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 真的比較環保嗎? 我覺得電動機車沒有把零件製造過程的汙染給算在內。
當中汙染最大的就是電池,製造時汙染一次,廢棄時再汙染一次。
电动车vs燃油车
影片中的部分參數要修改才能應對台灣的環境。
台灣絕大部分電力來自火力發電,排放廢氣的地方從汽車集中到發電廠就叫環保了?
本來各輛汽機車可以自行燃油來取得動力,現在通通叫發電廠承擔,
而相對環保的地熱發電又還在紙上談兵,新的火力發電廠又難產,難怪要叫供電吃緊啊。
就算特斯拉線圈的轉換效率是90%,一般汽油引擎是30%,
這2倍的差距遠遠不足以折抵電池造成的汙染。
難道說空氣汙染轉成水汙染、土地汙染就不是汙染了??!
再說了,電池是消耗品,看看一輛車用到報廢需要汰換幾套電池。
有人說電池製造是在國外,所以污染在國外,那回收總該在國內了吧?
※ 某電動機車官網上有個"少砍*****樹"的計數條,我看了就很想笑。
一般摩托車和電動機車相比,
一般摩托車有鉛蓄電池,構造簡單,製造、回收時的汙染和鋰電池相比,這2個階段又各是如何?
一般摩托車的整個引擎系統(含排氣、傳動)的製造汙染應該是高於電動機車,
但是拿來和鋰電池的汙染相比,應該是遠遠不值一提。
============ 題 外 話 ==========
很多人在叫電費昂貴,然而台灣的電費沒有加計汙染整治成本,否則一度電至少15元,
政府又放任一堆社會寄生蟲在浪費電挖加密貨幣,據說全台灣和加密貨幣相關的用電量估計約佔總發電量的1%,
(含冷卻、照明、管理.....等用電)
還有人死不要臉去租一間要死不活的工廠,直接使用有政府補助的工業用電在挖幣,
我們的稅金浪費在這種社會寄生蟲身上,合理嗎?
建議各位三不五時就去看看台電網站,觀察一下每個時段的備轉容量率還剩幾%,
看完即可知道挖加密貨幣的這1%就是生與死、跳不跳電的關鍵,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5&cchk=e1726094-d08c-431e-abee-05665ab1c974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2&cchk=8c59a5ca-9174-4d2e-93e4-0454b906018d
建一座發電廠要多少錢? 又要多少年? 可以提供多少千瓦/h? 所以電費不漲價才見鬼。
低汙染又無需高度仰賴國外技術的地熱發電為何發展停滯不前?
除了政府不重視之外(可能和官商利益有關),選定的地點據說也有居民抗爭。
地熱發電廠就算爆掉,了不起就是大量蒸氣亂噴,比火力發電廠爆掉要好得多吧。
eanck wrote:
電動機車 真的比較環...(恕刪)
這是石油商支助者做的影片,目的在混淆視聽。PragerUniversity(PragerU)不是大學,是油商請來脫口秀主持人成立的團體,別傻傻被騙。
我幫你查一下這「假大學」的維基資料,以後要放影片麻煩認真查一下來源!不要變成謠言擴散者。
你看看這假大學,實際上是脫口秀主持人,散播了多少荒謬的見解。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ragerU


我引另一位網友提供的資料反駁你
(bartholomew.simpson)
Lomborg 這傢伙是世界有名的保守派石化業打手,
專門在各種謠言農場寫文章
散布各種謠言反對 "人為全球暖化", "人為氣候變遷" 和各種解決方案, 包括 "再生綠能",
他的話能信嗎?
他的說詞也很好笑,
像是 "xx 不是環保的行為",
你把 xx 用 "使用油車", "製造燃油" 等詞代入也無任何違和感.
他自己在片中也一再強調,
"就算是在美國(中西部)這種用許多煤發電的地方,
電車還是比油車稍微環保".
(Nissan Leaf vs Bens cdi A160 CO2=
31T vs 34T)
我們先假設他引用的數字是沒有造假的,
如果同樣的車子用台灣發電汙染的數字來計算 (每銷售一度電排碳 0.529kg, 1升油==2度電),
那 nissan leaf vs bens cdi a160 的數字會變成 約
24T vs 34T.
(13T + 11T vs 28T + 7T)
其他更權威像 MIT, EEA, UCS 等機構的研究,
電車排汙數字相比於油車是比這個還要好很多的.
他玩弄統計的技巧的手段之一是把製造整輛車子的排碳計入,
油車和電車有很多部品是一樣的, 可以不必比較的,
硬把它們加進去可以把分母撐大, 讓差異的比例看起來變小,
例如如果不算一樣的部品, 數字會變成
13T+4T=17T vs 28T.

tjptw wrote:
這是石油商支助者做的影片,目的在混淆視聽。PragerUniversity(PragerU)不是大學,是油商請來脫口秀主持人成立的團體,別傻傻被騙。
我也覺得影片少算很多東西, 真正的汙染總量= 製造+使用+回收,
所以我在首篇補進2個觀念,
(1)"回收"這一個環節裡,需要考慮的汙染。
(2)"使用"這一個環節裡,一台車用到報廢,需使用幾套鋰電池的觀念。
一般汽車的零件有沒有甚麼東西是"回收"時會造成高汙染的?
關於鋰電池方面的回收會造成怎樣的汙染?
我目前只找到中國那邊的資料,
(以下網址的內容已被台灣轉成繁體。)
這一篇感覺比較中立、可信,有比較多的比較細節:
https://www.getit01.com/p201711161713/
第2篇是中共官方一貫的鼓吹模式,內容明顯一面倒,沒有中立的比較,內容引用大量中共政府的文宣:
https://read01.com/zh-tw/Paeamz.html#.WxM4IUiFNGM
===============
汙染總量= 製造+使用+回收,
在"使用"這個階段,
我也找到汽油、柴油引擎排放高毒性氮氧化物的問題。
為什麼柴油車更污染環境
電動機車有使用複數套鋰電池的問題,而汽油引擎有氮氧化物的問題。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兩邊比爛,找出較不爛的那一方來使用。
內文搜尋
X




























































































