地區分布
可能會出現與掛牌縣市有相當大差異的有趣現象
目前看來是這樣沒錯!
因為電動車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續航力與便利性仍輸汽油車,尤其是偏鄉....
但隨著換電站急速增加,
倘若明年GGR電池所有車款能再增加13萬輛,
那明年換電站就得再增加七、八百站才比較適當!
你還不覺得電動車風潮已起?
未來即將成為購新車顯學了?
如此下去,
我樂觀坐等電動車的"擴散效應"(都會→衛星城鎮→偏鄉)
電動車的研發相當耗費人力物力資源,投入電動車研發的公司,都必須要有相當雄厚的財力來做長程規劃,而且在販賣初期勢必要燒掉大量資金來廣告宣傳,在政府方面還得要有相當的人脈來爭取好的補助,這些花費都是相當可觀的數字呀,更別忽略建設充電站的資金更是個無底洞,跟中油租地建充電站,中油也要賺一手,如果廠商不能趕快多少回收一點,就會導致融資、燒老本,最後就會倒閉關門,所以必須選擇人口密集度高的六都為販售首要重點地方!

等到資金回收到一定的門檻後,才會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計畫!如果要搶得先機,就得加速階段計畫進行,但就要相當的銀彈支援,這時不是再次融資,不然就是直接找一個有錢的金主認作乾爹最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